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勤径 《河北医药》2014,(7):1025-1027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指标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30例,术中取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和在位新鲜组织。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30例做为对照组。术前所有患者空腹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Ang-2、VEGF;术中取新鲜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的标本进行Ang-2、VEGF和MVD指标测定。结果血清和组织中Ang-2、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组和子宫内膜在位组的Ang-2、VEGF含量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内膜在位组比较,血清和组织中子宫内膜异位组的Ang-2、VEGF含量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组和子宫内膜在位组中CD34标记的MVD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成功的升高,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组升高最明显,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病灶组织中Ang-2、VEGF和MVD的表达,有利于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发展,为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当归补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新生及Ang-1、Ang-2、VEGF和Tie-2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和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评价术后第1天和第14天的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区域及周围的微血管密度和Tie-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ng-1和Ang-2浓度,Wea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 连续给药14 d后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神经功能评分、MVD、Ang-1和Ang-2浓度、Tie-2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且随着当归补血汤剂量的增加,各指标亦显著性增加.结论 当归补血汤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ng-1、Ang-2、Tie-2和VEGF的表达而使脑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同期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肝硬化组,门诊体检健康人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分别检测TACE治疗前1 d及术后28 d的血清VEGF,分析VEGF水平与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甲胎蛋白( AFP)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的血清VEGF平均水平与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AFP均无明显相关( P >0.05)。肝癌患者TACE术后28 d VEGF水平明显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按TACE治疗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26例与疗效较差组14例,疗效较差组术后28 d血清VEGF水平高于疗效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率与术后肿瘤病灶碘油存积情况呈负相关( r =-0.721, P <0.05)。结论肝癌患者TACE术前血清VEGF水平可以反映患者TACE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血清Ang-2及VEGF水平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以及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选取40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和同龄正常女性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Ang-2、vEGF含量。结果研究组Ang-2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患者Ang-2和VEGF无月经周期变化(P〉0.05),Ang-2和VEGF与子宫肌瘤数无关(P〉0.05)。结论Ang-2和VEGF与子宫肌瘤发病相关,Ang-2和VEGF可以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1)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NSCLC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VEGF水平(P<0.01);(3)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有密切关系(P<0.05),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等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升高,且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NSCLC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可作为动态检测NSCLC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邹奇飞  张峰 《江苏医药》2006,32(5):436-438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的血管发生、入侵/转移能力和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Ang-2和VEGF的表达,并通过对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肝癌组织Ang-2表达和病理学分期、门静脉侵犯明显相关(P〈0.05)。VEGF和Ang-2均表达阳性时肝癌组织中MVD显著上调,且预后较差(P〈0.05)。结论肝癌Ang-2和VEGF的共同表达能诱导肿瘤血管发生,并和肝癌的入侵与恶性程度以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行剖宫产及剔除肌瘤围术期小剂量肝素辅治对血清Ang-2及 VEGF 的影响。方法将232例妊娠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6例。2组患者分娩前均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试验组采取剖宫产并剔除术,对照组根据患者意愿和条件自然分娩或剖宫产,不切除子宫肌瘤。观察肝素治疗前、治疗后24h 和分娩后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差异。结果2组患者肝素治疗前血清 Ang-2和 VEGF 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治疗后24h 2组患者血清检测值均有轻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分娩后血清检测值进一步降低,且试验组血清指标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妊娠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可有效恢复患者血清 Ang-2和 VEGF 水平。  相似文献   

8.
唐周舟  许永涛  马亮 《河北医药》2016,(9):1297-1299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糖尿病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选取Wester 雄性大鼠7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造模]和对照组,每组35只。采用线锯锯断2组大鼠的左侧胫骨,采用外固定复位处理,观察2组大鼠术后第1、3、5、7周的血清及骨痂中VEGF、BMP-2、BMP-7的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术后第1周、术后第3周的VEGF、BMP-2、BMP-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构.05),术后第5、第7周2组大鼠骨痂组织中的VEGF、BMP-2、BMP-7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清中VEGF、BMP-2、BMP-7在术后第1~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糖尿病大鼠术后第1、第3周BMP-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清、骨痂组织中BMP-7、BMP-2及VEGF表达减少可能是其延迟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谢忠美  范伟 《江苏医药》2006,32(6):573-574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与大肠癌的诊断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夹心法测定43例大肠癌、28例结肠良性病变(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含量。结果 大肠癌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结肠良性病变组,大肠癌组血清VEGF浓度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5);良性病变组血清VEGF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术后7d大肠癌组血清VEGF浓度与良性病变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0d趋于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VEGF水平反映了大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和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研究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VEGF及CD34相关抗原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各个指标在各组表达的差异,研究各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ng-2表达阳性率、VEGF记分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ng-2表达与VEGF和MVD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0.509和0.615,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Ang-2表达阳性者与Ang-2表达阴性者相比,VEGF记分和MVD显著不同(P〈0.05);Ang-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级有关(P〈0.05)。结论Ang-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进展密切相关;其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VEGF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张颖  余其贵  马晋 《安徽医药》2014,18(1):109-11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 在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其中加重组分为脓痰组30例,非脓痰组30例;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测加重组及稳定组、正常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第8天加重组以上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 (1)加重组患者第1天血VEGF水平高于稳定组,稳定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脓痰组第1天VEGF值[(233.36±73.98)μg·L-1]明显高于非脓痰组[(194.46±65.51)μg·L-1](P〈0.05),而His-CRP、WBC、N则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VEGF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指标;(3)脓痰组及非脓痰组VEGF第1天均明显高于第8天,提示VEGF随炎症程度呈动态变化,对疗效监测有一定作用.