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IL-8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探讨IL-6、IL-8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7例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中、重度组27例,轻度组20例)及同期五窒息、无重度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别于出生后3 d内及治疗10 d后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血清IL-6、IL-8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6、IL-8明显降低。结论 新生儿HIE血清IL-6、IL-8水平变化与HIE和HIE病变严重程度有关,IL-6、IL-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出生后3 、7 d 的32例HIE患儿与24例健康新生儿血清中IL-18及hsCRP水平.结果 出生后3 d HIE患儿和健康新生儿血清中IL-18水平分别为(485.9...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α(interleukin-α,IL-1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β,IL-1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于生后3 d及7 d检测病例组32例HIE患儿与对照组2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以及IL-1β水平.结果 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α水平分别为8.76±4.07 pg/ml,3.95±1.09 pg/ml;生后7 d分别为5.00±2.12 pg/ml,3.52±1.74 pg/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64.00±13.80 pg/ml,33.89±18.32 pg/ml;生后7 d分别为54.30±13.10 pg/ml,36.91±18.02 pg/ml,两者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血清中IL-1α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 d和7 d,HIE患儿病情愈严重血清中IL-1β水平升高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HIE患儿血清中IL-1α和IL-1β水平变化与HIE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HIE患者9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并选择同期于3所医院产科分娩的健康新生儿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出生后1、3、7dTNF-α、IL-6水平,同时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TNF-α、IL-6水平随着HIE患者病情的加重而上升,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IE患儿出生后7d的TNF-α与IL-6水平较出生后1、3d相比,有显著降低,中重度组较轻度组相比,脑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重度组脑血管阻力指数较中、轻度相比有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的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关系,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早期诊断HIE、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 HIE患儿50例为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 d、3 d、7 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Caspase-3水平。结果 HIE组轻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1 d、3 d、7 d后,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0.05),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P0.05)。出生3 d时,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出生1d、7d(P0.05)。HIE患者的IL-8和Caspase-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IL-8、Caspase-3均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L-8、Caspase-3水平与HIE病情轻重与病程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可作为判断HIE患儿预后,恢复程度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1例HIE患儿分为轻、中、重度HIE组,以同期收治的无窒息病史新生儿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HIE急性期(出生后24h内)和恢复期(出生后第5天)测定患儿脑脊液中TNF-α和IL-6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急性期时,中、重度HIE组脑脊液中的TNF-α水平高于轻度HIE组和对照组。3组HIE患儿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时,轻度HIE组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中、重度HIE组则继续升高。IL-6水平在轻、中度HIE组明显下降,但重度HIE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脑脊液中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反映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与HIE病程密切相关,有助于HIE早期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并分析不同病变程度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HIE患儿作为HIE组,另选取周期在医院分娩的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HIE组及HIE不同病情程度亚组血清IL-6水平差异;对比急性期HIE、恢复期HIE患儿血清IL-6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分析血清IL-6水平与NBNA评分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水平预测新生儿HIE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轻度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重度组出生后1 d、3d、10 d IL-6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急性期HIE患儿IL-6水平高于恢复期HIE患儿,NBNA评分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绘制R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足月HIE患儿(轻度11例、中度33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h内血清脂联素和IL-10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HIE各组中血清脂联素和IL-10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IE各组脂联素水平随HIE加重而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IE各组IL-10水平随HIE程度加重而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各组血清脂联素和IL-10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28、-0.804、-0.815,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IL-10水平可作为HIE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判断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水平与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6水平、脑血流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采用ELSIA法对41例HIE患儿和14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IL-6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技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变化、脉动指数(RI)。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重度组增高尤其明显。中、重度组Vd、Vs低于对照组,RI指数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脑血流速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IL-6水平和脑血流变化对于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0例HIE新生儿血清IL-6、IL-18及CRP水平,并与10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IL-6、IL-18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随临床分级程度加重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血清IL-6、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r=0.663、0.725,均P0.01),IL-6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IL-6、IL-18及CRP在HIE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与HIE病变严重程度和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庆洁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1020-1021
