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子耳蜗(人工内耳)植入,乃50年代以来随着器官的人工修复热潮而兴起和发展的一种听力机械修复新技术,为内耳性聋的治疗开辟了光明前景。一、发展简史早在电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便开始尝试用电刺激产生听觉。1790年 Volta 氏在自己耳内插入金属杆,连结50V 的直流电路,通电时耳内出现声感觉。其后,Duchenne 氏(1855)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人工耳蜗协作组于1984年使用自制人工电子耳蜗治疗二例重度神经性耳聋的病人,效果良好。材料和方法一、自制人工电子耳蜗我们使用的人工电子耳蜗是由协作组自制的单导和多导电极耳蜗,分别为1根和4根刺激电极并均有1根参考电极。该电极的可靠性已获1985年国际人工电子耳蜗会议的认可。语言处理器用 Pfingst 介绍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方案。二、病例选择听力损失在100dB 以上的耳蜗性耳聋病人,有语言能力,无颅内占位性病变和中耳乳突炎症,智力良好者。三、术式采用 Banfai 氏术式,耳后进路。术中处理详见病例报告。结果我们治疗二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14例患儿开机当天均有听性反应。术后声场测试平均听阈为30-50dBSPL。经言语康复训练,9例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明显提高,5例还在行康复训练。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是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应尽早对语前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感觉神经性聋78洲(123耳),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发现突发性聋疗效最好;病程在3月以内者与1年以上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耳聋程度对疗效没有影响;疗效主要在第一疗程显出;21岁~40岁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法。对51 758名人群行进调查,筛查出疑为遗传性聋170例,患病率为3.3‰,其中常染色体隐性聋(AR)占57.6%,常染色体显性聋(AD)40.6%,性连锁隐性聋(XR)1.8%.在排除明显致聋原因的耳聋中77%为遗传因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师已知引起感觉神经性聋的常见病因,而对维生素D缺乏症与感觉神经性聋的关系却少为人们所注意。一、维生素D的代谢维生素D属于一组类固醇,其中维生素D_2和D_3早已为人们熟悉。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在控制钙代谢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岁,语前聋8例,语后聋3例,左耳2例,右耳9例。结果 1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成功植入,达到了100%的手术成功率,术后X线检查人工耳蜗电极位置均在耳蜗内,纯音听力水平平均达到了3045 dB SPL。随访6个月2年听觉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认真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达到良好听力恢复的首要前提,手术技巧及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调机及言语康复训练则是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保证。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3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并发症预防及术后效果,为此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经验.方法:36例极重度耳聋患者接受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常规经乳突面隐窝开放入路方法.分析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特殊病例的处理,随访6个月~4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36例电极均一次植入成功,电极植入深度达到要求标准.术后摄眶前位平片,证实电极均在耳蜗内.并发症较少.随访6个月~4年.听觉语言功能满意率达72.2%(26/36).结论:多道人工耳蜗植入能使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功能.较少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的言语康复使这个装置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岁,语前聋8例,语后聋3例,左耳2例,右耳9例。结果 1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成功植入,达到了100%的手术成功率,术后X线检查人工耳蜗电极位置均在耳蜗内,纯音听力水平平均达到了30~45 dB SPL。随访6个月~2年听觉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认真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达到良好听力恢复的首要前提,手术技巧及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调机及言语康复训练则是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保证。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人耳在衰老过程中以及患者年性疾病中听觉器官的听功能,作者在重庆地区对60~75岁老年人500例共1000只耳作了听功能检查.其中,单纯是老年性聋者20例40耳,发生率为4%,患感觉神经性聋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1月至1987年4月我们对感经觉神性聋患者在门诊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测定其血清铁含量。现对55例进行疗效分析。并对100例患者血清铁含量进行测定,以探寻感觉神经性聋与血清铁含量的关系。资料及方法(一)一般资料 55例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14~70岁。突聋18例(18耳);链霉素中毒性聋4例(8耳);其他原因引起的感觉神经性聋33例(47耳)。在治疗前抽血查血清铁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方法对各种感觉神经性聋患者61人89耳的ABR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脑干占位性疾病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病人Ⅰ波潜伏期延长者57耳64%,Ⅲ波潜伏期延长者18耳26.1%;Ⅴ波潜伏期延长者40耳44.9%。但这些患者Ⅰ—Ⅴ波间期及两耳Ⅴ波潜伏期差(ILD)均在正常范围,故此两项指标应作为与脑干占位病变鉴别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锡辉  刘敏  熊观霞 《广东医学》2003,24(3):234-235
目的: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在语前聋儿童中的应用特点。方法:1998-2002年共施行该手术17例,分析其术前选择、手术特点及其注意点,特别注意手术前与患儿家长的谈话。结果:17例中,15例植入顺利,1例耳蜗部分硬化,经手术清除骨化灶后插入全部电极,另1例完全骨化,对侧残余听力较好,经与患儿家长商量后放弃植入。结论: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与成年人大致相似,但术前应想到有耳蜗结构异常的情况存在,术前术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聋与病毒感染(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40例感觉神经性聋患者及60名正常听力的健康人血清铁含量及其生理波动进行了研究。以每100ml血清中铁含量计算,正常听力健康人为148.17±37.64μg,感觉神经性聋患为115.19±16.98μg,两组差别非常显著(p<0.001)。男性测值大于女性(p<0.001)。血清铁含量与病因有关,突发性、噪声损伤性、药物性、美尼尔氏病和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聋分别是108.07±21.89μg、139.00±27.50μg、139.14±20.92μg、135.42±13.01μg和106.84±24.05μg。耳聋程度与测值有相关性。耳聋组41例,对照组30例,血清铁生理性波动范围超过±20μg者分别为5例和23例,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测定结果分析讨论,并探讨铁代谢障碍在感觉神经性聋病因诊断及治疗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子耳蜗是一种电刺激系统,主要由电极、刺激器等元件构成。在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中,将其活性电极放置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耳蜗内,通过刺激器给予电刺激信号经导线传输到活性电级,作用于患者耳蜗的残存神经元(螺旋神经节细胞)而产生人工听觉,因此,电子耳蜗又称人工耳蜗,用人工耳蜗来“替代”患者已损坏的耳蜗,使患者能感知环境的声音。通过对2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纯音听阈听力级≥90dB)行单道电子耳蜗植入后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识别率的分析,作者发现单道电子耳蜗植入后病人仅能领悟少数单音节字符,开放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学龄前语前聋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术后的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状态特点 ,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后是否对儿童的行为问题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心理测量量表 (CBCL) ,对 2 1例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儿童与 35例配带助听器儿童进行行为调查 ,累计两组儿童各行为因子分值 ,并作比较。【结果】两组儿童各行为因子分值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结论】与带助听器并已达到正常听力补偿的语前聋儿童相比 ,学龄前已行电子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行为 ,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状态无明显的优势 ,术后长期的言语训练及正确的心理教育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语前聋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术后行为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388-3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