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茛属药用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茛属植物在系统分类上属于较为原始但又十分重要的一类植物。早在神农本草中即记载有石龙芮 Ranunculus sceleratus用于药用 ,后来的本草纲目中又收录了毛茛 R.japonicus,1 990年版《中国药典》只收录该属一种植物小毛茛 (猫爪草 ) R.termatus,本品能散结 ,消肿 ,用于瘰疬、淋巴结结核未溃。毛茛属植物一般具小毒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 ,产量大。近几年来对毛茛属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血清学及核型研究等方面 ,其中对小毛茛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1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 ,分裂、或复叶 ,稀全缘 ,…  相似文献   

2.
扬子毛茛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香  郭琳  吴春高 《中成药》2005,27(11):1335-1336
目的:分析扬子毛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结果: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鉴出率占全油的43.27%。结论:α-雪松醇(4.69%)、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3%)、3-甲基-2-[3,7,11-三甲基-月桂烯基]呋喃(2.62%)、植醇(12.56%)为扬子毛茛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贾清艳  沈祥春  吴春高  肖海涛  陶玲 《中成药》2011,33(8):1451-145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扬子毛茛中尿囊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 XB-NH2-2色谱柱(5μm,4.6 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钠(85∶15),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 尿囊素在0.043 2 ~0.604 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59.27X -10.687,相关系数为r=0.999 9(n=7).尿囊素回收率为93.80%~98.80%(n=6).结论 本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扬子毛茛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旭红  秦民坚  邓霞 《中药材》2004,27(10):728-730
南京地区产毛茛属5种植物根的显微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用来区别它们.  相似文献   

5.
林於  曹纬国  周滢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167-1168
目的研究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ldiiM iq.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S180小鼠模型与艾氏腹水癌小鼠模型,研究扬子毛茛药材的苯、乙醇、水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结果乙醇提取部份有对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延长腹水癌小鼠存活期,使荷瘤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趋于正常。结论扬子毛茛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白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块根中分离得到十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为大黄素甲醚、羽扇豆醇、β-谷甾醇、大黄酚、碳十六酸、大黄素、富马酸、胡萝卜甙、没食子酸、卫茅醇.其中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卫茅醇为首次从该属中获得.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素、富马酸、没食子酸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这与中医药关于白蔹的临床应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郭启雷  杨峻山  刘建勋 《中成药》2007,29(6):887-889
羊耳菊Inula cappa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亚灌木,根状茎粗壮。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分布。羊耳菊的全草或根供药用,有除痰定喘、活血调经及治跌打损伤等作用[1]。云南文山、西畴等县壮族常用为消炎、消肿药[2]。2005年版药典一部收录有傣医名方雅叫哈顿散,它是由小百部、藤苦参、苦冬瓜、蔓荆子茎及叶、箭根薯和羊耳菊根组成,有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喉炎,胸腹胀痛,虚劳心悸,月经不调,产后流血[3]。该方疗效明确、应用广泛,但是对羊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鉴…  相似文献   

