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mSEPT9)、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肛肠科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将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癌症组,将112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纳入腺瘤组.另将同期体检中心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mSEPT9、GDF15、CA199阳性率,探讨mSEPT9、GDF15、CA199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症组mSEPT9阳性率和GDF15、CA199水平高于腺瘤组和对照组,且腺瘤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EPT9、GDF15、CA199在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浆膜层以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的患者中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SEPT9、GDF15、CA199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临床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mSEPT9、GDF15、CA199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mSEPT9、GDF15、CA199表达显著升高,且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mSEPT9、GDF15、CA199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刘丽萍  崔发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9):1198-1202+1207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246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miR-1246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检测对CR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密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CRC患者作为CRC组,另选取同期在新密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结直肠腺瘤(CRA)患者作为CRA组,选取同期在新密市中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miR-1246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RC患者血清miR-1246表达水平与血清CEA、CA199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46联合CEA、CA-199检测对CRC的诊断价值。结果 CRC组血清miR-124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A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而CRA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R-124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miR)-107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息肉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07的相对表达量,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miR-107的水平,分析血清miR-107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107、CEA、CA199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的血清miR-107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CEA、CA199水平高于息肉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R-107的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07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14~0.95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82.9%。若和CEA及CA199进行联合应用,则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高至91.7%和86.7%。结论 miR-107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而且其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对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microRNA-376a(miR-376a)在肿瘤组织和对应的切缘无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376a在肿瘤组织和与其相邻的无瘤切缘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iR-376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376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切缘无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4和1.685,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326,1.966)和(1.079,2.332);与无瘤黏膜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76a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iR-376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肿瘤标志物CEA密切相关。结论miR-376a可能作为抑癌因子在结直肠癌中发挥抑制肿瘤生成的作用,并抑制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和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组164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56例、健康对照组49例的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浓度,统计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在健康对照组、结直肠良性病变组和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率以及其浓度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阳性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血清CEA与结直肠癌局部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血清CA199、CA125和CA724浓度与远处转移相关;血清CA724在结直肠黏液腺癌中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血清CA125和CA724与大肠癌解剖部位有关;血清CEA和CA199与癌组织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对结直肠癌临床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4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血清CEA、CA199、CA125和CA724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有关,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和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Nud CD1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Nud CD1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100例)及结直肠腺瘤患者(58例)、健康志愿者(100例)外周血中Nud CD1 m RNA表达,采用ROC曲线判断Nud CD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计算Youden指数最大值确定结直肠癌诊断阈值的Nud CD1 m RNA水平;采用Bivariate Correlation(双变量相关)Pearson检验分析Nud CD1 m 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期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Nud CD1 m 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期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Nud CD1 m RNA水平相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外周血(P<0.05)、健康志愿者外周血(P<0.01)显著高表达;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Nud CD1 m 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直径、原发灶浸润深度、神经脉管累及、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及TNM分期(P均<0.01)呈显著正相关,与3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Nud CD1 m RNA高表达组3年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Nud CD1 m 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期具有显著关联性,Nud CD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50例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A19-9、ES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5b、miR-16、miR-21和miR-3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3例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及117例大肠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直肠癌组),并纳入15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提取血清外泌体中miR-15b、miR-16、miR-21和miR-31,qRT-PCR比较4种miRNA在各组中表达水平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种miRNA单一及组合panel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血清miR-15b、miR-16、miR-21和miR-3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且miR-15b、miR-21和miR-31水平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 <0.05)。Ⅲ-Ⅳ期、伴淋巴结浸润、低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miR-15b、miR-21和miR-31水平分别高于Ⅰ-Ⅱ期、不伴淋巴结浸润、中-高分化程度患者,miR-15b、miR-21和miR-31水平与临床TNM分期、伴淋巴结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iR-23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NSCLC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身体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miR-23b表达情况及观察组患者随访3年后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3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清miR-23b高表达率为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miR-23b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miR-23b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07);(3)病理分期过高、肿瘤存在远处转移、肿瘤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较低和miR-23b高表达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23b在NSCLC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病理分期过高、肿瘤存在远处转移、肿瘤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较低和miR-23b高表达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iR-23b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iR-92a-3p在体检健康者、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以及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R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rizol法分别对30例体检健康者、25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和40例CRC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进行总RNA提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92a-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血清miR-92a-3p的CRC诊断效能。