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LN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等指标评估鼻咽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行鼻咽癌放、化疗治疗的16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纳入本组研究的临床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21例、Ⅲ期62例、Ⅳ期71例,采用Sysmex–XE 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单核细胞计数(M)等指标,计算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LN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结果 鼻咽癌患者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R%)、淋巴细胞百分率(LYR%)、 L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病情稳定患者治疗前LNR、LMR值明显低于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鼻咽癌患者(P0.05)。结论 定期测定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NR、LMR可以作为评价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新型外周血炎症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XN-1000血液分析仪检测4 172名体检健康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并计算SII、NLR、d-NLR、PLR和LMR。结果不同性别与年龄各组间外周血SII、NLR、d-NLR、PLR和LM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I、NLR、d-NLR、PLR和LMR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10.91~783.00、1.00~4.63、0.15~4.46、38.19~215.94和2.21~8.59。结论建立了适合本地区人群的外周血SII、NLR、d-NLR、PLR和LMR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3.
李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1):1573-1576+158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乘积(LYM×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血流感染(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9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BSI组)及161例血培养阴性患者(对照组)的PCT、CRP、SII、SIRI、NLR、LMR、PLR、LYM×PLT、RDW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S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效能。结果 BSI组患者PCT、CRP、RDW、SII、SIRI、NLR、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LYM×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I组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CRP、NLR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LYM×PLT水平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61)和病毒感染组(n=64)。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小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小儿的血液标本的血清CRP、PA水平及WBC计数和分类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小儿在血清CRP水平和PA水平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A水平则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小儿在WBC计数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WBC计数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小儿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小儿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以及PA水平的降低都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参考依据,而淋巴细胞比例的上升可作为诊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参考依据,临床医生应综合应用这些指标进行鉴别诊断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共2 056例婴幼儿患者进行CRP及血细胞检测,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当CRP升高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改变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WBC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与降低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患儿与WBC正常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时,WBC增高和正常的患儿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对患儿感染方式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药物滥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血清C反应蛋白(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的水平特点。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14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4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4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47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外周血WBC、血清CRP、PCT指标检测,对比观察组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患儿与对照组检查结果差异,同时结合观察组肺炎患儿病情程度分析3项指标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WBC、CRP、PCT均高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WBC水平(14.01±2.38)×109/L、血清CRP水平(60.38±5.29)mg/L、PCT水平(3.81±0.55)ng/mL高于轻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8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特点及其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8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BP) 53例,支原体肺炎(MP) 64例,病毒性肺炎(VP) 41例;并根据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21例和轻症肺炎137例。同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结果 BP组外周血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MP组、VP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与VP组血清CRP、PCT浓度均显著高于HC组,MP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VP组、HC组的血清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肺炎患儿与HC组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的阳性率差异与其血中水平差异一致。BP组血清PCT、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和外周血WBC的阳性率,而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及外周血WBC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WBC水平对B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CRP浓度有助于鉴别VP与非VP,血清PCT含量则有助于鉴别BP与非BP,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区分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的小儿肺炎,并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姚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4):592-593+596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指尖血,测定血液中PCT、CRP、WBC、Neu水平。对比两组PCT、CRP、WBC、Neu水平,分析PCT、CRP、WBC、Neu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PCT、CRP、WBC、Ne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绘制受试者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WBC、Neu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AUC分别为0.726、0.654、0.608、0.609、0.913,其中联合检测AUC面积最大,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采用血清PCT、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价值较高,依据各指标水平变化能及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且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骨折患者249例(骨折组,其中创伤性骨折108例、脆性骨折141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以推广全血C反应蛋白在儿科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2年8月份接诊的26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GR%)、超敏全血C反应蛋白(CRP)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在WBC和GR%均升高的患儿中,CRP升高者占87.1%;在WBC升高,GR%正常的患儿中,CRP升高者占33.3%;在WBC正常,GR%升高的患者中,CRP升高者占48.6%;在WBC和GR%正常的患儿中,CRP升高者占47.7%;可见在WBC和GR%均正常时,CRP升高者也占了很大比例。