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彻底根除“非典”对人类的侵袭和防止其对人类未来多年的困扰。防治“非典”、根除“非典”必须从“源头”抓起,这也是解决“非典”疫情的关键所在。那么,根本源头在哪里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凭空就出现了“非典”疫情呢?我们说,关键不完全在于“病毒”上,而是人本身。人本身免疫力的破坏和下降是造成各种新型病毒出现和其作用于人体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发表称,在37名英国人体内发现了“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Ⅰ型”(简称NDM-1)的“超级细菌”,这种“超级细菌”具有超强的抗生素耐药性,并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一时之间,“超级细菌”的概念伴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全球新发现感染人数的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既然抗生素的使用是“超级细菌”泛滥的罪魁祸首,那么,“超级细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人类该如何应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答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传播途径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 ,但不能排除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是受染高危人群。“超级传播者”(“super spreader”)现象 ,并没有医学科学的根据。追溯到SARS流行的初期 ,SARS患者仅被认为是由于常见病原体所致 (如肺炎支原体等 ) ,尚未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发现的严重传染病 ,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采取严格的传染病隔离和自身的防护措施。在保护措施缺乏的情况下 ,许多医护工作人员及亲属、患者的家庭成员及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被感染。随着防护隔离意识及措施的到…  相似文献   

4.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五日电:二十三日一时三十分,北京渔阳出租汽车公司的一辆出租车搭载了两名乘客到北京第六医院。清晨,其中一人被确诊为“非典”患者,病人家属根据收据,请医院查找那辆出租车。当晚九时,渔阳公司接到北京市交通管理委员会电话,告知市六院凌晨收治的病人已被确诊为“非典”患者,为保证其他市民的安全,要求尽快查找这位司机。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染。负责人几秒钟即从电脑中调出车号,让他迅速回公司。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也就是俗称的“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这种21世纪最新的疾病已闹得全世界人心惶惶,大有谈“非典”而色变之势。世界上发现这一疾病的第一人是意大利的流行病专家卡洛·乌尔巴尼博士,是他于2月28日在越南河内确定了首例“非典”病人,可是不幸的是他本人也感染了这种致命的病毒,于3月29日在泰国曼谷病逝,他的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人们为他的不幸遇难感到痛惜,这是医学界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供应室是医院各科室无菌物品和医疗器械的供应科室。无菌技术要求严格 ,若工作不慎就会造成全院的交叉感染等。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传播 ,我们区医院增设了发烧病房和非典病房 ,自 2 0 0 3年 4月 2 2日起 ,收治非典患者及疑似患者。为了严防全院病员及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 ,避免SARS病毒经供应物品的传播 ,我们制定了专人专物、专地、专点、专路线、专程序的供应发烧病房和非典病房的消毒物品。1 专人每天固定一人专门负责发烧病房和非典病房的无菌物品的供应及收取。2 专物发烧病房和非典病房的物品要固定 ,其不用布巾类包裹而…  相似文献   

7.
龚红辉 《当代护士》2003,(11):57-59
通过对22例“非典”排查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将其分为恐惧焦虑、抗拒逆反、孤独寂寞、消极依赖4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异常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促进医患合作,从而使“非典”排查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非典”流行时期,收治“非典”病人定点医院应对在医院生活和工作的实习生高度重视,做好防护,防止感染“非典”。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6):761-761
本报讯 美国《科学》杂志 5月 1日刊登了两份“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 ,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新成果使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新病毒的分子组成结构。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证实 ,“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他们发现 ,“非典”病毒与其他三类已知的冠状病毒虽然总体结构相同 ,但在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上却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 ,“非典”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 ,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美、加研究人员介绍说…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病区工作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lory syndrome,SARS)。SARS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患者分泌物等多种途径传播,医护人员有较高的感染率。我院也组建了“非典”隔离病区,负责“非典”疑似患者的隔离观察及医疗体系内确诊患者的诊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隔离病区先后共收治了6例需  相似文献   

