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本文对6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病人连续 CT 扫描234人次,动态观察脑水肿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具有规律性,能反映脑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特点,与之相应保护脑细胞、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脑脊液分泌等措施是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步骤,根据 CT 影像变化,作者将脑水肿发展过程概括为四个时期,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脑出血脑水肿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2±7.2)ml、(8.6±6.5)ml、(9.7±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6±8.4)ml、(14.6±7.6)ml、(15.5±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脑水肿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水肿和脑血肿量,改善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建生  樊兴娟 《江苏医药》2004,30(5):368-370
目的 观察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19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和对照组 (5 9例 )。治疗组应用 2 0 %甘露醇 12 5ml和 10 %甘油果糖 2 5 0ml静脉滴注每 6h~每 8h 1次交替应用 5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 ,并逐渐减量 15d后停药。对照组全部应用 2 0 %甘露醇 12 5ml脱水治疗。所有病人均给予吸氧、控制血压和血糖 ,保持水电酸碱平衡 ,脑细胞保护剂等常规治疗。 30d、6 0d后两组均复查CT和疗效评分。结果  30d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CT显示治疗组血肿周围组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 ,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6 0d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有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脑出血接受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2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甘露醇治疗以及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血肿、水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肾功能异常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接受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来我科治疗的89例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脑水肿的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能显著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水肿与单独使用甘露醇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是可以明显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等,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11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脑细胞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给予降压及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不高于7.0mmol/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给予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研究组采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进行脱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肿范围、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肿、水肿范围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肿、水肿范围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好,可缩小水肿及血肿范围,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7.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应用10%甘油果糖250 ml和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6~8 h 1次交替应用,7 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静脉滴注,q12 h,并逐渐减量,15 d后停药;对照组全部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q6~8 h治疗,7 d逐渐减量,15 d后停药。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脑水肿变化及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脑出血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损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0.87%和91.30%高于对照组的39.13%和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王平 《首都医药》2007,(4):37-38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性、幕上性非丘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分为甘油果糖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和单独应用甘露醇治疗两组,视病情渐减量,均给以相同支持治疗。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水平。方法对10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给予CT定位,微创穿刺(约3mm小孔)血肿吸除及尿激酶溶解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治愈好转率80.5%,死亡率19.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approaches and efficacies of two different ways of neurosurgical management for spontaneous putaminal hemorrhage (SPH): computed tomographic-guided aspiration (CTGA) and the key-hole approach (KHA). The indications of the two approaches are also explored. From September 2001 to 2003, a total of 1077 cases of SPH distributed in 135 hospitals all over the mainland of China were included for analysis. All cases had three-month follow-up data. The study was designed in a single-blinded manner to compare the efficacies of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re were 563 cases in the CTGA group, 165 in the KHA group, and 217 cases in the conventional open craniotomy (COC) group. In the CTGA and KHA groups, the mortalities at one month after operation (M1m) were 17.9% and 18.3%, respectively, while the mortalities at three months after operation (M3m) were 19.4% and 19.4%, respectively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ue to CTGA (23.7%)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due to KHA (25.7%) (P = 0.420). The M3m of patients with Glasgow coma scale (GCS) ⩽8 was 3.45 and 4.0 times as much as those with GCS>8, respectively. The M3m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was 3.92 times as much as those without complications. The M3m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volume ⩾70 mL was 2.67 times as much as those <70 mL. The CTGA is not better than KHA in the treatment of SPH in terms of a more favorable outcome or less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but CTGA c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ose with bleeding volumes ≤50mL, while KHA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ose with bleeding volumes >50 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时机与脑水肿范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钻孔引流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12 h组(40例)和>12 h组(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1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12 h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水肿范围比较:<12 h组的脑水肿范围明显小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12 h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 h进行手术,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及治愈率,而且能缩小脑水肿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小脑幕切迹疝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3例,根据CT定位,对幕上血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主要以脑室出血者单纯行脑室穿刺引流术。从生存质量评估分析中,寻找手术适应证、手术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本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存活,按格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GOS):良好22例,中残7例,重残4例,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小脑幕切迹疝成功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尽早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选用YL-I型直径3 mm的微创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碎吸。结果 58例患者,出院52例,死亡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正常及生活自理者(ADL I级+ADLⅡ级)63.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快,治疗有效率高,病死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后对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钻孔置管血肿引流治疗,B组患者应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C组患者应用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72h水肿体积、水肿持续时间与术后48h残留血液量。结果患者应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各项临床指标优于钻孔置管血肿引流术与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72h水肿体积较小,术后48h残留血量较少,水肿持续时间较短,临床治疗与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34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动态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量及病程中的血压变化、发病前是否伴有糖尿病史和癫痫发作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4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有继续出血42例,发生率31.3%,其中27例(64.3%)发生于发病后24 h以内,10例(23.8%)发生于24~72 h,3例(7.1%)发生于72~168 h,2例(4.7%)发生于168 h以后;血肿量21~30 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脑叶血肿及血肿破入脑室者易继续出血;病程中有持续性高血压、癫痫发作及发病前有糖尿病史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1/3有继续出血发生;首次CT检查时间在24 h内,尤其是血肿量为21~30 ml和脑叶出血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病程中有持续性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史及癫痫发作史与继续出血密切相关。有继续出血及有相关并发症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应用尼莫地平对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H组、尼莫地平组,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分别在6h、1d、3d、5d、7d个时间点断头取脑,测定脑含水量,并用RT-PCR法检测AQP4mRNA表达。结果:SAH组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内AQP4在6h后即增加,随时相递增,3d达到高峰,较假手术组及尼莫地平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程度与AQP4的表达成正比,这表明AQP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尼莫地平可以下调AQP4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方式的优劣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60例在外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引流组(钻孔血肿引流术),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3~72 h之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超早期治疗(6~7 h)25例,7 h以上接受手术治疗35例。结果开颅组和引流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影响预后的因素也较多,其中血肿量、手术时机、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是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