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常见中医学症状表现及证候要素方法根据《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诊断学》症状学内容,制定《抑郁症症状条目池》调查表,收集37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然后进行筛选,保留出现率≥10%的症状,采用熵聚类分析得到12个症状集合群,由2名主任医师对症状集合群辨证,作为抑郁症的证候要素。结果抑郁症从高到低排在前10位的症状依次为情绪抑郁(91.08%)、急躁易怒(88.38%)、倦怠乏力(87.30%)、心慌梦多(86.49%)、胸闷善太息(84.59%)、口干咽燥(82.97%)、头昏沉(79.73%)、气短(76.76%)、口苦(71.89%)、眼花目涩(69.73%);熵聚堆方法分析发现12个症状集合群,可提取的病性要素以气滞、火热、痰湿、气虚、血虚、阴虚、血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肝、心、脾、胃、肾,且多数症状集合群涉及气滞。结论抑郁症症状繁多,除情绪抑郁外,急躁易怒为最常见表现;抑郁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抑郁证中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台湾地区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建构台湾地区抑郁症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68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精神抑郁,神疲,注意力不集中,悲观,烦躁,思维迟缓,健忘,急躁易怒(频次均〉85%);常见躯体症状为:睡眠质量差,乏力,多梦(频次均〉85%);常见证候有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结论:台湾地区抑郁症调查的统计结果与中国大陆地区相似。抑郁症的病机多与肝失疏泄和脾失运化密切相关,提示治疗抑郁症应多从肝脾论治。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组合等情况.方法 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进行中医证候要素的判断,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 气虚、血虚是抑郁症的基本证候,占100%,气滞占98%,火热占89%,瘀血占43%,痰浊占36%,阴虚占22%;抑郁症证候要素组合以4个、5个、6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常见;聚类分析显示,气滞、火热与阴虚聚为一类,痰浊与瘀血常聚为一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焦虑的抑郁症与瘀血关系密切.结论 抑郁症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血亏虚多见,可涉及阴虚,标实以气滞、火热、痰浊、瘀血常见,其中瘀血的有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抑郁症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中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并将这些信息统计处理得出抑郁症常见证型及其症状构成。结果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叹息、胸闷气短、健忘、悲伤欲哭。同样,肝郁脾虚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胸闷不舒、健忘、悲观、倦怠乏力。两证型的症状积分总分值均在15分到30分之间。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得出了此病常见证型的症状构成及各症状的发生率。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这两个最常见的证型中,除存在一些共同具备的症状,如精神抑郁、烦躁、面色异常等,还存在各自证型具有的一些独特症状,肝气郁结证中有急躁易怒、叹息、气短、悲伤欲哭等肝郁症状,而肝郁脾虚证则有乏力等脾虚症状,这些不同症状作为证型的次症构成可能更能体现该证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越  丁元庆  王春霞  刘治香 《河北中医》2014,(10):1452-145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病机,为“因人制宜”的抑郁症防治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采集各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证候要素的分布差异。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评分及因子分分值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肾是与年龄相关的抑郁症病位类证候要素;阳郁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为基本治法基础上,充分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病机特点,形神共治。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启盛  曲淼  徐向青  罗斌  李侠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1-2133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与HAMD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代表抑郁症核心症状的∨阻滞因子,各项中医证候因子仅肾精不足、肾阳虚与之有相关性。相关性较高的为肾精不足因子,相关系数为0.290。结论:肾精不足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之一,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主要证型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规律。方法 以20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对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二分类法,运用因子分析探索证候要素及病位靶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证候要素主要有气滞(115例,56.09%);阴虚(106例,51.70%);血瘀(104例,50.73%);痰热(101例,49.26%)。冠心病合并焦虑涉及的病位靶标主要有心(151例,73.65%);肝(122例,59.51%);脾(105例,51.21%)。结论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证候要素有气滞、阴虚、血瘀、痰热;涉及的病位靶标为心、肝、脾,为双心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常见中医学症状表现及证候要素。方法多中心协作共纳入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患者1451例,其中轻度认知障碍组838例和轻度痴呆组613例,采用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进行症状规律分析,对比分析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患者的中医症状,探讨其核心症状组合规律及证候要素。结果熵聚堆方法分析发现轻度认知障碍10个症状集合群,轻度痴呆12个症状集合群,可提取的证候要素组合分别为肾虚、气虚、血瘀、脾肾不足,痰浊内阻;肾虚,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脾肾不足、痰浊内阻,阴虚火旺。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证候要素为气虚、血瘀、痰、阳虚、阴虚、火,其病位在脑,主要涉及肾、肝、脾三脏,病性属虚实夹杂。肾虚、气虚、血瘀、脾肾不足,痰浊内阻,阴虚火旺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典型证型,阴虚火旺证患者伴随病情程度加重,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证候要素,并探讨证候的特点。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11例确诊为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中医证候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常见的中医临床表现有:疲乏(229例,73.63%)、肠鸣(229例,68.81%)、便溏(194例,62.38%)、薄苔(201例,64.63%)、淡红舌(166例,53.38%)、腻苔、细脉(126例,40.51%)、沉脉(64例,20.58%)、滑脉。提取了17个公因子,常见的病位证候要素为脾、胃、肝、胆及大肠,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阳虚、气滞、湿浊和热邪。结论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证候表现涉及多个脏腑,病性属于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与HAMD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代表抑郁症核心症状的Ⅴ阻滞因子,各项中医证候因子仅肾精不足、肾阳虚与之有相关性。相关性较高的为肾精不足因子,相关系数为0.290。