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筛选2023年3—7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TEAS组)与对照组(CON组),每组42例。TEAS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选用双侧神门(HT7)、内关(PC6)、三阴交(SP6);对照组(CON组)只粘贴电极片连接电刺激仪,但不接通电源。通过记录两组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睡眠情况,记录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结果 TEAS组术后24 h、术后72 h及出院前PSQI、AIS总分及VAS评分均低于CON组(P<0.05);TEAS组术后24 h睡眠障碍发生率(58.8%)低于CON组(80.5%)。切口疼痛、不能翻身为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584、9.745),TEAS为保护因素(OR 0.22...  相似文献   

3.
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患者可接受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TEAS在围手术期中的镇痛、调节胃肠道、调节循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和抗应激作用进行阐述,并对TEAS在围手术期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能否增强神经阻滞及药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交叉韧带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非TEAS组,两组患者均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镇痛方案:麻醉成功后行收肌管阻滞,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TEAS...  相似文献   

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后会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是一种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新型疗法,目前已广泛用于POCD患者的治疗。本文从TEAS治疗POCD的应用现况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接受全髋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舒芬太尼0.002 mg/kg自控静脉镇痛;TEAS+PCIA组:TEAS治疗+舒芬太尼0.002 mg/kg自控静脉镇痛。结果:与PCIA组比较,辅助TEAS治疗,患者术后第1,2,3天疼痛明显减轻(P<0.01),镇痛药使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TEAS可以增强全髋置换术后PCIA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轻PCIA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5,(10):1410-141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分娩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组(TEAS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TEAS组)和C组(空白组)。A组在宫缩活跃后行穴位电刺激,同时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再以0.4μg/(kg·h)持续泵注直至第二产程结束;B组单纯在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至胎儿娩出,没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在相应穴位贴上电极刺激片,不予电刺激。观察三组产妇分娩中疼痛情况、产程进展、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A组和B组与镇痛前相比镇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随着产程进展,镇痛评分逐渐升高至第二产程结束;组间相比,A组镇痛效果最佳,B组次之,C组最差;A组在产程影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皆优于B组和C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超前镇痛对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Ⅰ组)手术切皮前30 min行TEAS至手术结束,术中镇痛组(Ⅱ组)手术开始时TEAS至手术结束,Ⅲ组为对照组。术后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躁动情况,术后2、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镇痛泵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VAS和Ramsay评分2 h、6 h低于Ⅲ组(P0.05),Ⅰ组12 h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Ⅰ组术后镇痛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减少,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有节俭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作为一种镇痛手段而备受重视。有研究发现其镇痛效应与电针类似,并具有更长的后效应,临床疗效显著~([1])。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则是一种将TENS与传统针灸结合的新型疗法,完美综合二者优点,且具无创、简便、经济等特点。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运用TEAS缓解慢性疼痛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1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伤口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呼吸幅度降低,潮气量减少,且患者因疼痛不敢咳嗽、排痰,影响肺功能及术后恢复.故切实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痛苦还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1],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为此,本文探索了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肺俞穴、内关穴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治疗效果,优化治疗PONV的TEAS频率选择。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组、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和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每组20例(术后常规护理组脱落1例)。各组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余3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术后苏醒即刻分别采用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4次。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后0~2 h、2~8 h、8~24 h及24~48 h各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并评估患者PONV严重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与术后常规护理组相比,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在术后4个时间段均能明显降低患者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P0.05),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与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在术后2 h及2~8 h时间段能显著减轻患者PONV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P0.05),术后8 h、术后24 h时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与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均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均P0.05)。结论:不同频率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都有一定的治疗效应,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治疗效果更明显。2 Hz/100 Hz TEAS与100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具有术后镇痛效应,2Hz/100Hz TEAS镇痛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12.