8.
蜘蛛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蜘蛛香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萄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根中分离出了1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结果:分别被鉴定为(3S,4R,5S,7S,8S,9S)-3,8-ep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1),(3S,4S,5S,7S,8S,9S)-3,8-eth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2),4-β-hydroxy-8-β-methoxy-10-methylene-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3),6-hydroxy-7-(hydroxymethyl)-4-methyl-ene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1-(3H)-one(4),jatamansi A(5),jatamansi G(6),8-hydroxypinoresinol(7),2,5-di(4-hydroxy-3-methoxyphenyl)-1,4-dioxan(8),pinoresinol(9),(+)-2-(3,4-dimeth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2,7-dioxabi-cyclo[3,3,0]octane(10),pinoresinol monomethyl ether(11),prinsepoil(12),(-)-massoniresinol(13),cinnamolide(14),valeriananoid A(15),valeriananoid C(16)和volvatrate A(17).结论:化合物3、4和17与化合物7~14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蜘蛛香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萄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根中分离出了1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结果:分别被鉴定为(3S,4R,5S,7S,8S,9S)-3,8-epoxy-7-hydroxy-4,8-di 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1),(3S,4S,5S,7S,8S,9S)-3,8-ethoxy-7-hydroxy-4,8-di 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 pyran(2),4-β-hydroxy-8-β-methoxy-10-methylene-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3),6-hydroxy-7-(hydroxymethyl)-4-methyl-ene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1-(3 H)-one(4),jatamansi A(5),jatamansi G(6),8-hydroxypinoresinol(7),2,5-di(4-hydroxy-3-methoxyphenyl)-1,4-dioxan(8),pinoresinol(9),(+)-2-(3,4-di meth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2,7-dioxabi-cyclo[3,3,0]octane(10),pinoresinol monomethyl ether(11),prinsepoil(12),(-)-massoniresinol(13),cinnamolide(14),valeriananoid A(15),valeriananoid C(16)和volvatrate A(17)。结论:化合物3、4和17与化合物7~14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钟艳梅  冯毅凡 《中草药》2011,42(4):825-828
我国毛茛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医药前景良好。目前研究发现毛茛属药用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和内酯类成分,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菌和抗炎,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对近年来毛茛属药用植物的黄酮和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有助于毛茛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六盘山地区毛茛科植物毛建草Ranunculus japonic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后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毛建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滨蒿内酯(scoparone,1)、小麦黄素(tricin,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木犀草素(luteolin,4)、白头翁素(anemonin,5)、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6)、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7)、小毛茛内酯(ternatolide,8)、5- 羟基 -7,8 -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中药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豆甾-4,6,8(14),22-四烯-3-酮(1),5-羟甲基糠醛(2),γ-酮-δ-戊内酯(3),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4),4-羟甲基-γ-丁内酯(5),5-羟基氧化戊酸甲酯(6),琥珀酸甲酯(7),琥珀酸乙酯(8),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9),对羟基桂皮酸(10),4-氧化戊酸(11),丁二酸(12),壬二酸(13),对羟基苯甲酸(14),对羟基苯甲醛(1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化合物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对毛茛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运用多种波谱技术 (EI-MS ,1H-NMR ,13C-NMR ,DEPT谱 ,NOE差谱 )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 3,6-二酮 (stigmasta-4- ene 3,6 dione ,Ⅰ )、豆甾醇 (stigmasterol,Ⅱ )、6 羟基 7 甲氧基香豆素 (isoscopoletin ,Ⅲ )、七叶内酯二甲醚 (scoparone,Ⅳ )、原儿茶醛 (protocatechuicaldehyde ,Ⅴ )和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acid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Ⅲ ,Ⅳ ,Ⅴ ,Ⅵ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从毛茛中分离鉴定的三个简单内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通过光谱分析鉴定所分离成分的结构.结果 分离获得一个油状样品.该样品经正、反相薄层色谱均为单一斑点,经GC-MS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析均为单一峰.但ESI-MS和1D、2D NMR谱学分析确定其为毛茛苷元(ranunculinin,Ⅰ)、异毛茛苷元(isoranunculinin,Ⅱ)和二氢毛茛苷元(dihydroranunculinin,Ⅲ)3个组分以2∶1∶1比率的混合物.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天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myricitrinⅠ)、木犀草素(luteolinⅡ)、没食子酸(gallicacidⅢ)、儿茶素(catechinⅣ)、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Ⅴ)、对羟基桂皮酸(p hy droxycinnamicacid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海金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对海金沙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田蓟苷(tilianin)(Ⅰ),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Ⅱ),山柰酚(kaempferol)(Ⅲ),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Ⅳ),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正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Ⅷ)。结论:除化合物Ⅲ,Ⅳ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海金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Ⅴ为首次从海金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颖  张援虎  石任兵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086-1088
目的:对薄荷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波谱技术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薄荷中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大黄酚(Ⅱ)、大黄紊甲醚(Ⅲ)、苯甲酸(Ⅳ)、反式桂皮酸(Ⅴ)、β-谷甾醇(Ⅵ)、芦荟大黄素(Ⅶ)、熊果酸(Ⅷ)和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Ⅴ,Ⅶ为首次从薄荷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8.
鹿蹄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蕾  陈玉平  万喆  李安良  李若瑜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62-1765
目的:研究鹿蹄草Pyrola callia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并对化合物1~4,6~9进行抗真菌活性测定。结果:从鹿蹄草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梅笠草素(1),熊果醇(2),熊果酸(3),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4),胡萝卜苷(5),2α,3β,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6),大黄素(7),没食子酸(8),水晶兰苷(9),腺苷(10)。结论:化合物2,4,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8对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1的抗真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赶山鞭的化学成分分析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建勇  贾忠建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595-1597
目的:对赶山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色谱技术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IR,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 9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丁醇-O-α-D-果糖苷(3),24-ethyl- cholest-7-ene-3β,5α,6-βtriol(4),已醇(5),1β,6α-二羟基桉烷-4(14)-烯(6),β-谷甾醇(7),5,5-二甲基-4-羟基-四氢呋喃-2-酮(8),β- 胡萝卜苷(9)。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20.
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鞭打绣球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LH - 2 0柱 ,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鞭打绣球苷C(hemiphrosideC ,Ⅰ ) ,plan tainosideE(Ⅱ ) ,鞭打绣球苷A(hemiphrosideA ,Ⅲ ) ,acetoside(Ⅳ ) ,globularin(Ⅴ ) ,10 (Z) cinnamoyl catapol(Ⅵ ) ,iso scrophularioside(Ⅶ ) ,肉桂酸 (cinnamicacid ,Ⅷ )。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的苯乙醇苷 ,化合物Ⅱ ,Ⅳ为首次从鞭打绣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