结论:肾精不足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之一,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主要证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近10年抑郁症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1~2010年有关抑郁症的现代文献,利用Epidata 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86个,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气滞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5%分别是气滞、气虚、阴虚、血虚、热(或火)、神、痰;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心。结论:抑郁症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建立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方法:采取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程度分级计分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等,建立抑郁症常见5类中医证候的主症辨证标准.结果:1977例抑郁症患者中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共1731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5类证候主症辨证标准.结论:抑郁症常见证候有其共同的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证是其基础证候,各证临床表现以情绪抑郁为共同主症,但各证尚有可供判别的其它主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IGR)中医证候特征与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证素积分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等代谢相关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和石狮市湖滨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61例IGR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证候及代谢指标,运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分析主要的证候特征、病位及病性分布特点、证素积分及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1) 161例IGR患者中医症状频次出现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健忘、口渴、急躁易怒、暑天汗多等;舌质主要以舌红、舌黯红、舌边齿印、舌紫黯为主;舌苔主要以舌苔厚、舌苔黄、舌苔白为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于肝(45.34%)、肾(24.84%)、脾(13.04%)、心(12.42%);病性证素则主要集中于阴虚(34.78%)、气滞(33.54%)、阳虚(28.57%)、血瘀(26.09%)、气虚(25.47%)。(2)青年组病位证素以肝证素为主,虚性病性以阳虚为主,实性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中老年组病位证素以肝、肾证素为主,虚性病性以阴虚为主,实性病性以气滞为主。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基本病机,为更年期情抑郁症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采集20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辨证分型,从频数角度分析各证候要素主次关系,发现各证候要素的差异。结果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辨证的核心脏腑证候要素为肾、肝;主要实证证候要素为气滞、血瘀;主要虚证证候要素为阴虚、阳虚和气虚。结论更年期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为肾虚肝郁血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患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HQ-15),结合问诊收集符合MADD诊断患者61例,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与《抑郁症证候诊断量表》判定中医体质及证候,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DD患者分布最多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证(55.7%)、痰浊内阻证(37.7%)及心肝火旺证(27.9%);60岁以上人群,肝郁脾虚证较其他年龄组有差异、肝肾阴虚证得分与45岁以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DD患者体质与证型无明显正相关,而气虚质与肝肾阴虚证、阳虚质与心肝火旺证负相关。结论:MADD主要证型分布与抑郁症大致相似,老年人中肝郁脾虚证分布较其他年龄段显著偏低,考虑与老年生理变化影响病机演变相关;MADD患者证候与体质无明显的正相关,临床辨病辨体辨证可能需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慢性疲劳(CF)进行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症状的提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法,选择福建省闽南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学、小学与医院的CF患者782例,填写<慢性疲劳中医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表>.记录患者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要素的诊断.引入随机森林方法,对该表中的95个症状进行编码,选取CF常见证候要素的主要症状并衡量症状对各证候要素的贡献程度.结果 得到CF 4个证候要素的症状集.脾虚证:食后腹胀或午后腹胀,食欲减退,面色萎黄,大便溏泄,消瘦;心虚证:心悸,胸闷,脉细,失眠或多梦,健忘;肝郁证:急躁易怒或抑郁寡欢,喜叹息,口苦,咽干,脉弦;气虚证:舌胖或有齿痕,气短喘促,少气懒言,自汗.将上述症状集作为模型输入,各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6.13%、94.75%、95.89%、94·26%.结论 随机森林方法对CF证候要素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CF主要包含脾虚证、心虚证、肝郁证和气虚证4类常见证候要素,每类证候具有特征性症状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文献均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进行相关性的定量分析,探索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基于熵的关联度法进行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1)与3种疾病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前10个症状中大部分是符合传统认识的.2)同一证候要素在不同疾病会有一些相同症状出现,这些相同的症状主要是舌、脉症状,躯体症状多因疾病的不同而表现有异.3)即使不同疾病会有相同症状出现,它们在不同疾病中与证候要素的密切程度是有所不同.[结论]3种疾病中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证候和或证候要素的诊断标准提供一定依据,并提示应将病、证(或证候要素)结合,建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有关抑郁症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抑郁症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1—2010年有关抑郁症的现代文献,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86个,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气滞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5%分别是气滞、气虚、阴虚、血虚、热(或火)、神、痰;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心。[结论]抑郁症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通过文献研究,可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给出证候要素气滞的确认方法。方法:依托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的症状病机解释,找出能且仅能用气滞作出直接病机解释的症状临床特征。结果:(胸闷或闷痛)太息缓解、(脘腹胀或胀痛)嗳气缓解、(腹部)攻冲作痛、(腹部)瘕聚、(胁肋胀或胀痛或窜痛、腹部胀或胀痛或攻冲作痛)矢气缓解。结论:传统中医认识气滞中的气应是指呼吸道和胃肠道中的气体,气滞发生的部位也仅限于中医学的肺藏、胃府和肠府。证候要素的确认依据是其具有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之间密切关系的依据。临床上出现上述5个症状的临床特征之一,即可直接诊断为气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