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93+2095
目的:探讨和研究耳声发射在高危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将正常足月的357名新生儿和同期的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69名新生儿(高危儿)分别使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选。结果:通过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选后得出结果,总349名新生儿通过检查,正常新生儿组的检查通过率为97.75%,8名新生儿未通过检查,正常新生儿组的未通过率为2.25%。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69名新生儿中,有64名通过检查,通过率为92.76%,不正常新生儿5名,未通过率为7.24%。结论:耳声发射在新生儿的听力筛选中具有无创伤,快捷方便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室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高危儿听力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方法对681例在NICU住院的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和诊断,检查结果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NICU听力障碍率2.39%,听神经病发病率0.34%;住院期间听力初筛未通过率高,42d复筛通过率高;听损伤的主要高危因素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颅面形态畸形和宫内感染。结论NICU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需重点关注;NICU高危儿的听力状况存在着各种变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快速听性脑干发应是NICU高危儿较适宜的听力筛查模式,42d是联合筛查较适宜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蔡俊伟  黄秀花 《海南医学》2004,15(9):104-104,94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小儿听力障碍方法。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TEOAE)对104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筛查阳性12例(1.14%)经ABR确诊3例听觉障碍。结论。TEOAE测试法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新生儿科工作者必须重视小儿听力筛查,早期干预,以达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3例新生儿生后3d接受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者于出生6周左右接受再次检查,出生12周左右对再次检查未通过者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1123例新生儿中,1051例通过生后3d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初筛.通过率93.59%;初筛未通过者39例于出生6周后进行复查,其中26例通过;复查未通过13例.出生后12周再次接受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检查,其中9例通过,未通过4例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确诊为先天性耳聋。结论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检查速度快,无创伤,结果客观,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为先天性聋儿的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查保定市出生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减少听力残疾儿的发生。方法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30例亲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3次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初筛率74.23%(530/714),异常率21.13%(112/530);复筛率74.11%(83/112),异常率16.87%(发现1例外耳畸形听觉障碍)。结论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是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仪对992例NICU中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复筛。结果初次筛查阳性率为21.8%,初筛阳性者1个月后复筛阳性率为39.1%,未复筛率为30.0%,最后确诊听力障碍6例。结论选择合适的筛查时机,做好筛查环境及仪器准备,维持患儿安静良好的状态是保证听力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对于高危新生儿应加大其对听力的随访和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郭锋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161-162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方法 应用丹麦研制的手持式耳声发射仪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1219例,听力筛查率99.03%,3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异常发病率为0.25%.结论 耳声发射技术是适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无创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可大大降低假阳性率,及早发现听力损失患儿,尽早进行听力追踪,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对重症监护新生患儿进行听力筛查的价值.方法 采用英国Otodynamic公司生产的ILO-v6耳声发射仪进行测试,刺激声为疏波短声,声刺激强度80 dB SPL, 刺激方式为非线性模式.结果 共有 1234例患儿进行听力筛查,20例诊断为单耳和双耳中重度感音性听力下降, 30例诊断为传导性耳聋.结论 TEOAE是快速、简单、客观、无创、有效的听力筛查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重症监护患儿先天性感音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病.从出生到3岁是语言发育的最佳期,因此听力障碍的康复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我院妇产科自2003年6月起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至2003年10月底共筛查31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1,2],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率为1‰~2‰[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年均人口出生率约在1900万左右[4],故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具有重大医学应用价值和社会学意义。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客观、有效、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方法:应用丹麦研制的手持式耳声发射仪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EOAE)配合听性脑干反应(ABR)两步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1219例,听力筛查率99.03%,3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异常发病率为0.25%。结论:耳声发射技术是适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无创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可大大降低假阳性率,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儿,尽早进行听力追踪,随诊。  相似文献   

12.
21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为真正做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方法:采用丹麦Madsen电子公司出品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筛查,通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发现、早诊断。结果:初筛率84.8%,初筛未通过率5.1%,复筛率63.7%,复筛未通过率25.0%,最终确诊率0.9‰,假阳性率88.9%。结论: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秦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04-104
目的:了解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复查率。方法:对于正常新生儿2897例在出生后24~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初筛通过率95.4%。转诊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或损失。结论:分娩方式对出生后24~72小时内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有部分婴儿家长抱有侥幸心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认知程度不够、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测试了112例足月出生,无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小儿行为测听方法进行随访和确诊。结果:112例中首次检测未通过率为8.9%。经过6~8个月随访1例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检出率为8.8‰。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内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统计指标,探讨国内新生儿听力筛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于工作中需要提前做到的要点。方法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式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以及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我院随机抽取的50例高危新生儿和5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高危新生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并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听力测验,对两组的听力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和探讨。结果在这100例新生儿经过动听性脑干反应法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两种方式筛查之后,50例高危新生儿对于动听性脑干反应法有37例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有29例通过,50例正常新生儿中对于动听性脑干反应法46例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有41例通过,经过两种方式方法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发现高危新生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之间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对于听力筛查的通过比例,明显要小于正常新生儿的通过比例,动听性脑干反应法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将两种方式融合,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通过本地特征分析,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0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90d后接受听力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筛查新生儿5036例,初筛率74.3%,初筛通过率89.5%,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率46.6%,复筛通过率46%,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但复筛率有待提高,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小儿的听力障碍。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认。结果2027例新生儿中,3例听觉障碍,其中单耳聋2例,双耳聋1例,中度听觉障碍2例,重度听觉障碍1例。结论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通过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残疾,对保障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查保定市出生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减少听力残疾儿的发生。方法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30例亲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连续3次监测异常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初筛率74.23%(530/714),异常率21.13%(112/530);复筛率74.11%(83/112)。异常率16.87%(发现1例外耳畸形听觉障碍)。结论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是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听力的筛查方法及听力筛查仪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诱发瞬态耳声发射法,对4 734例新生儿(包括新生儿肺炎2 627例55.49%,新生儿黄疸1 200例25.75%,新生儿ABO溶血症326例6.89%,其他581例12.27%)的双耳进行听力检测,规定新生儿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人数,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人数.并对筛查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4 734例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复查TEOAE,测试结果未通过104例,2.197%,其中15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儿,占3.17‰,并采取了早配助听设备,早期进行科学语言训练治疗措施.结论全功能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是较好的筛查工具,且检查速度快,携带方便,筛查准确率高,无创伤和不适,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和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漏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 000例,采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方法检测,所有新生儿均最终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进行确诊。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的通过、未通过结果,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未通过新生儿的复筛结果,分析1 000例新生儿耳声发射法检测的确诊率、漏诊率。结果:1 000例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初筛通过率为86.7%(867/1 000),未通过率为13.3%(133/1 000)。日龄>5 d的新生儿通过率最高,日龄1 d的新生儿通过率最低。133例未通过新生儿中,双耳未通过51例(38.3%),单耳未通过82例(61.7%)。出生后30~40 d复筛,51例初筛双耳未通过者复筛通过47例,未通过4例;82例初筛单耳未通过者复筛通过30例,复筛未通过52例。133例初筛未通过新生儿中77例复筛通过(57.9%),56例复筛未通过(42.1%)。1 000例新生儿经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进行听力初筛与复筛,最终56例未通过,其中,双耳4例未通过,单耳52例未通过,6个月后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