结果 CRC术前组血清miR-92a-3p的表达水平高于结直肠腺瘤息肉组(Z=4.75,P0.01)、CRC术后组(Z=4.28,P0.01)和健康人对照组(Z=8.00,P0.01);健康人对照组血清miR-92a-3p的表达水平低于CRC术后组(Z=4.08,P0.01)和结直肠腺瘤息肉组(Z=2.70,P=0.01);结直肠腺瘤息肉组和CRC术后组的血清miR-92a-3p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P=0.32);血清miR-92a-3p鉴别C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99(95%CI:0.840~0.959),当cut off值为2.75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0%;血清miR-92a-3p的高低与CRC的浸润深度(Z=2.14,P=0.03)、淋巴结转移(Z=2.86,P=0.04)、TNM分期(Z=2.93,P0.01)等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密切。结论血清miR-92a-3p可能为临床上CRC的筛查、病情监测等方面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1、微小RNA-522-3p(miR-52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LINC00261、miR-522-3p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00261、miR-522-3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模型分析LINC00261、miR-522-3p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LINC00261与miR-52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INC0026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miR-52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LINC0026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miR-522-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LINC00261低表达组的预后比LINC00261高表达组预后更差(P<0.05),miR-522-3p高表达组的预后比miR-522-3p低表达组的预后更差(P<0.05)。高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LINC00261低表达和miR-522-3p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INC00261与miR-522-3p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INC00261表达下调、miR-522-3p表达上调,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且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病理参数和预后相关。LINC00261、miR-522-3p可能是结直肠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miR-210、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该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血清TK1、sICAM-1、miR-210、CEA水平,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患病情况、淋巴结有无转移与miR-210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ICAM-1、CEA、sTK1、miR-2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210的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TK1、sICAM-1、miR-210、CEA四项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比单项检测的高,也高于TK1、miR-210、CEA三项联合检测。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5.70%,特异度为86.00%,阳性预测值为82.00%,阴性预测值为88.00%,准确度为92.40%。结论血清TK1、sICAM-1、miR-210、CEA联合检测可能对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能提高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结直肠癌患者64例,手术切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16INK4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16INK4a蛋白阴性表达12例(18.75%)、弱阳性表达4例(6.25%)、阳性表达25例(39.06%)、强阳性表达23例(35.94%),48例表达上调(75.00%);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比例在男性(70.00%)与女性(79.41%)、高分化癌(71.74%)与低分化癌(83.33%)、临床分期≤Ⅰ期(84.62%)与临床分期≥Ⅱ期(72.5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88.89%)与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57.1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免疫表型特征,且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表达高于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及转移能力评估的重要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7(miR-107)、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西安高新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18例作为癌症组以及结直肠良性肿物患者100例作为良性组,同期收集西安高新医院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共92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软件(GEPIA)对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2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PGC-1α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远处转移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 035),PGC-1αmRNA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85. 1%vs. 67. 5%,P=0. 044)。结论 qRT-PCR技术可对结直肠癌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 PGC-1α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相关,且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患者好,可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清miR-135a和miR-135b表达水平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子宫内膜癌手术的1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选择同期该院45例体检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前后、不同特征和不同预后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135a和miR-135b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35a和miR-135b表达水平预测两年内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入院时,子宫内膜癌组血清miR-135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miR-135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术后7 d血清miR-135a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miR-135b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135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高分化、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分化、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miR-135b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miR-15a)与微小RNA-16-1(miR-16-1)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miR-15a与miR-16-1的表达水平,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15a和miR-16-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间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miR-15a和miR-16-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miR-15a与miR-16-1表达水平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miR-15a与miR-16-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前列腺癌组血清miR-15a、miR-16-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及血清PSA水平无关(P>0.05),与患者Gleason评分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miR-15a与miR-16-1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可作为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9年6月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28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术前白蛋白、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术前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远处转移率的相关性和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率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组明显高于<10 μg/L组,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1).淋巴结转移阳性(比值比2.37,95%CI为1.19~4.72,P<0.01)、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比值比3.34,95%CI为1.69~6.62,P<0.01)是发生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要加强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19.
段莎  刘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34-2837,2840
目的 探讨微小RNA-181b(miR-181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取28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另选取同期3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81 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健康组血清miR-181 b、CEA水平;分析血清miR-181b、CEA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81 b、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血清miR-181 b、CEA水平高于健康组和癌前病变组(P<0.05);癌前病变组血清miR-181b、CE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miR-181b、CEA水平与胃癌患者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病理分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181b水平与CEA水平呈正相关(r=0.55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81b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79.1%,均高于CEA.结论 miR-181 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还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296、miR-1243在甲状腺癌(TC)中的表达及与其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河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衡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TC患者纳入研究,取患者术中T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癌旁2 cm)。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分析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与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分析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与TC患者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的交互作用。结果 TC患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者(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1243表达水平低于无转移者(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