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凸显出来,而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学息息相关.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未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调理偏颇体质,并以治未病思想出发改善体质,从而来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老年疾病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在医院老年科就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的实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学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学治未病理念管理。首先,从中医学视角为患者进行体质分析,通过为患者划分不同的体质类型,把握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也进一步探索每位患者体质存在的形态结构、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及生存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其次,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方法,通过精神调摄、运动调养、饮食调养、起居调护、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疾病管理。最后,从中医治未病视角开展生活起居方面的健康教育。待两组管理方案执行3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评价两组专科管理质量及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结果:观察组在体质调理、情志管理、营养干预、不良反应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自我调节、躯体功能恢复、睡眠质量、病理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中医治未病角度为老年疾病患者制定体质调节与疾病管理的方法,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探讨“无证可辨”肺结节的中医治则,认为肺结节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学说4大基本原理密切相关。治疗将从辨识、改善偏颇体质,以期通过“辨体-论治”思维早期干预诊治肺结节,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目的,开拓肺结节中医治疗的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体质谈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体质类型对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体质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对其进行预防,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和最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的饮食偏嗜情况及其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6人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49份.结果:有饮食偏颇者379人,其中平和质15人;无饮食偏颇者70人,其中平和质22人,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饮食偏嗜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偏颇体质.结论:饮食偏嗜者大部分都存在中医体质偏颇现象,为饮食调理体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的饮食偏嗜情况及其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6人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49份。结果:有饮食偏颇者379人,其中平和质15人;无饮食偏颇者70人,其中平和质22人,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饮食偏嗜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偏颇体质。结论:饮食偏嗜者大部分都存在中医体质偏颇现象,为饮食调理体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并决定着疾病的倾向。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因为体质可调,所以辨识体质,调整、优化体质,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变,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临诊毋忘体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门棒喝》云:“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郑元让指出:“体质是言人体的素质,在常态下机体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中医杂志1981(12)〕依据上述论点,中医治疗学实质上是指通过药物、针灸、饮食、保健运动及改善社会与自然环境等手段,达到调节、增强人体体质、保持和恢复机体正常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体质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体质学的角度,粗论临诊与体质的关系。1 体质与治未病中医治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儿性早熟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分析性早熟与体质特征的相关性,探讨防治性早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体质学说谈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角度,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转归以及预后中运用,丰富了原有的改变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控制的预防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2):149-151
目的:了解慢性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辨体施治、施膳,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共收集病例211例,将纳入病例进行初步判断、筛选,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等共九种类型体质,建立临床研究数据库,使用相关统计软件,初步分析F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等相关性。结果:F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规律依次为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平和、湿热、痰湿等实性体质患者男性高于女性,而阳虚、气虚、阴虚、气郁、血瘀等体质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中以气郁质与血瘀质男女比例最为明显(分别约为1∶3.3与0∶5)(P0.05);中青年患者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老年患者以阳虚质、平和质与气虚质多见(P0.05)。结论:FC患者存在不同体质分布,其中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均存在差异,故可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FC患者提供基于体质理论的个体化辨体施膳,使其临床防治更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3.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多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其性缠绵难愈,严重者可诱发贫血、引起感染、影响生育,甚者导致癌变,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女性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此时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心理的变化,患病概率愈发提高。  相似文献   

14.
常少琼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05-106
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体质、常见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治病向防病转变,从而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体质学与“治未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内经》等著作中对体质描述的整理,旨在认识和完善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已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按照中医体质学说,中医"治未病"可着重从调整体质入手,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湖南由于气候、环境、饮食和居民体质等原因,历来是痹病的高发区,湖湘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痹经验.本文将古今湖湘医家治痹验方进行了汇总、除重后,精选出236方,在此基础上对痹病的病证规律和湖湘治痹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杂合以治”法对干预气郁体质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128例单纯气郁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应用针刺、刺络、拔罐、体质护理、体质教育等多种方法“杂合以治”;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70 d后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判定,并应用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体质量化积分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体质转化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对照观察周期7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转化分均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干预前、后各条目体质量化积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杂合以治”法可以显著改善气郁体质量化积分,对气郁体质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是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举隅"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当以体质调理、多种途径、阶段养护、培护脾胃和调节情志为要点,并结合当前体质学说及健康管理两大研究热点,展望中医儿科"治未病"理论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析小儿肺系疾病易感的原因,阐述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重要性。探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通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以实现肺系疾病群体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