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陈士铎治疗咳嗽,首辨外感内伤,并且注重内伤,对于外感咳嗽,仍重脏腑不足,内外兼治,用药轻灵,质地柔润。陈士铎临床上治疗咳嗽多从内伤求治,内外合邪,兼夹而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脏腑虚损、气机不调为病机之关键,在辨证时注重脏腑间关系,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佐金平木等诸法同用。外感咳嗽在疏散外邪的基础上,仍参以调和脏腑之法,内外调治。其从脾胃虚寒,土不生金;顽痰停滞,肺气虚损;肝木刑金,肺肾阴亏;郁热咳嗽;气阴两虚;肺燥咳嗽等方面辨证治疗。陈士铎居处江浙一带,病者以感受温邪为多,故治疗以温热伤津、气阴不足、脏腑虚损立论,时时注意顾护阴津,补脾生津,多用滋阴益气之法,用药考究,以清润之品为多。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多运用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T2DM)。倪青教授依据中医四诊信息,认为T2DM辨证属湿热证者病位在三焦,可采用《温病条辨》之三焦气化理论作为其辨治依据,三焦气化辨证方法融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于一体,治疗用药应升降通施,以调畅气机,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璐辨治血证以脏腑为本,用药顾及其间的生克顺逆,提出"证有虚中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治法,贵于临病处裁",治以标本兼治,首重其本,如治疗吐血,提出宜补肝,不宜伐肝,以平肝气而令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同时以各脏腑功能的不同,所发生血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来辨证施治。治疗时,张氏尤重胃气,因血证伤及人身正气,虚劳百伤,不管见何样血证,治先量胃气虚实用药。如对吐血血暴涌如潮者,若脉见虚大,此火势未敛,不可便与汤药,急以热童便,或藕汁灌之滋阴降火,俟半日许,脉势稍缓,方可进调养之剂。而对见吐血一吐则倾盆盈碗,或鲜血中兼紫黑大块,吐后不即凝结的,盖吐血出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所以吐多而不即凝,以中杂水谷之气也,皆劳力内伤中气而得(亦有醉饱伤内而致者),治不可骤止,止则使败血留积,为瘀血之根,不时举发,为害非轻,亦不宜峻攻,复伤其血,只宜调治胃气以安其血。  相似文献   

4.
张敏建教授从郁证的定义剖析"气、血、痰、火、湿、食、瘀"诸郁在男科疾病中的特定表现,分析男科郁证的病因病机,讨论男科郁病的证治,认为对男科郁证的论治当首辨阴阳、次分脏腑、从寒热虚实而施治。张师认为男科疾病一般病程较长,故从郁证论治应在注重心理疗愈的同时,注意安全用药,不宜峻猛。实证用药要注意理气不耗气,活血不破血,清热不败胃,祛痰不伤正;虚证的治疗需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调补脏腑而不滋腻。  相似文献   

5.
张敏建教授从郁证的定义剖析“气、血、痰、火、湿、食、瘀”诸郁在男科疾病中的所表现出的特定的表现,分析男科郁证的病因病机,讨论男科郁病的证治,认为男科郁证论治,当首辨阴阳、次分脏腑、再辨寒热虚实而实施。张师认为男科郁证一般病程较长,从郁证论治要注重心理疗愈的同时安全用药而不宜峻猛,实证用药要注意理气但不可耗气;活血不破血,清热不败胃,祛痰不伤正;虚症治疗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不滋腻。  相似文献   

6.
通过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心得、用药特色等方面总结了刘华为教授运用"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治疗食管癌的证治经验。刘华为教授认为虚、痰、气、瘀相互交结是食管癌发病的病理特点。临证主张详辨虚实,因证施治、重视脾胃、强调疏肝、注重气机调畅,重视中药对放、化疗及手术后患者的治疗。经长期临床实践,在食管癌的辨证施治方面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针对《虚损启微》一书中虚劳证治的失血一节进行论述,从辨血色、血质判预后,察有火无火论治法,凭脉症定病之可治或不治等方面阐述清代医家洪缉庵的诊治心得。  相似文献   

8.
总结霍介格教授辨治恶性肿瘤患者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经验。霍介格从三焦理论出发,重视三焦与脏腑、经络、营卫的联系,以三焦气化失司为关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失调而浊毒内生、火郁脏腑、营亏络瘀,导致舌体疼痛。临证施治时,以恢复三焦气化为目的;辨脏腑,多脏通调,以恢复脏腑功能、疏调三焦通道;辨虚实,裁抑清泻或培补助敛,温清并用,消散三焦郁火;强调中焦与营气的密切联系,建运中焦、调和营卫,以助祛瘀通络;随证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9.
清代名医齐秉慧诊治吐血经验独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脾虚血停膈中为内因,治当辨寒热虚实;②吐血多兼咳喘,异病同治;③以脉辨病种、病位,脉症合参断生死:④法主甘药理脾健胃,善潜龙雷之火;⑤逆向思维、总结失治、误治经验;⑥博采众长,活法中病。  相似文献   