目的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细胞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变化。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d,治疗3个月。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和缬沙坦联合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15d)。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IL-18、TNF-α的水平。结果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清IL-6、IL-18、TNF-α、TG、TC及UAER的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与单用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降低血清IL-6、IL-18、TNF-α水平,提示黄芪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监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NO、IL-18的变化,探讨NO、IL-18与HIE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HIE新生儿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3、7、14天测定HIE组及对照组血清NO和IL-18,分析NO、IL-18的变化及意义.结果 生后第1天,正常对照组血清NO及IL-18含量分别为(6.40±4.24)μmol/L和(2.84±2.53)ng/L;轻度HIE组为(21.55±7.23)μmol/L和(6.79±1.96)ng/L;中度HIE组为(33.38±2.81)μmol/L和(14.07±2.91)ng/L;重度HIE组为(66.39±18.03)μmol/L和(26.85±9.82)ng/L.HIE组血清NO及IL-18含量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均<0.01);且中、重度HIE患儿血清NO及IL-18含量明显高于轻度HIE患儿(P均<0.01).第14天轻、中度HIE组的NO、IL-18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重度HIE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NO及IL-18含量分别为(5.38±4.79)μmol/L和(2.39±1.41)ng/L,重度HIE组分别为(24.86±9.43)μmol/L和(13.43±3.23)ng/L,P均<0.01].方法 NO和IL-18参与HIE的整个发病过程,血清NO及IL-18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HIE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和体外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体系,观察急性肺损伤中,肺泡巨噬细胞在氨溴索干预前后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探讨氨溴索可能的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一、体内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1)正常对照组;(2)急性肺损伤组:采用腹腔注射酵母悬液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3)氨溴索治疗组:建立ALI大鼠模型后用氨溴索干预.观察指标主要有:肺部病理学改变、测量大鼠肺系数、血氧分压,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 mRNA的表达则采用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二、体外实验:收集肺泡巨噬细胞后分3组:(1)正常对照组:肺泡巨噬细胞中加无菌生理盐水;(2)LPS组:予LPS 10 mg/L刺激肺泡巨噬细胞;(3)LPS+氨溴索组:予LPS10 mg/L和氨溴索180 μmol/L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分别于刺激前(0 h),刺激后(6、12、24 h)留取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氨溴索治疗组在病理改变,肺系数,动脉血氧分压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急性肺损伤组,氨溴索干预治疗组,TNF-α、IL-10、IL-24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急性肺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体外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结论 氨溴索可抑制急性肺损伤或LPS刺激的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纳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根据患儿不同疾病状态将其分为初诊组(128例)、缓解组(84例),并将同期在该院常规体检的20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纳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对比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分析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IL-10、TNF-α、WB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根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72例)与未复发组(140例),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TNF-α、IL-10、WBC水平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IL-2水平低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IL-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TNF-α、IL-10、WBC水平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IL-10、TNF-α、WBC水平与患儿年龄、性别及肝大等无关(P0.05),与患儿疾病危险程度分型有关(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血清IL-2水平降低,IL-10、WBC、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2水平降低,TNF-α、IL-10、WBC水平升高,以上指标水平变化能够反映出患儿免疫功能好坏,可作为疾病状态及预后的评估指标,判断患儿疾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背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m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旨在研究HIE患儿脐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一氧化氮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改善HIE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研究对象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所用标本为脐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与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检测40例HIE患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IL-6、TNF-α与一氧化氮水平,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负责检测主要观察指标: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脐血IL-6,TNF-α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对比结果。结果: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脐血IL-6水平分别为(70.5&;#177;18.9)、(81.8&;#177;28.0)ng/L(t=2.11.P=0.038),TNF-α分别为(1.03&;#177;0.30)、(0.82&;#177;0.31)μg/L(t=3.33、P=0.001).一氧化氮分别为(59.2&;#177;24.1)、(85.1&;#177;31.3)μmol/L(t=3.59.P=0.001),而且病情越重IL-6、一氧化氮减低与TNF-α升高越明显。结论:HIE患儿脐血IL-6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他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脐血免疫指标的检测可用于HIE的早期预测。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L-18、TNF-α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入选9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参与实验,用彩色超声心动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心脏腔室各项数值,根据相关数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TNF-α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1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患者3个级别组间血清IL-18、TNF-α水平两两相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组IL-1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1),且分别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6,P0.01,r=0.63,P0.01)。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组血清IL-1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IL-18、TNF-α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IE 40例(HI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发病后1 d、3 d、7 d血清MMP-9、IL-6浓度;另采用同种方法测定我院产科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20例(健康对照组)的MMP-9、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组发病后1 d、3 d、7 d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病后3 d升高最为明显,此后呈降低趋势;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发病后3 d血清MMP-9、IL-6水平进行Spes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MMP-9、IL-6水平可能对HIE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水平及洛伐他汀干预后TNF-α、IL-6分泌水平的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86例,健康对照组82例,体外培养PBMC,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培养上清液PBMC的自发分泌、脂多糖(LPS)刺激分泌、洛伐他汀干预LPS刺激分泌TNF-α、IL-6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观察组PBMC分泌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②LPS刺激后两组TNF-α、IL-6均较自发分泌时明显升高(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PS刺激PBMC分泌TNF-α、IL-6增加(P<0.001)。③洛伐他汀干预后,两组均明显较LPS刺激和自发分泌时的TNF-α、IL-6降低(P<0.001)。结论炎症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洛伐他汀可以减轻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内毒素(LPS)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收冶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B组3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LPS的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30例(C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治疗前TNF-α、IL-6、IL-8及LPS浓度均高于C组(P<0.01);治疗后A组和B组血清TNF-α、IL-6、IL-8、LPS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LPS水平下降尤为显著(P<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并有纠正患者TNF-α、IL-6、IL-8及LPS紊乱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