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这里所说的护理干预主要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对比阐述其护理效果,本院在2009年2月到2011年1月收治了60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实验护理对比分析,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两组的患者数量均为30例,针对实验组的患者运用的对比护理方法为以健康教育为主,进行相应的护理敢于,而对对照组的患者所进行的护理主要是以常规性的护理为主,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对比护理之后。进行相关的指标分析。结果: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段时间对比护理之后,总结相应的指标,可以明显的看出,运用实验组的患者有着比较好的效果,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比较的过程中,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应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运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院主要是在妇产科护理方面的服务进行阐述,本院所针对的课题为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在2010年2月到2012年9月到本科室进行妇产科治疗的患者共有126例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相应的筛选,共筛选出100例患者,本科室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量均为5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服务,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本科室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则为医院针对妇产科患者常规性的护理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心里的舒适程度,总体进行评分之后进行比对。结果:在进行相应护理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看出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本科室对于对比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针对妇产科的患者,运用相应的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舒适感,所以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选取我院儿科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儿科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1.7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分,(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儿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本院针对小儿肺炎主要应用的药物是黄芪注射液。主要针对2009年到2011年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组治疗,将这些患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的患儿人数为25例,将这两组患儿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运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性的对症抗感染类药物。而对照组本院主要在对症以及抗感染类的药物的基础之上,加入黄芪注射液的治疗。结果:本院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结论: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在其基础上运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海燕 《大家健康》2013,(8):115-116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上的治疗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本院针对喜炎平的临床治疗主要运用的方法是进行相应的对比治疗,本院在2009年2月到2010年6月中收治的98例患儿中进行筛选,总共筛选处80例患儿进行相应的对比治疗,将这80例患儿分为两组,这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个数为40例,其中实验组的患儿,本院进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运用喜炎平进行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本院运用的方法是进行静脉注射的方法,将喜炎平的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葡萄糖溶液在进行对患儿的注射。而针对对照组的治疗,本院运用的药物为利巴韦林,在治疗的方法上也是进行静脉注射,同样也是加入相应的葡萄糖溶液,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相应的疗程都为3到5天,在进行完治疗之后,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进行完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通过相应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效果更好。结论: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来讲,给予患者喜炎平注射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相应的不良反应小,所以更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迎迎 《大家健康》2016,(1):271-272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提升门诊输液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180例门诊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90例/组 ,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研究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6.67%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 ,观察组护理被投诉率为1.11% ,对照组的护士被投诉率为13.33% ,则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液门诊采取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的100例小儿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儿的身体心理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使得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总共收治的儿科的患儿共1500例,对着150例患儿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设置为对照组,另一组设置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中患儿总共有75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医院日常的常规护理方法,其中实验组的儿科患儿共有750例,对于实验组的患儿除了采取对照组采用的医院常规的儿科护理方法之上,还给予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科学的护理方式,两组患儿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分别统计对照组与实验组中患儿及其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等。[1]结果:通过一段实践的护理之后,经过详细的统计比较可以得出,实验组的750例儿科患儿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高达97.34%,而对照组的儿科患儿及其家属对于医院日常的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满只有83.46%,并且在进行静脉注射的时候,实验组的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为6.02%,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0.06%,试验组的发生概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发生概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750例患儿之间的比较具有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儿科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科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在某些程度上还改善了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180例儿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而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儿科中患者的焦虑情况,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及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王金莲 《大家健康》2016,(1):225-225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患儿沿用传统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降低了临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论:高水平的护理操作、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以及亲近友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降低儿科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对这种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小儿患者共计200例纳入研究中并进行分组: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营造人性化的就诊环境、心理护理、雾化吸入的人性化护理和输液的人性化护理)。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在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够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普外科护理的应用疗效.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进行护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于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之后的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恢复,还能够加强患者生活的综合质量,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于人性化护理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月因择期手术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护理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3日–2014年10月23日收治的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将88例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护理中实施团队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3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团队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队护理模式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8.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沈荣 《包头医学》2015,(2):108-10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护理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共64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1例,该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33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疗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护理鼻咽癌患者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效果实施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病人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护理满意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予以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