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提高产科质量 ,本文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达到及早防治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的目的。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分娩活婴2 0 16例 ,其中窒息儿 183例 ,轻度窒息 14 1例 ,重度 4 2例。表 1 新生儿窒息与各种因素关系 [n( % ) ]孕 周<3 7  3 7~ 42  >42体重 (g)<2 5 0 0 ~ 3 999 ≥ 40 0 0自然分娩手术方式臀牵引 胎吸 剖宫产产程正常 异常胎儿窘迫 有 无 脐带因素 有 无 活婴 2 2 0 14 3 3 3 63 2 42 1611163 13 0 662 1…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并胃肠功能损害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损害 ,但胃肠功能损害者并不少见 ,但尚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本文将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10月我院儿科和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6 6例窒息新生儿并胃肠损害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 窒息新生儿有消化道功能异常临床表现者 ,排除胃肠道感染及畸形等即考虑有胃肠功能损害 ,根据病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 ;轻中度者出现拒乳 ,反复呕吐 ,轻中度腹胀 ,肠鸣音减弱 ,X线示胃扩张 ;重度患儿出现严重腹胀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胃肠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二、一般资料  2 36例窒息新生儿 ,符合上述诊断条…  相似文献   

3.
董皎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6):377-377
我科于1999年4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窒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动力降低患儿43例 ,在积极治疗由于窒息缺氧及再灌注损伤所致全身各脏器疾病的基础上 ,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动力降低的方案进行了改进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3例患儿均伴有窒息史 ,CT证实有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 ,其中有颅内出血15例。呕吐物内有咖啡色物、血性物 ,自胃管内抽出血性物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频繁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自胃管中抽出潴留物诊断为胃肠动力降低。本组因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死亡1例 ,自动出院6例 ,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测定71例出生24小时以内、未开奶、胎龄37.69±3.40周、体重2788±776g、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其中静脉输糖32例,复苏用药22例,并于生后106±88小时内进行微量血糖监测,结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新生儿入院年龄3.6±4.42小时(中位数2小时),入院血糖6.59±6.43mmol/L,高血糖25例,低血糖24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重度各13、21及13例。入院血糖与年龄负相关,t=3.397,P=0.001;与静脉输糖正相关,t=6.230,P<0.0001;与复苏使用肾上腺素和/或地塞米松正相关,t=2.066,P=0.042。血糖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加,血糖异常(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入院血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的关系。结论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应慎重应用,复苏后继续治疗中仍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5.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横纹肌损伤及溶解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对机体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以69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后0~48h(Ⅰ)、5~7天(Ⅱ)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对其他生化指标-尿素(UREA)、血钙(Ca)、血磷(P)、血钾(K)和血尿酸(UA)的影响,并对其中10例同期进行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分析CK与肌红蛋白间关系.结果显示①按诊断标准,采用不同正常参考值,重度窒息新生儿横纹肌溶解发生率21.7%~51.7%;②在重度窒息基础上,合并宫内窘迫及经产道出生者CK-I水平较高;③CK-I水平影响Ca-Ⅰ水平,CK-Ⅰ越高,Ca-Ⅰ越低;④重度窒息新生儿肌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脐血肌红蛋白(361.8±202.3)ng/ml vs(35.8±11.7)ng/ml,(t=5.263,P<0.001);随着病情的恢复,窒息后CK及肌红蛋白水平均有较显著的下降(P=0.022,P=0.001),生后早期肌红蛋白水平高的病例,其CK恢复较慢(r=0.819,P=0.013).结论可以认为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存在横纹肌溶解,其尤易发生于合并宫内窘迫、经产道出生者;横纹肌损伤和溶解影响生化代谢,未发现其有加重窒息后肾脏损伤的作用;随病情恢复,横纹肌损伤及溶解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6.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景文 《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20-21,46
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近年来我们应用头颅CT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检测 ,对重度窒息儿进行苯巴比妥预防的脑损伤的研究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对象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Apgar评分≤ 3分的重度窒息患儿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40例 ,母亲无特殊用药史 ,无严重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性别、胎龄、生产方式 ,Apgar评分、本院出生方面 ,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具有可比性。二、方法预防组在入院后尽早给予 ,且大部分患儿 (共 3 4例 )在生后 6小时内静…  相似文献   

