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凤成  王少萍 《陕西中医》2010,31(10):1382-1383
慢性咽炎是脏腑亏损、虚火上炎、咽喉失养所致,以咽部异物感、灼热感、痒感、干燥或灼痛感、以及粘膜充血、增厚、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点.本病多见于成人,病程长,症状顽固,我院中医科采用丹参液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本病1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声带粘膜下出血多发生在声带突然紧张用力(例如大声喊叫、喷嚏、呛咳等)之后,使浅层和深层的微血管破裂,血液在声带粘膜下浸润和扩散。中医称本病为“声带瘀血”或“声带瘀斑”。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笔者认为,根据本病的病程各阶段,应该分别施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养血活血三法。  相似文献   

3.
小儿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的治疗方法颇多,但操作中常不易被小儿接受。笔者1999年8月~2002年12月局部应用血竭粉配薄荷油纱条治疗小儿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9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0年开始应用本院生产的口腔药膜治疗鼻腔粘膜糜烂34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8例,男232例,女116例;年龄4~52岁;病程6~22个月。其中鼻中隔粘膜糜烂236例,下鼻甲、中鼻甲前端粘膜糜烂79例,鼻腔手术后部分创面未愈者33例,全部病例均有鼻腔干燥、反复鼻衄史,无其他全身性疾病,检查可……  相似文献   

5.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层、淋巴组织及喉内肌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常波及整个咽腔,亦可局限于一处。以冬、春季节为多发,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成年人为多。本病常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长期的理化因素刺激所造成,另外如不良生活习惯、过敏体质、贫血、便秘、心血管疾病都可引起,另外如烟、酒、粉尘及有害物质的长期刺激,鼻、鼻窦、咽部的感染及下呼吸道的感染刺激等亦可引起本病。因其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纯型、肥厚型及萎缩型咽炎。  相似文献   

6.
直肠粘膜内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松弛、脱垂,排便时形成套叠,堵塞肛管上口,引起排便困难,是出口梗阻性便秘中较常见的一种,绝大部分病人不愿意手术治疗。笔者从2007年-2009年,采用健脾补气润肠汤合注射疗法治疗本病48例,并和单用注射疗法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超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11):1027-1027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及粘膜下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充血、肥厚、结节等炎症,本病属虚证“喉痹”范畴,多由于肺肾阴虚,阴液耗损,虚火上炎,上熏咽喉所致。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笔者采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直肠粘膜内脱是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国内对此病尚无一种较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总结和筛选,采用以中药明矾为主药制成8%复方明矾注射液(由明矾、黄连、枸椽酸钠等组成),进行直肠粘膜下注射的方法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临床资料病人来源均为本院患者,总数为8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令18~72岁。患者在临床上均有明显的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净感,便下后便条不干,并  相似文献   

9.
多层悬贴术治疗内痔脱出并直肠粘膜松弛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痔的远期疗效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的关注点。我们观察到Ⅱ、Ⅲ期内痔(即内痔脱出)治疗后,其远期疗效与合并的直肠粘膜内套叠是否得到理想的治疗呈正相关。自1992年12月~1996年5月笔者采用多层悬贴术治疗本病132例(下称治疗组),并与同期采用内扎术和内...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肥厚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本病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传统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效果不甚满意。我科自2002~2006年应用微波配合药物口服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180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养阴清肺汤合清开灵液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眼、口和其它粘膜干燥为主并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它疾疾的一组综合征。本病主要症状为眼部干燥、口腔干燥、涎腺肿大、关节疼痛等。西药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笔者近几年用自拟“养阴清肺汤”配合静脉点滴“清开灵”观察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0例,40~50岁5例,51~60岁7例,61~70岁8例,平均年龄56.4岁。其中男4例,女16例,均已婚,男女比例1:4,病程在2年以上者5例,5年以上者7例,10年以上者8例。2临床表现 20…  相似文献   

12.
润燥六黄汤合雷公藤制剂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口、眼干燥和关节炎综合征(简称SS),是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以眼、口腔和其它粘膜干燥为主,并常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笔者自1981~1991年用自拟润燥六黄汤为主系统观察治疗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板蓝根注射液咽后壁粘膜下注射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标准:(1)慢性单纯性咽炎:病程在两个月以上,咽部疼痛,干燥不适,有异物感或有灼热感,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并有小血管扩张。(2)慢性肥厚性咽炎:病程和症状与慢性单纯性咽炎相似,咽部粘膜增厚,弥漫充血,色深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粘膜表面呈颗粒状突起,甚至连合成片,小血管扩张或咽侧束肥厚。(3)慢性干燥性咽炎:自觉咽部灼热干燥,微痛,咽部粘膜干燥,萎缩变薄,鼻咽部有粘稠分泌物,咽部感觉及反射减退。  相似文献   

14.
周莹 《陕西中医》2005,26(10):1036-1037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近几年来,在儿科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中药于本病恢复期治疗,10例患者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侵及结肠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颇为难治。笔者于1998年6月-2002年4月采用自拟活血清肠饮加小剂量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及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本病3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历娜娜  郝微微  温红珠  刘玉婷  李佳 《陕西中医》2013,(12):1653-1654,1672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范围主要侵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主要累及直肠、结肠粘膜甚至整段肠管均可受累,病情轻重不等。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西医治疗本病经验大致从以下几方面: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生物药物治疗、营养治疗等。本文主要从中医药角度介绍郝教授治疗UC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例直肠粘膜内脱垂致便秘患者采用直肠粘膜纵行缝扎、消痔灵粘膜下注射,配合中药加减治疗。结果:痊愈24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随访1-2年,未见复发。本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口干综合征是一组以外分泌腺受累,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腮腺肿大和结缔组织疾病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最突出的症状为长期持久口腔粘膜干燥,无光泽,不同程度的舌乳头萎缩.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笔者临证观察本病较多,兹就其有关辨证分型论治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淋巴组织及粘液腺的慢性炎症。症状表现为咽部不适(如干燥、微痒、异物感、阻挡感、憋气感等)、阵发性咳嗽、恶心作呕、分泌物稠厚或增多等。遇气候变化或用嗓过多则极易恶化,也引起慢性咽炎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0.
川畸氏病临证辨治体会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411101)李卫华主题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川畸氏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日本学者川畸首先报道。故名川畸氏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及多种感染源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