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 1990年~ 1998年 ,我院采用带胫后动、静脉血蒂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8例 ,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 6个月~ 2年 ,皮瓣成活良好 ,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2 1岁 ,最小年龄 5岁 ,均为外伤后足底或足跟部皮软组织缺损 ,均有跟骨或跟腱外露 ,最大创面 7cm× 12cm。手术方法一、应用解剖 :小腿内侧中 ,下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的皮支 ,胫后动脉上中部位于比目鱼肌深面 ,下半部位置表浅 ,位于腓肠肌内侧缘与屈趾长肌间沟内。胫后动脉较大皮支集中在小腿下 2 / 8和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带胫后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急诊一期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以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经临床应用带胫后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急诊一期修复1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供区应用单纯游离植皮修复伤口,术后应用“三抗”治疗.结果1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功能全部达到优良,经随访1~18个月,结果 全部恢复自由行走功能,无麻木和行走痛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带胫后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是急诊一期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为4cm×6cm~10cm×13cm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形成逆行岛状皮瓣,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胫后动脉即可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和(或)跟骨外露13例,皮瓣面积4cmX3cm~9cmX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良好,弹性好,耐磨,未出现皮瓣坏死及皮瓣摩擦破损。结论应用足底内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外形美观、功能良好和较好感觉等优点,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0年以来应用各种类型的岛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7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0例,男61例,女9例,年龄14~57岁,组织缺损原因:外伤28例,拇指再造14例,慢性骨髓炎、骨外露7例,溃疡11例,深部瘢痕7例,血管瘤2例,黑色素痣1例,修复部位:手指23例(包括多指脱套伤及拇指再造),手掌及虎口21例,腕部9例,外伤足残端修复3例,足背2例,足跟及踝部12例。皮瓣种类:桡动脉皮瓣28例,尺动脉皮瓣3例,尺动脉分支皮瓣3例,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8例,指固有动脉皮瓣11例,足背皮瓣4例,胫前动脉皮瓣5例,胫后动脉皮瓣6例,足内侧皮瓣2例。其中足背皮瓣,足内侧皮瓣和3例指固有动脉皮瓣为顺行移位的岛状皮瓣,其余均为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尤其是胫后血管在内踝水平以远毁损后仍能实施该手术的情况。方法以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移植皮瓣设计面积为4cm×9cm~10cm×20cm。结果本组中的1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皮瓣,胫后血管在内踝水平以远毁损后仍可以修复足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1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系选用非负重供区,其组织结构与足跟近似,满足负重行走和感觉的功能需要。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对足部负重、感觉及外观影响很小,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唐宗联  陈从云 《云南医药》1999,20(6):449-449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多因严重创伤或者烧伤所致,治疗难度大,修复较困难。自1990年以来,我科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烧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1~58岁,平均28岁。1例因昏倒后火焰热力烧伤。其余4例均为高压电烧伤,高压电电压为1~35万伏特。伤后手术时间为4~20天,平均9天,其中右足3例,左足2例。5例足跟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6cm×5cm~8cm×6cm,皮瓣全部成活,功能良好。手术方法 手术在用止血带下进行,以足底内侧动脉走行为轴心设计皮瓣,根据需要用美蓝…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9年采用背阔肌皮瓣、腹股沟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腓肠肌内侧头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感染创面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伤情:足背部伤1例,踝部伤3例,小腿伤6例;火器伤3例,交通事故伤7例;并发骨折9,例其中多发性骨折6例。修复方式:带血管蒂游离组织移植修复3例,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内踝及跟部1例,带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修复胫前上段软组织缺损4例,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踝部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坏死。9例患者出院时创面均愈合,感染控制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均满意,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与跟骨间贴附良好,患者无前足底部及足趾发麻,神经感觉良好。结论由于足底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血供丰富,有益于足跟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为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坏死.9例患者出院时创面均愈合,感染控制无复发,无溃疡及压疮形成.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均满意,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与跟骨间贴附良好,患者无前足底部及足趾发麻,神经感觉良好.结论 由于足底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性,应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血供丰富,有益于足跟功能重建.根据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并证实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为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皮肤缺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足跟、足底外侧部皮肤缺损18例,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底、趾腹皮肤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2.5cm~4.5cm×8.0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出现,患足可负重行走,功能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跟底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平  张家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44-2745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底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术前对创面作充分准备,术中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的足底内侧血管走向为轴心,根据需要设计皮瓣大小,将皮瓣掀起后行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除2例术后4天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3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跟底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4.
周大为  李元耿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48-1648
目的:探讨根据足部软组织缺损各区域划分采取不同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1)5例应用含胫后动脉踝上皮支和腓动脉外踝上皮支修复Ⅰ区创面;(2)2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Ⅱ区创面;(3)2例应用含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皮瓣逆行修复Ⅲ区创面:(4)2例3处应用含跖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Ⅴ区创面。结果:11例创面修复均获成功,外观及耐磨性均较好。结论:根据足部软组织缺损区域的划分来采取不同皮瓣修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并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切除与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福东  李长江  张勇  宋彩红 《河北医药》2008,30(10):1475-1476
目的 探讨足底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重建.方法 我科1999年7月至2008年2月收治足底恶性黑色素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足跟部9例,跖弓部2例,前足掌部4例,趾趾腹区1例.行手术切除,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岛状皮辨(跖弓部用全层皮片)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区.结果 成活良好16例.其中1例顺行皮瓣术后第3天边缘约1cm×0.5 cm出现静脉危象.经用尖刀片划孔促进回流5 d恢复;1例逆行皮瓣术后第4天边缘约2.5 cm×0.5咖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随访6个月~5年.16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皮瓣感觉、色泽、痛觉、耐磨性、负重功能良好.结论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应行广泛切除术,对于足跟区和前足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足底内侧顺行皮瓣转移修复足跟区缺损12例患者(12足),采用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法进行治疗。结果创面以局部皮瓣加皮片移植加以修复,术后恢复疗好,无溃疡发生。结论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区,足底前负重区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17.
足跟部冻伤常常会造成肌腱及跟骨外露,在修复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胫后动脉位置恒定,血管口径粗,供皮区面积大,是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较为理想的皮瓣供区。我科自1988年12月至2002年6月应用胫后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因冻伤引起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32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4cm,蒂长5cm~8cm。结果本组8例术后皮瓣均成活,7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表层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术后5例经3个月至4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佳,外观较满意,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设计容易,操作简便,无需牺牲知名动脉,不需吻合血管,且皮瓣可获得较长蒂部,旋转灵活,皮瓣成活率高,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切取面积5cm×7cm~10cm×14cm。结果术后26例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出现回流障碍经拆线、切口引流,皮瓣血运改善。术后18例经3个月至2年随访,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一定的恢复,两点辨别觉为11~15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适应证明确,操作简便,无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需要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易于封闭,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8例,皮瓣面积为12cm×7cm-5cm×3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