7.
生大黄在预防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生大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重度窒息新生儿82例,随机分为预防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预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0.2 g/(kg.次),1次/8 h,鼻饲。观察两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出现、缓解及消失情况。结果预防组出血、肠鸣音减弱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而有效止血、肠鸣音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预防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生大黄对预防重症窒息新生儿并胃肠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方法:对窒息新生儿77例,正常新生儿70例,以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逐日测定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值在生后2 d内比正常新生儿略高,但无显著差异;窒息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在生后2~3 d,而正常新生儿在生后4~6 d;窒息新生儿生后3 d起,其胆红素值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初生时由于缺氧,酸中毒等使胆红素迅速升高,但其值下降较快,此与胆红素的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早期血钠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方法   6 2例生后 1minApgar评分0~ 3分 ,生后 5min评分仍低于或等于 7分的足月新生儿 ,于生后 12~ 2 4h内测定其血清钠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 ,且在生后 48~72h进行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分度 ,7~ 10d行头颅CT检查 ,7~ 8d及 12~ 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评分。 结果  重度窒息组血清钠浓度平均为 ( 12 3 72± 10 83)mmol/L ,与轻度窒息组 ( 134 31± 6 87)mmol/L比较 ,t =2 45 8,P <0 0 1。轻、中、重度HIE三组患儿的平均血钠浓度分别为 ( 130 6 2± 4 5 3)mmol/L、( 12 4 41± 10 72 )mmol/L、( 115 33± 9 5 7)mmol/L ,中度与轻度之间t=1 85 3 ,P <0 0 5 ;重度与中度之间t =2 6 11,P <0 0 1。中、重度低钠血症组在生后 7~ 8d及 12~ 14d的NBNA评分 <35分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轻度低钠血症组 ( χ2 =7 2 46 ,P <0 0 5和 χ2 =5 834,P <0 0 5 )。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呈重度改变者在中、重度低钠血症组与轻度低钠血症组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 ( χ2 =7 5 33,P <0 0 1)。 结论  重度窒息既可导致HIE ,又可引起低钠血症 ,而严重的低钠血症又能加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 ;早期血清钠水平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喂养对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不断地得到重视,早开奶、早哺乳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但是新生儿期各种疾病常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从而影响到正常的胃肠道喂养。几年来,笔者应用西眯替丁预防危重病新生儿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UGB)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其病因很多,消化性溃疡约占50%。小儿UGB治疗原则是:迅速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确定出血部位及病因,以内镜为基础,联合内科抑酸等药物治疗,亦可选用放射性介入治疗,上述治疗失败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diagnostic test properties of Cardiac Troponin-T (cTnT) in predicting myocardial dysfunction in asphyxiated term neonates by taking echocardiography a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o establish the optimum cut-off values of cTnT for myocardial dysfunction, shock, sever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and mortality b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study based on diagnostic test evaluation. The study included 120 term asphyxiated neonates in a tertiary car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in Southern India from June 2011 through June 2015. All the neonates were clinically evaluated. Venous blood was taken at 4 h of life for cTnT estimation. Echocardiography was done within 24 h of birth.

Results

The mean cTnT level of asphyxiated term neonates was 0.207±0.289 ng/ml (mean ± SD). Asphyxiated neonates with myocardial dysfunction had higher cTnT levels (0.277±0.231)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myocardial dysfunction (0.061±0.036, p?=?0.0001). Using ROC curve, the cut-off cTnT values for myocardial dysfunction was 0.1145 ng/ml with sensitivity 92.4% and specificity 94.1%. Cardiac Troponin-T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asphyxiated neonates with shock (0.378±0.348, p?=?0.0001) and the levels also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increasing grades of HIE. The cut-off cTnT value for mortality was 0.2505 ng/ml with sensitivity 83.9% and specificity 96.6%.