综述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疗法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TEAS在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中,不仅可以辅助术中、术后镇痛,降低麻醉药物剂量,减轻免疫抑制及手术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心、脑、肺、肝、肾等脏器,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其康复质量。TEAS可广泛应用于骨科、脑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等手术的术中及术后,具有避免感染、无创、患者耐受性好、可重复等优点,其或将代替传统电针成为一种临床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丙泊酚麻醉期间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电刺激。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胃肠镜进入前(T1)、接受TEAS 10 min时(T2)、接受TEAS 20 min时(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T2、T3 SBP和DB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给予TEAS干预后,咳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改善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由丙泊酚麻醉引起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各指标的影响,探讨TEAS在ER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切除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TAP组35例、TEAS+TAP组32例。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刺激双侧足三里穴,持续至手术结束;TAP组及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手术开始前于双侧腹部行TAP阻滞;3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均按照加速康复指南进行。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h的血糖值、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随访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1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TAP组及TEAS+TAP组术中血糖值、瑞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4、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患者4个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h的评分低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短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复合TAP镇痛有助于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TEAS复合TAP镇痛优于单纯TAP镇痛,可能有助于延长单纯TAP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倡导,经皮穴位电刺激因其无创、安全、操作简便等优势受到关注。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将低频电刺激与传统医学的腧穴相结合,通过穴位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治疗疾病的电疗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与传统针灸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临床上使用广泛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骨关节术后,为了避免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紊乱、二便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经皮穴位电刺激被应用得越来越多,且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就其在骨关节术后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为在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骨汤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益骨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密盖息)和TEAS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密盖息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集病史,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骨密度评定.结果 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益骨汤联合TEAS法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明显优于单纯密盖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电刺激膀胱俞、三阴交对防治应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致尿潴留的疗效和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4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固定时间段连续4天每天行经皮穴位电刺激30分钟,第5天在硬膜外麻醉后行腹部手术,术中持续电刺激至手术结束,术后用吗啡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不给予电刺激,仅在术后行硬膜外镇痛(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家兔的膀胱内压力、排尿阈值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家兔膀胱内压力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排尿阈值和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膀胱俞、三阴交能有效减少应用吗啡行术后硬膜外镇痛时对膀胱功能产生的抑制效应,起到保护和改善膀胱功能的作用,达到预防和降低尿潴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开颅术的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开颅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假电刺激(Sham)组,TEAS组患者从麻醉诱导前30min持续行TEAS,Sham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后即刻(T2)以及拔管后5 min、10 min(T3,T4)两组的血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静脉血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TEAS组患者在T2、T3、T4时的NIBP、MAP、HR,静脉血中的E、NE的浓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抑制行开颅术的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术后恢复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择期在喉罩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TEAS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术前均行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TEAS 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合谷穴(LI4)、内关穴(PC6)、足三里穴(ST36)、三阴交穴(SP6)行TEAS,频率为2 /100 Hz疏密波,强度为6~12 mA,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采用相同装置贴电极片,不予任何处理。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统计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统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记录患者在入恢复室即刻(T0)、入恢复室30 min(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和 24 h PCIA累计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患者术后24 h康复质量。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和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评估术后1、3个月远期恢复质量以及统计术后3个月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麻醉结束拔除喉罩时间缩短(P<0.05),术中瑞芬太尼消耗总量减少 (P<0.05); TEAS组患者术后入恢复室30 min(T1)、术后6 h(T2)的NRS评分降低(P<0.05);TEAS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5),术后24 h的QoR-40评分升高(P<0.05);TEAS组术后1个月患者BPI量表疼痛影响评分降低,SF-12量表生理健康评分升高(P<0.05)。结论TEAS可以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缩短术后喉罩拔除时间,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提早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改善短期内生理健康和疼痛对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全身麻醉中的辅助镇痛效应,初步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全麻组)、TEAS复合全身麻醉组(TEAS+全麻组),每组30例。全麻组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进行诱导插管;术中异丙酚靶浓度为(3.0±0.5)μg/mL,瑞芬太尼恒速输注(22±5)mL/h,顺式阿曲库胺间断静脉注射。TEAS+全麻组选用疏密波(2 Hz/100 Hz)TEAS患侧合谷配劳宫穴、内关配外关穴30 min,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两组TEAS前、麻醉诱导后及插管后1 min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麻醉药物的使用量,观察手术结束后病人苏醒质量、气管拔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TEAS前、TEAS 30 min、切皮后5 min、术毕各时间点血浆中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TEAS+全麻组的MAP平稳,优于单纯全麻组(P0.05)。TEAS+全麻可明显减少镇痛药用量,缩短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TEAS+全麻组TEAS 30 min、切皮后5 min及术毕的-βEP水平与单纯全麻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麻醉中,TEAS可强化单纯全麻的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血浆中-βEP的升高有关,是一种较为优良的麻醉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