10.
《张聿青医案》是清代名医张聿青毕生临床经验的总结。张聿青治疗痰饮病深谙仲景经方之道,随证灵活使用仲景法,变通应用仲景方。在病因病机方面,张聿青认为痰饮病责之于脾胃运化失司,肺气宣发受制,肾阳蒸化无权及肝气疏泄异常。在治疗上,张聿青谨守仲景“温药和之”法则,辨证立法重视肺脾肾,运用发汗、攻逐、分利之法,随其虚实分而治之。此外,张聿青独辟蹊径注重调肝,运用养肝、平肝、疏肝之法调理气机,助化痰饮。张聿青虽恒守经方配伍之要旨,又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随机变法,法变则方变,通过改变配伍、剂型、服法等方剂要素拓展经方治疗范围,丰富了痰饮病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痰论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卞镝  李敬林  董天宝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04-1405
中医历来重视糖尿病肾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人认为该病是以脏腑虚损为本,无形之痰为标。而痰病系血,血病系痰,“痰瘀并存,痰瘀同治”,“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简析了痰的成因、痰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从痰论治DN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阴虚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本文主要介绍袁士良教授辨治阴虚证六例,总结了其灵活辨治阴虚证的经验特色——分清脏腑选方用药,注重湿热伤阴的病机权衡用药,重视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3.
从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3个方面探讨不寐的中医辨治,认为不寐可从五脏、精神情志、昼夜节律、心肾相交及肝脾论治,其辨证要点不外乎辨病之轻重、证之虚实与受病之脏腑,治宜注重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注重安神定志法的运用以及加强精神疗法。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甲亢发病与多脏腑气血化生火热之邪汇聚于颈下(咽喉处)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遵从“气有余便是火”之中医机理认为甲亢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余气化火”,即气机失常,化生火热,热盛伤阴,炼液成痰,聚于颈项。此火热之邪包括阳气亢盛之实火、阴虚阳亢之虚火、阳气怫郁之火、失常之气之火,以及六淫邪气化火。治疗应以调气降火为基本原则,治以疏肝理气,清肝降火;健脾和胃,宣肺祛邪,化痰;滋阴清热,降火除烦。甲亢虽以火热之症为主,治疗时遵“余气化火”之理不可盲目清火,以防用药太过伤及阴阳。  相似文献   

15.
邱立新 《中医药学刊》2008,26(2):249-251
清代名医齐秉慧诊治吐血经验独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脾虚血停膈中为内因,治当辨寒热虚实;②吐血多兼咳喘,异病同治;③以脉辨病种、病位,脉症合参断生死:④法主甘药理脾健胃,善潜龙雷之火;⑤逆向思维、总结失治、误治经验;⑥博采众长,活法中病。  相似文献   

16.
彭筱娴  张培彤  何杰 《环球中医药》2020,13(7):1243-1245
《虚损启微》是一本论治虚劳的专著,对于虚劳的辨治具有很大的临床参考意义。按照作者洪缉庵的理论,虚劳的发生以肾虚为本,治疗当按照脉症分阴阳论治;阴虚者当依照脏腑病位及虚火之微甚选方用药,代表方为左归丸、加减一阴煎、一阴煎、二阴煎等;阳虚者当根据脏腑气血选方,代表方为右归丸、五福饮、五物煎等。兼有外感时,以平散为主,运用柴胡剂表里双解;兼有失血时,当察火之微甚组方用药,并从脉症判断治与不治;兼有月闭时,当养阴血,忌一味逐瘀,主方为《内经》乌贼鱼骨丸。癌因性疲乏属中医虚劳范畴,《虚损启微》一书中的学术论点可为中医药防治癌因性疲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4 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方法 辨治各种病证,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调气血而安脏腑为治疗原则。若病邪阻遏气血属实证者,则用疏通法;若因脏腑虚弱致使气血不通者,则用通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调畅气血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淋证的论治历代多注重湿热蕴结下焦,病位限于肾与膀胱。而清代医家唐宗海论治淋证放眼于上中下三焦,区分各个脏腑以施治。本文通过梳理《血证论》及历代医家论述淋证的相关条文,对淋证的源流及辨治角度进行探究,总结唐宗海治疗淋证的特色。《血证论》首次提出从脏腑辨治淋证的理论,先从肺、心与小肠、脾、肝、肾与膀胱定淋证病位,再以“阴阳水火气血”理论为基础辨其病性,具体从津枯肺燥、心经火旺、脾土不化、肝经湿热、肾不化气论治,根据不同脏腑分别予以滋补肺阴、清心利水、健脾利湿、泻肝经湿热、平衡肾之阴阳。这种先定病位后分病性的方法对淋证的辨治更为精细,而且脏腑辨治与辨淋证病性(包括热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血淋等)的辨治方法互为补充,使淋证的治疗更为系统和完善,也为中医临床辨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总结曾升海主任医师从三焦辨治老年性便秘的经验.曾升海主任医师认为,老年性便秘病性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病位在三焦,病机为三焦气化、气机不利.治疗主张畅三焦气机,从调气入手,宣肺气、升脾气、补肾气、通腑气.临床用药强调慎用苦寒泻下之品,注重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