Conclusions

In asphyxiated term neonates, early cTnT elevation is a marker for predicting myocardial dysfunction and elevated cTnT levels had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re was significant relation with increasing cTnT values and increasing grades of HIE.
  相似文献   

13.
14.
窒息新生儿脐血乳酸值的临床意义(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Apgar评分和血气分析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预后的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寻找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该研究探讨脐血乳酸值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22例和重度窒息组9例)和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脐动脉血进行乳酸测定及微量血液气体分析,并在第14天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轻、重度窒息组脐动脉血乳酸值[(6.42±0.14) mmol/L,(10.77±0.12) mmol/L]较对照组[(4.20±0.15) mmol/L]显著升高(P<0.01),pH值[(7.16±0.07),(7.04±0.09)]较对照组(7.18±0.11)明显降低(P<0.01);其中重度窒息组的乳酸值高于轻度窒息组,pH值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脐血乳酸值与pH值及第14天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6,-0.85,P<0.01)。结论:脐血乳酸值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近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洛酮、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联合早期干预对围生期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18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A组)45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纳洛酮治疗组(B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丹参治疗组(C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多药联合治疗组(D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 h内)应用纳洛酮、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各组惊厥的发生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D组与A组或B,C组比较,前者的惊厥及重度HIE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惊厥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 66.7%,44.4%,53.3%,35.6%,P<0.05;重度HIE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 53.3%,37.8%,42.2%,26.7%,P<0.05)。生后7~8 d和12~14 d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前者亦明显低于后者(生后7~8 d A,B,C,D组分别为 74.3%,50.0%,47.5%,25.6%,P<0.05;生后12~14 d分别为 57.1%,35.0%,32.5%,14.0%,P<0.05),前者的病死率亦较低。结论:对围生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窒息脑损伤新生儿选择头部亚低温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早期亚低温治疗效果.方法 窒息新生儿82例.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43例.无窒息足月新生儿2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34.0±0.5)℃,持续72 h;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采集各组新生儿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检测血清NSE.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血清NSE水平[(34.83±6.17)μg/L]及重度窒息组[(59.58±8.87)μ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57±4.88)μg/L](t=3.07 P<0.01;t=16.02 P<0.001);且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t=14.52 P<0.001).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SE水平分别为(60.65±8.85)μg/L、(58.46±8.98)μg/L,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1 P>0.05);治疗72 h亚低温治疗组[(40.97±6.55)μg/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8.15±5.57)μg/L](t=3.86 P<0.001).结论 NSE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之一,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通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探讨拉萨地区窒息缺氧对藏族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39例窒息藏族新生儿(窒息组)出生2~3 d(治疗前)进行左心室EF测定,经治疗7~10 d(治疗后)复查,并以37例年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藏族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藏族新生儿进行经皮氧饱和度(TcSPO2)动态监测.结果 窒息组治疗前TcSPO2 为(74.410±4.566)%,健康对照组为(88.660±3.0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经治疗后,窒息组TcSPO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230).窒息组EF治疗前为(60.460±7.582)%,健康对照组为(71.360±6.077)%,短轴缩短率治疗前为(34.000±4.822)%,健康对照组为(41.820±4.7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2);经治疗后,2组EF和短轴缩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0,0.210).结论 窒息缺氧可引起藏族新生儿心肌损伤,心脏功能下降,左心室EF、TcSPO2明显降低,经治疗可以逆转.提示左心室EF、TcSPO2 可作为反映窒息新生儿心脏受损和低氧血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急重症并高渗血症的发生状况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03例危急重症新生儿高渗血症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状况。结果危急重症103例患儿中48例存在高渗血症,发生率为46.6%;重度窒息并多脏器损害20例,严重感染20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5例,新生儿脱水热2例,先天性苯丙酸血症1例。结论在危急重症抢救中应高度重视高渗血症。  相似文献   

20.
围生期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近10年变迁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围生期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变迁,探讨围生期窒息相关因素及开展新法复苏对围生期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近10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所有活产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窒息的发生率、死亡率、病死率,观察上述指标的逐年变化趋势及季节变化的情况,并探讨性别、双/多胎、出生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轻度窒息发生率在开展新法复苏后明显下降,并稳定在1.5%左右,而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无明显变化。窒息儿的发生率以4月份最高,但死亡率和病死率以7月份最高。窒息的发生还与性别、双/多胎、出生体质量、早产以及阴道助产有关。结论围生期窒息的发生与性别、双/多胎、出生体质量、胎龄密切相关;新法复苏能显著降低轻度窒息的发生率,对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和窒息病死率无明显影响;窒息儿的死亡率和病死率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