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阐述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及诊治方法、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以往经治的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2倒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仅8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余44例行手术血肿清除术,5倒死亡.3例轻瘫。结论:及早对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作出诊断.和早期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4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前严密观察及处理,术后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愈后。结论:护士应加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系统化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系统化围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49例(87.5%)血肿完全消除,4例(7.1%)血肿大部分消除,2例(3.6%)植物生存,1例(1.8%)死亡。结论:系统化围术期护理可促进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立止血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华伟  余振华 《新医学》1999,30(11):648-649
目的:观察立止血在神经外科围期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立止血158例及其他止血药物207例的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立止血组术中出 量平均减少114mL,术后总引流量平均减少33mL,术后颅内血肿再手术次数均减少。结论:立止血能较有效地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术的术中出血和术后创面再出血或渗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血肿型肺吸虫脑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颅内血肿型肺吸虫脑病的患儿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术前观察、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一般护理、伤口护理、头部引流管护理、饮食用药护理、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针对性护理。结果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及护理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颅内血肿型肺吸虫脑病病程短、病情危重,需及时手术干预、规范治疗,严密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血肿的护理。方法:23例小儿颅内血肿手术前后抢救护理及效果。结果:23例小儿颅内血肿抢救成功22例,成功率为95.65%,死亡1例,死亡率为4.35%。结论:在抢救这23例颅内血肿患儿中,神经外科护士在术前、术后,必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因为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不一。对于颞部着力者,在伤后2~3天内,必须严密而细致地观察症状与体征的动态变化,对神志意识状态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呼吸的改变,尤应引起重视,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及时处理抢救成功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术期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2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12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治疗71例,痊愈31例,好转32例,死亡8例;非手术治疗52例,痊愈52例。结论: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手术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微创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6例术中进行实时导航.小皮瓣锁孔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66例颅内病变显微镜下全切59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1例。经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64例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2例出现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能精确的定位、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指引的锁孔微创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负损伤,而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颅内血肿(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6例、自发性脑内血肿3例、外伤性血肿9例)微创碎吸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血肿完全消除,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死亡2例。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即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适当体位;监控血压波动;加强呼吸道和引流管管理,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消化道出血。结论 从护理环节提出的各项措施可保证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提高颅内血肿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胡曼 《当代护士》2008,(3):15-17
总结了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加强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引流管的护理及输液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认为加强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经对52例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52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少,其中1例不同部位脑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8例不同程度颅内积气、积液经引流管回抽后自然吸收痊愈。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术后正确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损伤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通道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硬通道组和软通道组各39例。其中硬通道组行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软通道组行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神经损伤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血肿残余量及术后7 d血肿残余量均少于硬通道组(P<0.05);手术后,软通道组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硬通道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硬通道组(P<0.05);软通道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NPY)水平低于硬通道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硬通道组(P<0.05)。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但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围术期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治疗依从率、疾病知晓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病人自我效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03年元月在我科实施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25例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低血压反应伴穿刺部位皮下血肿,1例单纯穿刺部位血肿,其余23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影响着手术质量。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监护、术后护理等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132例颅内血肿病员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治疗良好率90%。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及治疗上与成人颅内血肿的相异之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04例手术病例。,结果手术成功率95%,死亡率为5%”结论 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31例,生活不能自理16例,死亡2例,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脑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1例出现术野血肿,2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出现听力减退,1例出现头晕。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术前、术中抗凝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口腔日间门诊手术的围术期麻醉护理模式。[方法]选取行插管全身麻醉下日间手术的患儿120例,给予实施日间围术期照护。[结果]11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日间手术,7例患儿经评估暂停日间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包括1例患儿术后恢复室(PACU)尿潴留,2例患儿出现高体温,5例患儿出现术后躁动,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在围术期对小儿口腔日间门诊手术进行规范化的麻醉护理,可辅助改善小儿日间手术与麻醉流程,是安全度过围术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