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样小体,可通过受体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刺激靶细胞,或通过向靶细胞转移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膜受体、蛋白质、mRNA和miRNA等方式在细胞间通讯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研究最多的是miRNAs。最近研究表明,外泌体中特定的miRNAs通过调控脂肪的形成、经典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和白色脂肪组织褐变过程,以及参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活化状态,在肥胖症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种细胞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含有丰富的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可介导细胞间物质传递与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迁移与分化、肿瘤侵袭与转移、炎症反应等过程。研究表明,外泌体可参与多种肺部疾病的病理进程,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可以作为肺部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靶点。因此,外泌体在肺部疾病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
伊凯凯  战琦  王晓光  康春生 《药学进展》2023,47(11):829-836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传统化疗药物对胶质瘤靶向性差,且血脑屏障穿透性低,因而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外泌体作为新一代的递药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血脑屏障穿透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的靶向递药研究,成果斐然。介绍了外泌体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并对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脑靶向递送策略以及外泌体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膜衍生的纳米级的囊泡,携带着大量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等,能够被大多数细胞释放和摄取。在各种类型肝脏损伤的状态下,外泌体在持续分泌的同时,其内容物可能发生定性和定量的变化,再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邻近或者远距离受体细胞后,可引发受体细胞相关通路的改变,从而加速或者延缓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机体其它远处器官产生影响,在细胞通讯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篇综述报道了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强调了其在肝脏损伤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是具有脂双层膜的细胞外囊泡,其通过携带丰富的微小RNA(miRNA)等生物分子传递信息,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外泌体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心肌纤维化等过程来影响各种心肌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心肌的损伤和修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发现的外泌体在各种心肌疾病中的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白跃宗 《药学进展》2023,47(6):433-441
外泌体由于富含生物信息分子,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体外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阐述了外泌体的功能、在体外诊断中的优势及检测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外泌体在肺癌、肠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骨与软组织肉瘤等肿瘤体外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获批情况,展望了外泌体在体外诊断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药物成瘾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由于药物成瘾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外泌体为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交流方式,易透过血脑屏障,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外泌体在药物成瘾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本文简述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并以成瘾性精神活性物质分类(包括阿片类、苯丙胺类、可卡因、酒和烟草),对外泌体在药物成瘾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潜在治疗手段及诊断候选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物成瘾机制的研究和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T1DM)是以胰岛素绝对缺乏和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的医疗方式对于治疗T1DM仍然有限。外泌体作为细胞间沟通交流的重要使者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胰岛β细胞可因胰岛和免疫系统之间外泌体的双向运输而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受到干扰。并且外泌体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T1DM及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和进展,监测胰岛移植后状态。此外,与可能引发胰岛功能紊乱的外泌体不同,一些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作为一些功能性分子和治疗药物的天然载体,在治疗T1DM及其并发症和维护移植胰岛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李祺  王秀  杜丽娜 《药学学报》2022,(3):658-669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限制了大部分药物的脑靶向递送,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有效治疗。外泌体作为细胞衍生的纳米囊泡,可参与物质的细胞间运输、介导细胞间通讯和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等,具有低免疫原性、低毒性及可天然跨越BBB的优点,在脑靶向递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括了外泌体分类、来源、脑靶向递送机制及其在脑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信使,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转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过程。治疗药物难以跨越血脑屏障(BBB)致使脑内药物浓度过低,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一直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瓶颈。考虑到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渗透性、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天然的稳定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和毒性等优点,研究者们开始将其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DDS)来提升药物在脑内的生物利用度,为临床治疗CNS疾病提供一种新兴治疗策略。本文就外泌体DDS治疗CNS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目前外泌体的载药方式和作为脑部递送载体的特性,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核酸、蛋白质和化学药物的递送载体在CNS疾病中的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发病机制复杂,与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等因素相关。外泌体因可改善神经通讯发生、促进神经元以及髓鞘突触的发育、重构神经血管单元和保持神经系统的稳态,成为治疗脑I/R损伤的研究热点。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脑I/R中发挥不同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来源的外泌体可导致脑损伤加重,而正常干细胞或神经系统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在损伤发生后阻止相关神经细胞凋亡和改善炎症反应等。本文简述外泌体在脑I/R损伤中的作用,并以不同细胞来源(包括干细胞、神经系统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的外泌体进行分类,对外泌体在脑I/R损伤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手段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微粒,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外泌体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AS相关细胞(免疫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微RNA(microRNA,miRNA)稳定存在于血浆、尿液及其他体液中。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在高血压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该研究总结了外泌体miRNA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以分析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一种携带蛋白质、RNA、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样小体,由胞内向胞外分泌,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研究发现,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且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后监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该文将对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董会平  刘俊 《肿瘤药学》2021,(3):293-299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包括机体免疫应答、细胞间信息的传递、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故外泌体的研究有助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就外泌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在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结...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 IgA肾病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3.5%[2].目前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肾活检免疫病理学检查,肾活检对身体有创伤性,并发症有很多,在临床上不能重复使用,穿刺...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性小泡,携带大量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的蛋白质、脂质及遗传物质,可调控不同的生理活动,因此作为一类新兴的治疗药物被广泛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衍生的外泌体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两类外泌体,已有许多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表明其在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等疾病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和植物细胞等众多其他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也因其治疗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天然来源的外泌体,工程化外泌体的研究也取得许多进展。已报道的外泌体工程化手段种类繁多,如外泌体靶向修饰、外泌体包载活性成分等。本文总结了不同来源的治疗性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外泌体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