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一期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治疗结肠破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盲肠至结肠脾区结肠破裂患者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15~72岁,平均42岁。结肠破裂至手术时间3~6h9例,7~12h 34例,13~24h 26例,24~36h 6例。结肠破裂部位:盲肠4例,升结肠25例,横结肠26例,结肠脾区20例。开放性损伤23例,闭合性损伤48例,医源性(结肠镜)损伤4例。合并伤:小肠破裂21例,肝挫裂伤8例,脾破裂10例,胸部损伤8例,上肢或下肢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  相似文献   

2.
结肠缺血     
结肠缺血可从轻度可逆性病变到重度不可逆性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大肠疾患,易与某些病变,如炎症性肠病和肿瘤混淆。成功处理的着急是高度警惕,平仍断,仔细随访和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结肠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缺血可从轻度可逆性病变到重度不可逆性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大肠疾患,易与某些病变,如炎症性肠病和肿瘤混淆。成功处理的关键是高度警惕、早期诊断、仔细随访和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4.
结肠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肠良性肿瘤中,脂肪瘤的发病仅次于息肉和腺瘤而居于第三位,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肠镜检外观与结肠息肉、结肠腺瘤等疾病难以鉴别,并常因内镜活检取材深度达不到而确诊较为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来确诊的3例结肠脂肪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经手术及大肠镜下电切除瘤体标本病理证实结肠脂肪瘤3例,资料见表1。例1肠镜下电切除治疗,例2因瘤体较大镜下电切困难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例3因腹部包块行剖腹探查切除升结肠浆膜下肿块。此3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结肠脂肪瘤。讨论 1.病理特征:结肠脂肪…  相似文献   

5.
结肠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北京协和医院自1950年至1988年收治的5例结肠脂肪瘤,占同期手术的良性结肠肿瘤182例的2.7%.结肠脂肪瘤在我国罕见,症状隐匿,术前诊断困难。本文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尿路改道手术是泌尿外科手术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无理想的解决方法。中山医学院第一附院在1972年报道20例,施行输尿管结肠,结肠直肠吻合术,术后能,均自行控制排尿,不影响生活及劳动,但上行感染及水电平衡失调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结肠冗长的结肠形态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便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功能性便秘,目前认为与年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代谢因素、精神病变、解剖结构等都有关系。有一类特发性便秘,表现为钡剂灌肠X线检查显示盘曲冗长的结肠,而不伴有其他梗阻或畸形,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结肠冗长。关于结肠冗长,文献上没有详尽的描述和定义。袁景伦等认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  相似文献   

8.
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确诊病例并非少见,但对其是否为  相似文献   

9.
结肠血管扩张症,有人称之为血管发育不良或动静脉畸形,但与其他发育不良或畸形疾病相比,本病更多见于老年。Boley报道了32例,55岁以上者31例,70岁以上者22例。若以血管发育不良或动静脉畸形相称,则易引起误解,还是采用结肠血管扩张症命名较好。Baer和Boley等人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本症为后天性获得性血管退行性变,故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约为1/14,000。除部分病人原有结肠憩室外,多无明显前置病变。发病机制为:结肠肌肉的反复收缩,导致粘膜下静脉慢性、部分性和间歇性的轻度阻塞,进而发展为静脉扩张、扭曲,并可  相似文献   

10.
结肠憩室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肠憩室 (diverticulumofthecolon)是指结肠粘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的存在则称之为结肠憩室病 (diverticulardiseaseofthecolon) [1] 。憩室绝大多数为后天形成 ,多位于乙状结肠 ,盲肠、升结肠也不少见。当前 ,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多在60岁后 ,女性稍多于男性。本病常缺乏临床症状 ,多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从症状上本病难与结肠其它疾病相鉴别 ,故误诊率高 ,对本病认识有提高之必要。  结肠憩室西方国家甚为常见。 60岁…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较为罕见,且分化不良或粘液生成性癌瘤的发生率较高,预后亦差。临床上对40岁以下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研究不多,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某医院自1944~1977年间的2609例原发性结肠直肠癌中40岁以下的183例患者(包括男性94例,女性89例;30~39岁者113例,20~29岁者59例,20岁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确定结肠注气试验检测腹痛病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材料和方法:详细询问所有慢性腹痛病人的病情,如有无排便后腹痛缓解、腹痛时有稀便、腹痛发作时排便次数增多、腹胀、粘液和排便不尽感等Manning的6项标准。对疑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作结肠镜检查后再作结肠注气试验。将结肠或结肠外器质性原因引起腹痛者  相似文献   

13.
对右结肠血管扩张症的认识日益提高,这是因为它是作为老年人下段肠道的出血原因日益常见之故。它是一种血管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性质的病变,具有诊断性的血管造影改变,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多数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伴有皮肤或内脏的血管瘤样病变,几乎经常发生在盲肠或升结肠的近侧段,常为多发性,病变的直径常小于5毫米。外科医生很难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塞内加尔达喀尔的医院中40个月内观察了12例坏死性结肠阿米巴病患者,试图研究早期外科手术的指征,认为唯有早期手术才能改善结肠阿米巴病并发症的极严  相似文献   

15.
结肠假性梗阻系指某些具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而实际上并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有时将此病误认为真性结肠梗阻或缺血性结肠炎而作手术治疗,招致病情恶化,教训非浅。为此,笔者复习有关文献加以简述,以求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结肠假性梗阻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型。通常,急性  相似文献   

16.
普通腹部超声方法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判断所检查结肠范围的实际大小和鉴别最常见的结肠炎性疾患,如急性克隆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但在有肠梗阻时,肠腔内过多的液体有利于提高超声显示能力,从而可对肠壁进行较为完整的检查。作者采用逆行灌水至结肠作前瞻对比性研究,以了解这一方法能否提高超声显象判断和鉴别大肠炎性疾患的价值。病人及方法:142例患者先作逆行灌水结肠超声检查,尔后又经结肠镜检查证实诊断。检查的指征为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急性结肠克隆病和急性溃疡性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008年8月采用结肠灌洗透析机对39例溃疡性急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结肠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coli ,MC)最先由Crureilheir于 182 9年首先描述 ,185 7年Virchow将其定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 。MC是指结肠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黑褐色素颗粒。除结肠外 ,尚可累及肝脏、淋巴结、十二指肠及胆囊等。1 流行病学特点文献报道MC发病率国外明显高于国内。国内大宗统计资料显示 ,MC发病率在 0 .0 6% ( 6/ 10 0 0 0 )~ 5 .9% ( 134 /2 2 83)之间[2 ,3] ,差别较大。MC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 60岁以上。病变部位以近端结肠多见 ,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 ,包括阑尾[4]…  相似文献   

19.
结肠运动由神经、体液因素调控,但在时间及空间上,收缩大多由肠神经系统(ENS)或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控制,其他因素起调整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itric OXlde NO)是NANC抑制性神经递质中的重要成分,因而耐结肠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肠直肠癌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直肠癌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急剧上升。开始时并无症状,等到有症状,病情发展往往较晚。作者认为老人应注意多吃蔬菜类纤维食物,争取手术切除无症状的息肉和早期癌肿。易感的老人应定期肛诊,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做乙状结肠镜窥视,能查出早期症例,及早手术,对降低死亡率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