结论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可提高儿科医生对患儿炎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建议儿科感染性患者做血常规检查的同时做CRP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等炎症标志物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138例手足口患儿(观察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PCT、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Ly)、CRP、免疫球蛋白等常见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PCT、CRP、WBC、NC、Ly%、IgM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WBC、NC、Ly、CRP等炎症标志物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8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的HBP、PCT、CRP、WBC、N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新生儿感染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BP、PCT、WBC和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PCT、CRP、WBC和NLR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48、0.594、0.833、0.651;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27。结论HBP是较为敏感的新生儿感染标志物,HBP、PCT、CRP、WBC和NLR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细胞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患儿8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40例腺病毒(ADV)感染阳性患儿(ADV组)及4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阳性患儿(RSV组)的血细胞常规、CRP及PCT检测结果。结果与RSV组比较,ADV组患儿白细胞(WBC)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V组以淋巴细胞为主[(63.4±13.5)%],ADV组以中性粒细胞为主[(62.9±14.7)%];而两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组患儿CRP水平高于RS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CT水平均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血细胞常规和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应用血细胞常规、CRP及呼吸道病毒抗原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对疾病的早期确诊及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前清蛋白(PA)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48例与病毒感染组36例,选取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c-CRP、PA及PCT结果,同时对比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c-CRP、PA及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hc-CRP及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PA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hc-CRP、PA及PCT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血清hc-CRP及PCT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P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测中PCT阳性率最高,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hc-CRP、PA及PCT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于早期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支气管哮喘患儿182例,分为轻度持续组68例、中度持续组63例和重度持续组51例。另选取同期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血小板(PLT)和IgE等一般血液学资料,计算NLR、PLR和LMR。结果哮喘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EOS、NEU、MON、PLT和IgE均较显著上调,LYM下调。NLR和PLR在哮喘患儿中显著上调,LMR则显著下降。NLR诊断哮喘患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最佳诊断界值(cutoff值)取2.619;PLR诊断价值与NLR相近,AUC高达0.87,cutoff值取111.1;而LMR诊断性能一般,其AUC仅为0.79,cutoff值取5.093。此外,NLR与IgE及肺功能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LR也与IgE相关,但仅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存在负相关关系;LMR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布地奈德治疗后重度哮喘患儿NLR和PLR均显著下降,而LMR则显著上调。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NLR、PLR和LMR均存在异常变化,可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0例检出病原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细菌感染组95例、病毒感染组9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166例、混合感染组55例,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中WBC、CRP、PCT的检测结果。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检出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MP感染组(40.5%)、细菌感染组(23.2%)、病毒感染组(22.9%)、混合感染组(13.4%),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的WBC、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MP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联合细菌培养、病原学检测和血WBC、CRP、PCT检测,综合考虑检测指标,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发病次数不定。该病病原体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通常情况下,临床通过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比例来判定是否有细菌感染,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及部分严重细菌感染患儿,其外周血WBC数未明显升高,WBC分类比例也无明显改变,这就给临床医生对患儿合理使用抗生素带来了一定困难。而降钙素原(PCT)可作为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早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在血液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5例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阳性组)、66例血液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阴性组)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及血液分析仪检测WBC数及N/L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水平及N/L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阳性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水平及N/L比值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G-菌组比较,G+菌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L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CRP呈轻度正相关(rs=0.377,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及N/L比值均为较好的血液细菌感染指标;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N/L比值可能有助于G+菌与G-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急性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4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设为阑尾炎组,3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设为淋巴结炎组。检测2组患儿入院第1、4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PCT水平,分析入院第1天各指标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入院第1天,阑尾炎组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淋巴结炎组(P0.05或P0.01);入院第4天,阑尾炎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淋巴结炎组WBC显著下降(P0.01),2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0,分别高于WBC的0.582和CRP的0.791,且P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和敏感度分别90.00%和84.21%,优于WBC和CRP。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疾病早期血清PCT、CRP及WBC均显著升高,其中PCT的诊断性能优于CRP和WBC,可作为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儿支原体肺炎外周血细胞及影像学改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外周血细胞和肺部影像学变化,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8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外周血细胞、肺部影像学资料。结果婴幼儿组白细胞总数(WBC)增高占55.6%,正常占44.4%,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占25%,胸片呈弥漫双肺点片状影多见,部分局限在下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组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占87.5%,胸片病灶在下肺多见,右肺多于左肺。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细胞及肺部影像学改变随年龄不同而异,婴幼儿组WBC及胸片改变多样、无规律性,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组外周血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多见,胸片以下肺点片状影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