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3(IL-23)、腺苷脱氨酶(ADA)、白三烯B4(LTB4)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206例,根据疾病类型将206例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组79例、化脓性脑膜炎组61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66例。比较3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分期标准,比较不同病情分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MRC分期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L-23、ADA、LTB4水平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及病毒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亦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MRC分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ADA、LTB4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昔脱氨酶(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50例结核性脑膜炎、46例病毒性脑膜炎、42例化脓性脑膜炎及40例非脑炎患者采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活性。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组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其它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为(12.69±5.08)U/L,最高达27.33U/L。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其它非脑膜炎患者脑脊液ADA分别为(3.26±1.03)U/L(、4.52±2.11)U/L、(2.99±1.22)U/L,最高9.04U/L,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43例患者治疗6周后脑脊液中ADA活性比刚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时期的脑脊液ADA改变。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4例,按照诊断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结核性脑膜炎组(n=92)和非结核性脑膜炎组(n=32)。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脑脊液检测指标、脑脊液ADA诊断有效性以及不同时期的脑脊液ADA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1. 13±0. 62 g/L vs. 0. 60±0. 24 g/L)、细胞计数[(87. 9±14. 25)×10~9/L vs.(12. 43±5. 84)×10~9/L]、ADA水平(5. 58±1. 29 U/L vs. 2. 24±0. 34 U/L)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相比明显升高,糖(2. 23±0. 64mmol/L vs. 3. 04±0. 58 mmol/L)以及氯化物(115. 8±6. 9 mmol/L vs. 121. 4±3. 17 mmol/L)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脑脊液中ADA水平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97. 65%,特异度为76. 92%,阳性率为90. 22%,诊断符合率为91. 13%。结核性脑膜炎在治疗4、8周以及6个月后的脑脊液ADA水平与蛋白水平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 0. 05)。治疗6个月后的脑脊液ADA水平与蛋白水平相比治疗4、8周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ADA水平明显较高,检测脑脊液中ADA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lgM在脑膜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膜炎患者110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32例,结核性脑膜炎40例,细菌性脑膜炎38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lgM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CK-BB、ADA和lgM分别为(7.81±1.51)U/L、(9.87±2.27)U/L和(13.04±1.27)m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膜炎预后不良患者CK-BB和lgM分别为(2.41±0.77)U/L和(9.41±1.40)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患者CK-BB、ADA和lgM分别为(9.22±1.82)U/L、(10.75±2.55)U/L和(14.64±1.97)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细菌性脑膜炎预后不良患者CK-BB为(7.89±1.30)U/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有所差异,且与疾病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ADA、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结脑患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变化及结核抗体(TB-Ab)的阳性率.方法 ADA采用液体双试剂速率法,TB-Ab采用免疫胶体金法.结果 结脑患者ADA活性升高明显,同时血清检测出TB-Ab的阳性率亦较高.结论 结脑患者ADA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b的阳性率高达7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显色法检测102例4组病例(结核性脑膜炎组3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34例,病毒性脑膜炎组15例,头痛症状组23例)脑脊液中ADA的活性水平。结果30例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增高,ADA6.0U/L26例,与化脓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91.7%(66/72)。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头痛症状组(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中ADA的活性对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发病率比较高,由于结核免疫的普及、结核菌的耐药性等因素,使得结脑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居多,误诊率增加.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0例结脑病人的诊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脑脊液的常规检查对诊断结脑仍然是非常重要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脑膜炎不同时期脑脊液细胞学的特点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核性脑膜炎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的变异,往往难以确诊。据文献报导,脑脊液(CSF)抗酸染色镜检查到结核菌仅为15%~30%1。动用酶链聚合反应(PCR)2方法检测,虽检出率较高,但由于受该方法学条件限制,目前一般实验室还不能普遍应用。本文参照候氏微型沉淀室法对45例结脑患者CSF作细胞学检查,发现结脑在不同时期其白细胞出现率呈现一定的特征,可协助对结脑作出早期诊断,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和标本 为近三年来我院神经科就诊患者,计45例,经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秀丽  何俊瑛  金便芬  巩忠  孟兆华 《临床荟萃》2004,19(21):1229-1231
目的 动态观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的变化 ,以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动态检测 4 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活力的变化 ,并以 2 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4 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 2周内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腺苷脱氨酶活力较其他时间明显增高 ,此后腺苷脱氨酶活力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另外 8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呈现持续高水平。结论 检测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是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个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动态观察腺苷脱氨酶还能对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TBM患者作为试验组,80例非TBM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杆菌DNA(TB-DNA)、抗酸染色,同时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并与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74例TBM患者中,ADA、TB-DNA、抗酸染色、T-SPOT.TB和影像学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64.86%(48/74),33.78%(25/74),75.68%(56/74),10.81%(8/74),54.05%(40/74),特异度分别为75.00%(60/80),100.00%(80/80),58.75%(47/80),100.00%(80/80),91.25%(73/80)。结论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测指标上的差异,对于TBM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除常规检查外,应尽可能完善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干扰素-γ(INF-γ)和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SAT-6和INF-γ水平,采用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水平,并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ESAT-6、INF-γ和ADA浓度均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和对照组(P<0.05)。重症组ESAT-6、INF-γ和ADA浓度均显著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结论 ESAT-6、INF-γ和ADA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三者联合检测能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脊液结核杆菌DNA(TB-DNA)、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TBM患者纳入试验组,86例非TB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脑脊液TB-DNA、脑脊液ADA和T-SPOT.TB检测,比较三项单独与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84例TBM患者,TB-DNA、ADA和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33.33%(28/84)、65.48%(55/84)和75.00%(63/84),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5.24%(80/84)。结论三联检测对TBM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脊液抗酸杆菌(AFB)、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和腺苷脱氨酶(ADA)指标联合试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价值。方法脑脊液为检测标本,其中结脑组115例、对照组49例,应用离心甩片法检测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LAM-IgG、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结果AFB LAM-IgG诊断结脑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71.3%,AFB LAM-IgG ADA的阳性率为74.8%。病情进展,ADA呈升高趋势;病情好转,ADA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诊断结脑方面,AFB LAM-IgG联合试验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经典方法;在动态了解病情方面,ADA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结脑诊断和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价值。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显示淋巴比例大于单核和吞噬,而化脓性脑膜炎则显示单核和吞噬比例无相对固定关系。结论:脑脊液细胞学简便易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和脑脊液中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167例患者,送检脑脊液的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γ-干扰素释放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 cell spot test...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系列指标,与30例正常值作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除csfIgG指数外,其余的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系列指标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脑脊液白蛋白增高率达100.0%,而csfIgG指数增高5例(12.5%)。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的血脑屏障功能呈高频度受损。IgG增高属炎症性合并血脑屏障损伤性渗透,部分病例可存在中枢神经系内源性合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INF-γ)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5例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组)、31例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NF-γ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NF-γ含量为(386.3±83.5)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63.4±16.2)ng/L和化脓性脑膜炎组(116.8±2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叠性很小;而3组血清INF-γ含量很低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INF-γ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0%、95.3%和94.1%。结论检测脑脊液INF-γ对结核性脑膜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动态变化与结核性脑膜炎(TBM)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总结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淋巴细胞和脑脊液(CSF)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急性期)血淋巴细胞偏低,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生,病情危重。中期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呈中度增生,病情趋稳。后期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均呈明显增生,病情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动态变化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