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丽丹  张晓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43+45-43,45
目的:探讨清热灌肠液灌肠对小儿肺炎发热的影响,对比清热灌肠液灌肠和口服安瑞克降温的效果。方法:将60名肺炎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清洁灌肠后进行清热灌肠液灌肠,对照组清洁灌肠并口服小儿安瑞克。灌肠后监测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灌肠液灌肠可以降低肺炎发热患儿体温,且效果优于口服小儿安瑞克。  相似文献   

2.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大特色,灌肠方法主要包含:灌肠器、灌肠润滑剂、灌肠温度、灌肠速度、灌肠液量、灌肠管深度、灌肠体位、灌肠保留时间等,目前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中药治疗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及循证医学的支持,仍需进一步加以改进,以期取得更加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肾衰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药保留灌肠组;清洁灌肠后再行中药灌肠保留5分钟组;清洁灌肠后再行中药灌肠保留20一30分钟组各10A..结果:清洁灌肠后中药灌肠保留20~30分钟效果最好;清洁灌肠后行中药灌肠保留5分钟次之;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最差.结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清洁灌肠后再行中药灌肠保留一定时间可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尿毒症晚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对放射性肠炎治疗的可能益处和风险。方法:检索中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 via OVI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 risk of bias工具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0篇文献,40篇中药灌肠组与西药灌肠组比较,10篇中药结合西药灌肠组与西药灌肠组比较,共涉及1 3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中药灌肠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1.28,95%CI为1.23~1.32;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1.28,95%CI为1.2~1.37)。在Karnofsky积分方面,中药灌肠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6.63,95%CI为2.81~10.45;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比西药灌肠,RR=4.92,95%CI为3.69~6.14)。结论:中药灌肠及中西药结合灌肠在缓解和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较西医灌肠治疗可能更有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所获得结论的可靠性低。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棘手,中药灌肠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研究活跃,现从辨证论治灌肠、专方专药灌肠、基本方加减灌肠、中药联合西药灌肠、中药内服加灌肠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药灌肠足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①、②、③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30例,辨证灌肠组30例,辨证灌肠足浴组31例,对照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辨证论治结合中药灌肠;中药辨证论治结合中药灌肠、足浴。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爱西特口服。结果:中药灌肠组总有效率为60.0%;辨证灌肠组总有效率为80.0%;辨证灌肠足浴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其中辨证灌肠足浴组疗效最佳,与其他3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药灌肠足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①、②、③期优于中药灌肠组、辨证灌肠组及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灌肠可分为小量保留灌肠和大量不保留灌肠。中药灌肠(小量保留灌肠)治疗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毒素排出。清洁灌肠(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清洁肠道,促进患者排便、排气,行手术前准备或检查前准备。肛管插管的深度,患者的体住、及灌肠的压力对灌肠治疗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疗效。方法:采用长柄开塞露灌肠。结果:36例粪便嵌塞患者经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后均在5~15分钟排出大便。结论:长柄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保证灌肠效果的操作技术要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肠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 ,以达到治疗或协助诊断目的的方法。临床上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 ,不保留灌肠又可分为 :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和清洁灌肠。清洁灌肠常用于直肠、结肠检查 ,手术前的准备及腹盆腔脏器造影或 CT检查前。通过对大量灌肠患者灌肠效果的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掌握好灌肠的操作技术要点及做好对灌肠患者的护理能保证好的灌肠效果。1 操作技术注意要点1.1 体位 :体位的选择对灌肠效果影响较大。一般取左侧卧位 ,因为这样的卧位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均位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技巧.方法 将48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按常规回流灌肠技术灌肠;观察组灌肠前30min使用开塞露通便后再按常规回流灌肠技术灌肠.对比2组患儿灌肠前排便情况、平均灌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灌肠前排便情况、每日结肠灌洗时间、每次结肠灌洗所需要生理盐水量、灌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前使用开塞露通便使灌肠时间缩短,灌洗所需要生理盐水量减少,不仅减少了堵管、副损伤、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同时降低了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影响中药灌肠技术的灌肠器具、灌肠时间、插管深度、药液温度、给药速度、药液剂量、灌肠时间及灌肠后患者体位及药液保留时间等因素做一综述,探索中药灌肠技术的优化方案,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开塞露、软皂水两种灌肠液在脑卒中便秘灌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灌肠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8例,对比使用软皂水和开塞露灌肠疗效、病人、护士满意度。结果:开塞露灌肠组的有效率、护士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软皂水灌肠组。结论:开塞露灌肠操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适用于脑卒中便秘患者灌肠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辉力灌肠剂在非肠道腹部手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将102例非肠道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1例,分别给予辉力灌肠剂灌肠和0.2%肥皂水溶液灌肠,评价2种灌肠剂的疗效以及2种灌肠液灌肠所需时间和保留时间,腹部胀痛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灌肠操作所需时间短、保留时间长、患者腹胀痛感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辉力灌肠剂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清洁肠道效果好,安全,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率,分析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疗效情况。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病例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灌肠组4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灌肠纽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灌肠,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肌酐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肌酐较入院时总体上有所升高,而灌肠组治疗较入院时有所下降;慢性肾衰越旱期使用中药灌肠疗效越好;慢性肾衰不同证型中药灌肠疗效不同。结论:中药灌肠能通过降低血肌酐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应尽早期辨证使用中药灌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种不同灌肠液在产科临产妇中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500例无灌肠禁忌证的产妇随机分为5组,其中3组分别用0.1%温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水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其余2组分别用50 mL石蜡油、20mL磷酸氢盐混合溶液进行少量不保留灌肠,对5组灌肠后的肠道清洁度和刺激性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3组大量不保留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少量不保留灌肠组,3组大量不保留灌肠组间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清水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肥皂水组刺激性小。结论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对临产妇进行灌肠安全、经济、有效,易被产妇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灌肠可分为清洁灌汤和保留灌肠。清洁灌肠是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药尿毒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蒙药尿毒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40例患者用蒙药尿毒灌肠液灌肠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程度不同的得到了缓解。结论:蒙药尿毒灌肠液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无论实验室指标还是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正压式多用灌注器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患者例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普通灌肠组采用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吊桶式中药直肠灌肠治疗;正压灌肠组采用玉盆滴注液系列方配合正压式多用灌注器灌肠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正压灌肠组为92.0%,普通灌肠组为81.0%,西药组为68.0%。正压灌肠组、普通灌肠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正压灌肠组与普通灌肠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正压灌肠组、普通灌肠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8.0%、9.0%、17.0%,西药组复发率高于前2组(P0.05);普通灌肠组与正压灌肠组复发率相当(P0.05)。结论:正压式多用灌注器中药直肠灌注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药物肠道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肾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前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嘱患者灌肠前排便,以37~39℃的药液缓慢的滴入肠内,灌肠时应避开妇女月经期,同时应作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溃结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溃结灌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