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中药的四性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药性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先后立项支持性味理论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解析中药四性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和药学体系。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生物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概述,结合课题组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发现和体会,剖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实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继宗  乔宪春  李月明 《吉林中医药》2011,31(1):13+45-13,45
目前,在治疗心脑血管病领域的中成药中,活血化瘀药占据绝对优势,我们应该反思这种情况是否合理。结合中药四气五味的药理特点,配合应用酸性药物软化血管,应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张永康教授不同于常规活血化瘀法及温通心阳法,认为虚可生痰,尚可生瘀,痰瘀虚三者杂合而至,则病生,治疗上主张从"虚"而论,虚瘀同调,标本共治,坚持通补原则,更加注重药物配伍,临证善于加大活血化瘀药用量,配伍行气药,使药力峻猛,以达药力。笔者拟从中药性味入手探讨冠心病药性规律,以红参为例引出药物四气五味指导临床的疾病用药思路。通过分析红参以苦为补,引入心经,以温活血之效,进而探究苦味药结合不同性味中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辨证用药思路。本文旨从性味参辨法、通补五脏法、活血散瘀通络法、芳香温通法以及标本同治法5个角度分析张永康教授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诊疗思路,以期对临床诊治冠心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邰长利 《光明中医》2011,26(11):2186-2188
凡药寒、热、温、凉为四气,也称四性;酸、苦、甘、辛、咸为五味。自古有神农尝百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是中药性味的起源。历经数千年传承,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已被赋予更广、更深的内涵,已成为中药理论的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性味,即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中药的四气即四性,说是四性,我认为实际只有两性,就是寒、热之性。本文就经典论据对中药性味的论述,中药临床应用与中医疾病辩证的相互关系作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与五味的整合过程后,将原本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发展成了归经理论。在性味补泻方面,《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五味通过养五脏之胃气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此时五味的性用,应以五行五味的性用为主。在五脏虚实的基础上,《黄帝内经》论述了五脏传变关系,产生了建立在相生基础上的五脏性味补泻,虚以相生传,实以相克传,相胜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本味为补,克该脏之味为泻。易水学派在五味补泻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气补泻,强调了五脏的补泻主要在五味的运用上,而四气要随不同的脏气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8.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现代仿生技术阐释中药性味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子舌、电子鼻等仿生技术是判定滋味、气味等的客观方法,基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内涵,对电子鼻、电子舌等仿生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在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的辨识,中药基原品种、产地、生长时期、储藏年限以及炮制工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本课题组对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实践,提出中药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界定和表征的基本研究模式,为中药五味药性研究提供可参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医方剂性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掌握中药学药象、药性与功效三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发挥中药的最大价值,以期能够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药基本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之间的关系,提出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以"五味"为核心的.并对五味理论的研究提出初步研究思维和方法,希望凭借现代研究手段探索五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口,构建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概述象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象思维对中药药性中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形成的影响,并指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述中药归经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永健 《四川中医》2001,19(7):21-22
本文从四气五味、临床辩证、方剂配伍、中药炮制等方面,并结合实例阐述了中药归经理论如何指导临床用药,得出了中药归经理论是临床应用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收集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近15年中药熏洗治疗KOA的临床文献,对药物及功效、性味及归经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有效文献共174篇,涉及221味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的累计频率达到80.60%;药物应用频次以川乌、草乌、当归、红花、伸筋草为最高;四气中温、平、寒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95.48%,五味中辛、苦、甘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94.12%;药物归经以肝、脾、肾为主。结论:中药熏洗治疗KOA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以祛邪为主,主要从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几方面论治,临床可根据证型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气(脾胃)-四维(肝、心、肺、肾)”的中气理论思维模型是黄元御医学理论的根基。中气理论对黄元御药性理论影响颇深,在《玉楸药解》一书中,黄元御将中气理论广泛发挥,利用中气理论解释部分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将药物的升降浮沉与涉及脏腑相关联,使升降浮沉的阐释更为精确具体。《玉楸药解》自然属性之下又依归经排序的分类方式,以临床为出发点,为现代以功能为主系统的中药分类做了有益的探索。黄元御还坚决反对滥用剧毒药物,他天人相应、重土崇阳的思想在药性理论中也有具体表现。总体来说,黄元御并没有脱离传统药性理论范畴,而是立足于经典传统,将中气理论广泛发挥,试图将脏腑气机运动与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相关联,为现代药性理论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书文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特色。方法整理显效或有效的老年高血压病历161份,提取高频中药做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高频用药41味,频率最高为钩藤(96.3%);按功效分类,使用种类前三位是清热类、补益类、活血类药,使用频率前三位是清热类、活血类、补益类药;四气五味统计,前两位是寒性、温性;归经统计,前两位是肝经、肾经。结论丁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以清"热毒"为总论,同时寒温并用,兼重用补益类药物,另善用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家对此均很重视。在《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中就对药物性味及其作用作了记载,历代医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其性味。中药性味理论,沿用自今,在临床中仍有实际意义。中药的性又称为气,即寒热温凉平的药性,表明药物的性质。虽有四  相似文献   

18.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45-1147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药物性味配伍的运用非常全面。在四气配伍方面有寒热(温)并用法和寒温(热)互投法;在五味配伍方面有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酸甘化阴、酸苦涌泄、甘淡利湿、甘补苦泻等方法;另外还有四气配伍五味的辛温成寒反佐法。临床应充分掌握药物的性味,根据疾病证候特点,按性味特点配伍组方,才能充分发挥中药性味配伍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药性味新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中药性味学说的现代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学者们从文献学、形态学基础、结合量子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诠释药性理论,推动了药性理论的发展。但是,如果中药的"酸味"就是因为中药的氢离子,"甜味"就是由于糖,这就落入了研究化学药的"窠臼",很难全面客观地阐释中药的性味特点,尤其是古人对五味的确定,并非单凭药物的滋味,还有通过药物作用的反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