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新方法。方法行腹腔镜新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85例,其中右侧110例,左侧45例,双侧30例。均采用腹腔镜下新法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8~10min,双侧疝15~20min。术后平均3.7d出院,皮肤切口不需缝线。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新法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正及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时间短,仅需8-20min;术中出血少,全部手术过程中几乎无出血对患儿损伤小,切口长度只有3mm患儿几乎无痛苦,麻醉清醒后即能正常进食、下地活动,术后1-3d可出院100例患儿术后均随访观察6-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及术后疝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瘢痕,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小儿斜疝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9,(2)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外一科在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小儿腹股沟斜患者4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0例小儿腹股沟斜患者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的200例小儿腹股沟斜患者采取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某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00例作为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636例与对照组164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治疗。所有患儿均随访两年,比较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临床疗效与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8.
目的: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改良,降低小儿斜疝术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基础上的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将腹膜外脂肪分离,向里再分离2—3cm,将疝囊颈往上提直至将疝囊后壁收紧为止。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此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460例.观察记录2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术后CRP、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RP、术后复发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对比上,腹腔镜手术组要低于开放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6.09%,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的15.62%(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及并发症少,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逐渐成熟,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手术方法也逐步加以改进。我们对5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内环口缝扎手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注水疝气针行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方法 将90例确诊腹股沟斜疝并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腹腔镜治疗)和观察组(3D高清腹腔镜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诊断用时与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
目的对比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乱表法分为小切口手术组(A组,n=30)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组(B组,n=21)两组。记录两组患儿创面长度、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恢复时间等指标,比对分析其复发率、术后感染率及术后阴囊肿胀情况。结果 1受试的A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感染率及阴囊肿胀率分别为3.33%、0.00%和3.33%,明显低于B组患儿的23.81%、9.52%和33.3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患者创面长度、下床时间及恢复时间分别为(1.5±0.50)cm、(1.1±0.8)d和(2.9±0.7)d,均短于B组患者的(3.2±0.56)cm、(2.6±0.9)d和(5.5±1.0)d,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疗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复发率、感染率及阴囊肿胀率,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创面小利于术后愈合,能减轻患儿痛苦、提升其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87年8月~1995年8月39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病例分析,认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重建腹内环的括约肌天然机制,即内环口修补及疝囊高位结扎 相似文献
15.
16.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Lichten stein提出了无张力疝成形术的新概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开始了遵循无张力疝成形的原则,以腹腔镜技术行疝修补术的新思考。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8%~4.4%11'。近年来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传统的疝气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病人痛苦等优点而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9,(7)
目的探讨改造硬膜外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疝囊高位结扎,观察组35例患儿采用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高位结扎,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得到临床治愈,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可以保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内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均作内环简易修补术,随访1~5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