结论 血清VEGF水平在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均升高,且其水平随炎症程度呈相应变化,表明VEGF对COPD患者炎症程度判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方智芸  阮水良  沈海燕  季霞  杜瑛媛  许建秋  姚秀娟 《江苏医药》2021,47(9):906-908,912,封3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4例IC患者在发病后第1、3、7天时血清VEGF、PD-EC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发病初期和恢复期时结肠组织VEGF、PD-ECGF阳性指数以及微血管密度(MVD).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肠病变组织MVD与VEGF和PD-EC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发病后第3天,血清VEGF和PD-ECGF水平较发病后第1天升高(P<0.05);发病后第7天血清VEGF和PD-ECGF水平较发病后第3天下降(P<0.05).发病初期结肠病变组织VEGF和PD-ECGF阳性指数以及MVD较正常组织升高(P<0.05);恢复期结肠病变组织VEGF和PD-ECGF阳性指数以及MVD较发病初期降低(P<0.05).IC患者结肠病变组织MVD与VEGF和PD-ECGF阳性指数呈正相关(rs=0.847和0.838,P<0.05).结论 IC患者VEGF、PD-ECGF的表达在发病初期升高,恢复期下降,且与结肠黏膜微血管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术前CD3+、CD4+和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7d与术前第1天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CD8+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均下降(P〈0.05)。术后第3天开始NK细胞活性逐渐恢复,但与术后第1天比较无差异(P〉0.05)。2组术后第5、7天NK细胞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VEGF及Ang-2与COPD的相关性,为COP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COPD患者160例,稳定期120例(轻度、中度、重度各40例)、急性加重期40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对照.比较各组血清VEGF、Ang-2水平.结果 COPD稳定期中度、重度患者血清VEGF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严重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急性加重期患者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OPD稳定期不同严重度的患者血清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各严重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则明显高于稳定期各严重度患者及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低于稳定期轻度、中度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但高于重度组患者.结论 VEGF、Ang-2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中明显增加,有可能作为COPD急性发作的早期诊断及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生长因子及生长抑素在治疗后随访中的意义,初步建立乳腺癌治疗后新的随访指标。方法采集我科治疗的5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样本,其中未手术者14例,根治术后初治患者21例,病情进展转移及复发者19例,治疗后病情稳定超过1年者5例。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生长抑素(SS)的含量,观察乳腺癌治疗后血清中血管生长因子以及生长抑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及SS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它们在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VEGF及SS随着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而升高,可联合检测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高风 《安徽医药》2013,17(1):68-69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患者血中凝血激活程度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对56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成功消融后即刻、术后第2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imer)、血管内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浆组织纤溶酶原(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含量。结果与术前比较,血清D-二聚体、vWF浓度以及血浆PAI-1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均显著上升(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而t-PA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显著下降(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结论 RFCA术可引起血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术后、术后对其监测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电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 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 2015 年 1 月—2016 年 6 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96 例,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电针组(4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电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给予头针和体针结合的针刺疗法,治疗 2 周。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血清 VEGF 和 NSE 的水平。结果 治疗 2 周后,电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 周和 2 周后 2 组患 者 NIHSS 评分、血清 NSE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电针组 NIHSS 评分和血清 NS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 1 周和 2 周后 2 组患者血清 VEG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电针组血清 VEGF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电针治疗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受损血管的再生和神经元的修复,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 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监测血压、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认知功能,血清VEGF、Ang-2、S100β、NSE水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PI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n Swieten量表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治疗前,P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s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减缓或逆转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脑血流情况,调节血清VEGF、Ang-2、S100β、NSE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胆总管结石患者10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CBDE组和LCBDE组,各52例.OCBDE组采用OCBDE治疗,LCBDE组采用LCBD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天时的血清Cor、C-P、FT3及外周血CD3+、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胆瘘、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Cor、C-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达峰值,术后第3、5天逐渐降低(P<0.05),术后第1天血清FT3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第3、5天逐渐升高(均P< 0.05);OCBDE组在术后第5天时,血清Cor、C-P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FT3水平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LCBDE组术后第1、3、5天时的血清Cor、C-P水平均明显低于OCBDE组,血清FT3水平明显高于OCBDE组(均P<0.05).术后第1天时,两组CD4+含量、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而LCBDE组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OCBDE组(均P<0.05);术后第3天时,两组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而LCBDE组的CD3+、CD4+含量明显高于OCBDE组(均P<0.05);术后第5天时,两组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比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85%,明显低于OCBDE组的9.62% (P<0.05).结论 LCBOE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所引起的应激反应较轻,细胞免疫功能较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肺挫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肺挫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入院第1、3、5、7天时2组血清VEGF水平,并比较相关临床指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机械通气例数及时间,住院时间,72h内死亡例数及72h后死亡例数。结果2组血清VEGF发病后即升高。对照组之后各时段逐渐升高;观察组血清VEGF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伤后第3、5、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IR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72h内及72h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严重肺挫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减轻其高表达所带来的肺损伤,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