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为预防VAP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76例VAP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与同期76例未发生VAP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引起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误吸、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酸剂、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分布率观察组分别为26.32%、35.53%、39.47%;对照组分别为7.89%、10.53%、13.16%、11.84%,两组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年龄(62.24±18.23)岁、白蛋白水平(30.23±2.14)g/L、呼吸机应用时间(14.34±4.24)d,对照组分别为(52.32±17.34)岁、(34.21±4.23)g/L、(6.89±2.3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与患者高龄、白蛋白水平低、误吸、呼吸机使用时间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抗酸剂、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关系密切,应了解VAP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种,也是导致机械通气失败、患者死亡、住院日延长及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通过勤洗手和消毒.力口强对气管内导管及呼吸环路的管理;使用正确的吸痰方法,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胃肠道细菌移位;预防性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以期有效预防与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孙尧尧 《工企医刊》2013,26(4):305-30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49例临床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9例中,完全好转无并发症38例,无效8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关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其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卢黎敏 《医疗装备》2022,(1):182-184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AOPP患者,39例(45.35%)发生VAP;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属于感染性炎症,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其增加了患者病死率,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此,预防VAP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VAP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旨在减少VAP的出现,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利于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国内应用呼吸器治疗最多见的并发症。随着NICU中机械通气的普遍作用 ,VAP的发生率日渐增多。由于其治疗困难 ,病死率亦居高不下[1] ,因此有效预防措施是该病治疗成败之关键。为此 ,对我院 1998年 7月~2 0 0 0年 7月间住院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治疗的 34例进行了分析 ,找出VAP的高危因素 ,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9例 ,胎龄 2 8~ 41周 ,其中早产儿 18例 ( 5 2 .9% ) ,足月儿 16例。使用呼吸机日龄 <3天 2 5例 (最短为生后 10分钟 ) ,>3天 9例。呼吸机使用时间 <…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X线表现、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特点、转归。方法 对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对VAP和非VAP两组患者的相关性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特点、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2 受体阻断剂和制酸剂的应用 ,留置胃管 ,通气时间延长 ,重复插管和气管切开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等相关危险因素与VAP的发生和预后显著相关。VAP胸部X线表现以多部位病变为主 ,占 5 0 0 %。单部位病变以下肺为主。人工气道吸取分泌物培养 ,72 0 %VAP患者多种病原菌共同生长 ,前 3种致病菌为不动杆菌 (3 2 1 %)、铜绿假单胞菌 (2 0 .8%)和白色念珠菌(1 1 .3 %)。两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无差别。VAP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VAP组 (P <0 .0 5 ) ,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 相关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VAP胸部X线表现以多部位病变为主 ,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次为白色念珠菌。VAP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VAP组。  相似文献   

9.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进行防治. 方法对185例呼吸机使用患者采用第2、5、7天,第2、3周分别做细菌培养,观察呼吸机运用时间与VAP发病的相关性,并将病原菌加以统计与分析. 结果 VAP发病率为28.1%,使用呼吸机2、5、7 d、第2、3周VAP发病率分别为7.6%、13.5%、21.2%、32.7%、25.0%;52例VAP病原菌共7个种别58株,大多数为耐药菌. 结论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VAP发病率密切相关,使用时间愈长发病率愈高,各病区应采取有效对策严密控制VAP的发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1].因此预防与控制VAP尤为重要.现就VAP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据文献报道[1],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发生VAP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延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对于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的预防措施可总分为非药物性措施与药物性措施,现将有关VAP预防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1非药物学方法预防措施1.1防止交叉感染措施交叉感染在院内病原菌的播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调查机械通气患者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现状,并探讨护理预防的对策。方法以2004-2006年间医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引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护理预防措施作回顾性调查。结果106例患者中有101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感染发生率95.3%;共检出各类病原菌178株,检出频率依次为真菌(63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48株)、葡萄球菌属(34株)和肠杆菌科细菌(33株);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原有基础疾病是重要的患者自身因素,而侵入性医疗操作是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护理预防措施的完善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护理人员在预防VAP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护理管理,严格护理操作,各种临护措施的落实是减少VAP发牛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并对首位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RICU诊断为VAP 43例患者所分离407株菌的分布、耐药性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呼吸科3年中7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VAP首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7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50.0%且逐年增加,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30.0%,耐药率较低依次为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逐年降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用药频度(DDDs)呈显著正相关(r=1,P<0.0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的年用量与耐药率无相关性.结论 在RICU中V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防治VAP.  相似文献   

16.
免疫球蛋白预防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对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37例严重创伤后机械通气患者,分为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组(IVIG)和对照组(输注人血白蛋白);在1、4、7 d取血标本作血清杀菌活性(SBA)分析,同时定量分析IgG,测量补体C3;记录每个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感染相关的死亡率及分离培养的病菌、第4天以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结果 IVIG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入住ICU天数前者比后者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G组IgG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C3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BA分析:两组间比较,37℃下孵化30 min及120 min,SBA第1天差异均无显著性,在第4天及第7天均相差显著;组内比较,每组患者第1天与第4天比较,SBA在30 min和120 min,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实验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能提高血清杀菌活性,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血清杀菌活性可作为创伤患者对感染易感性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105例老年VAP患者进行了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感染致病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105例老年患者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住院日长,进行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治疗,使用过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结论防治老年VAP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以预防为主,重视消毒隔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155例老年VAP患者进行了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感染致病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155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进行了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治疗;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感染致病菌均为多重耐药细菌。结论防治VAP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视消毒隔离,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临床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VA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确诊的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7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 83例,VAP发生率为44.38%;共分离出16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0.61%,真菌占7.88%;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存在严重的耐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治疗VAP.  相似文献   

20.
谢锦金 《现代保健》2014,(15):83-85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7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吸取口鼻腔分泌物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有56例患儿(73.68%)为单一革兰阴性菌感染,7例患儿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有3例患儿出现混合感染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共同感染。3种主要致病菌有着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新生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致病菌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以防止感染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