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常见的病因是视网膜血管阻塞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紧密相关.近年来,把VEGF作为靶点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和(或)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VEGF拮抗剂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也有报道,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VEGF拮抗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全身或局部的病变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液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改变,进一步引起视网膜缺氧,乃至水肿,随之视网膜组织对缺氧发生一系列代偿性反应,在各种细胞因子、细胞内外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新生血管,目的是补偿缺血缺氧的视网膜。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本文对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成年个体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它具有良好的增生潜能.EPC不仅参与受损血管内皮修复,而且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眼病是因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的眼部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角膜新生血管等.通过研究EPC与常见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眼部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成年个体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它具有良好的增生潜能.EPC不仅参与受损血管内皮修复,而且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眼病是因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的眼部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角膜新生血管等.通过研究EPC与常见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眼部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种成年个体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它具有良好的增生潜能.EPC不仅参与受损血管内皮修复,而且参与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眼病是因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的眼部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角膜新生血管等.通过研究EPC与常见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眼部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病理特征,其形成与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有关。研究显示视杆细胞代谢消耗大量氧,可致局部缺氧,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有关。而光照抑制视杆细胞代谢可减少氧消耗,对抑制以上疾病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有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52-154)  相似文献   

7.
眼底新生血管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唐仕波  罗燕 《眼科新进展》2000,20(6):449-451
长期以来 ,由于眼底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理未明 ,故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视网膜新生血管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较多应用激光光凝来抑制其发展 ,有一定的疗效。其原理是用激光破坏高耗氧的病变视网膜 ,降低或消除缺氧刺激所产生的血管生长因子 ,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或使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不过 ,临床观察表明 ,激光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 ,有的甚至会加重或诱发病变的发展。通过近年的研究 ,多数理论认为缺氧刺激产生的各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是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故去除病因 ,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纠正缺氧状态等措施都是防治新…  相似文献   

8.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眼病,其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疾病的治疗和降眼压治疗.原发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眼部缺血综合征等.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如Bevacizumab)、多点扫描激光光凝、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青光眼引流装置、玻璃体切除手术和光动力疗法的应用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式有了诸多选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继发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难治性青光眼。缺血的视网膜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导致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膜堵塞房角或收缩牵拉引起房角关闭,从而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应用抗VEGF药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部分NVG患者的眼压,甚至...  相似文献   

10.
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1α是调控基因表达以适应或改善缺氧状况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在视网膜和脉络膜缺血、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1α能上调多种细胞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生成素2、胎盘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和干细胞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相互配合、精细协调,促进了新生血管的产生.缺氧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前,bevacizumab用于治疗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如玻璃体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等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在眼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应用该药,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取得了不同的疗效.本文就目前bevacizumab在治疗眼表新生血管性疾病,如:角膜化学伤、角膜穿通伤、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所形成的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移植手术形成的新生血管、翼状胬肉以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新生血管相关性疾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均以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过程,对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时新生血管形成起着关键性调节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MPK、AMPK/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成酶、AM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多种信号通路可通过AMPK介导的各种途径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现就AMPK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是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其相伴的渗出、出血、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近确定的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存在VEGF高亲和受体,而且受体数目较其它组织内皮细胞多。VEGF的特点是它的表达受局部氧浓度的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色素上皮细胞、周皮细胞、Müler细胞均能合成并分泌VEGF,缺氧可上调其基因表达。VEGF既可刺激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移行,也可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玻璃体VEGF含量增高。组织学定位表明VEGF的表达主要在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RPE细胞及Müler细胞。阻断VEGF的产生及生物活性,有助于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或不联合激光、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糖尿病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现对此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素1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缺血缺氧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和渗漏是多种致盲性眼病的严重病理过程,是目前眼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血管生成素1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新生血管生长调控因子,因其在新生血管的转归和促血管成熟稳定中的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但血管生成素1在眼部尤其是视网膜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血管生成素1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数量及渗漏性、内皮细胞增生移行、壁细胞募集等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重建成熟提供新思路。(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49-152)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眼新生血管及增生性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悦  宋跃  徐杰 《眼科研究》2002,20(2):179-18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是最直接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各项功能。在视网膜细胞、色素上皮细胞、表皮细胞、M(?)ller细胞内均有VEGFR表达。缺氧可上调其基因表达,直接造成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对VEGFR结构、功能、与新生血管的关系,VEGFR表达增高所导致的病理变化,VEGFR高表达的调节因素,如何抑制VEGFR阻断VEGF/VEGFR信号传导途径抑制VEGF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Bevacizumab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常继发于眼内多种缺血、缺氧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高表达.从而引起房水中VEGF含量增加,刺激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而发病.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容易出现术中出血、术后局部炎症反应重、滤过泡瘢痕化等并发症,因此属于难治性青光眼.近年来,随着VEGF抗体Bevacizumab在眼科的应用,将NVG治疗引入了新的领域.本文就Bevacizumab在NVG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许多视网膜疾病的病理特征,例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甚至失明。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治疗这些视网膜疾病的治疗策略。目前,已存在几种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策略,包括激光封闭、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干细胞的移植等。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干细胞治疗尽管潜力极大,但亦存在如移植细胞的低生存力,先天异质性等技术障碍,目前研究发现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外泌体具有与MSCs相似的功能,且尺寸小、易于通过生物膜,为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就外泌体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近研究发现,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这一发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针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趋化和黏附等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方法正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