11.
中医界有人认为“非典”是“春温”,有人认为是“冬温”,也有人认为“春温”“冬温”都不是,该是“瘟疫”,更有学者为了体现中医对“非典”的认识,博览群书、引经取典,要为“非典”重新命名一个具有中医色彩的病名,如“喘疫病”、“肺疫病”、“肺湿疫”、“肺毒疫”等。  相似文献   

12.
<正> “非典”期间乳山市托幼机构采取严格措施,预防“非典”输入。主要措施是加强“非典”预防知识宣传;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对儿童的餐饮具采用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玩具和毛巾及经常接触的物品用1~2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洗消毒。为了解乳山市托幼机构“非典”期间消毒卫生工作质量与“非典”前期相比是否有所变化,于2003年5月对乳山市22所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工作进行了检查、采样、检测。结果与2002年7月份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一场抗击“非典”的战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程度,是建国50多年来罕见的。而我们对于“非典”的防治是前所未知的,因此如何防治“非典”成了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医疗卫生界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北京的春天是一个难忘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在全国各地肆虐,“非典”病毒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关键时刻,我们的医护人员面对危险又一次站到了最前沿,以生命书写大医精诚。天坛医院的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带着院领导及全院职工的嘱托,奔赴抗“非典”一线。1 临危受命,沉着应对 2003年4月20日,我院接到上级命令,组建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非典"防护用具的制作与使用--三角形包头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崑  范文捷  李艳丽 《天津护理》2003,11(3):160-160
在为传染性“非典”患者治疗的防护中,头颈部的防护是避免SARS病毒感染的重要环节。目前,在“非典”病房中,广泛使用防护服,能够起到全身的防护作用。但对传统式的隔离衣,头、颈、面部的防护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我们设计的一种三角形包头巾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华网北京四日二十九日电: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中的“非典”患者,政府将实行免费医疗救治,所发生的救治费用由救治地政府负担。其他“非典”患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解决。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困难地区政府负担救治费用,按规定给予补助。为进一步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村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财政部、卫生部2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非典型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两部门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疫情情况,严密加强监控工作,发现疫情要及  相似文献   

17.
春节后,北京市及我国部分区先后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空军党委十分重视。为了加大防治非典工作的力度,落实上级首长指示精神,防止非典疫情传播,空司门诊部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防治疫情的综合预案和措施。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驻院机关、广大群众的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众志成城,严防死守,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初步胜利,确保了空军机关大院无非典传播,确保了空军机关大院的战备值班和安全稳定。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人被评为空军先进个人,一人被评为空军优秀党员。空司门诊部被评为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对SARS病人实施温馨护理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是北京市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 ,为完成专项任务而迅速建成、迅速投入使用的由解放军医护人员组成的一所具有野战性质的医院。 2 0 0 3年 5月 1~ 2 0日共收治病人 680例 ,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收治“非典”病人最多的医院。至 6月 2 0日 ,医院已胜利完成救治任务 ,病人全部出院。在战斗的日日夜夜里 ,全体护士与全国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一样 ,全力以赴、恪尽职守 ;在高危险、高负荷的工作条件下 ,依然坚持笔耕不辍 ,采取了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写作方法 ,即整体设计思路 ,分别思考内容 ,点滴时间录入 ,统一整理成文。在此 ,本刊将她们以这种方法及时总结出的临床工作经验配合照片 (后插页 )介绍如下 ,使大家更快、更多地了解这所特殊的医院 ,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AIDS)原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八十年代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播广泛,难以治疗及病死率高,而有“超级癌症”和“二十世纪瘟疫”之称,已成为世界性的“恐怖流行病”。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新加坡代表向日本代表请教:值此非典病毒在亚洲很多国家蔓延之际,为什么日本国内迄今还没有一例?有什么好的办法?请赐教一二。日本代表给新加坡代表的答案是“幸运”。但分析家认为,非典在日本没有蔓延开来,既有偶然因素,也有一些必然的因素,这就是日本人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这在预防非典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 不随地吐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