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刘丽芳  漆姗燕 《吉林医学》2013,34(18):3577-3577
目的:对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近年接受肠外营养(PN)治疗且超过14 d的121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根据有无发生PNAC分为两组,继而深入探究和分析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121例新生儿中有36例发生PNAC,发病率高达29.8%,通过对临床资料回顾性探究与分析,发现其较高的发病率与如下几个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如出生时婴儿的体重、胎龄、PN持续时间等。结论:肠外营养与新生儿胎龄、体重、PN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息息相关,故应尽量缩短肠外营养持续的时间,并尽早干预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PNAC对胎儿器官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影响因素。方法102例行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组102例早产儿中共发生PNAC 18例(17.65%),其中死亡患儿1例。PNAC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氨基酸累积用量、脂肪乳累积用量以及感染率、出院体重、住院天数方面与非PN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AC发生与早产儿胎龄小、出生体重低、感染、PN持续时间长、脂肪乳及氨基酸累积剂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极低体重新生儿进行胃肠外营养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并探讨肉碱防治极低体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效果。方法将64例极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胃肠外营养,治疗组予胃肠外营养治疗外,应用肉碱,观察两组PNAC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NAC发生率14.7%,对照组DNAC发生率40%,治疗组PNA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肉碱能显著降低极低体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波  张冰洁  孙晓丽 《当代医学》2009,15(25):144-14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用于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间出生的新生儿,诊断符合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2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胆红素、转氨酶、胆汁酸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在治疗中未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是有效的和安全的,临床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PN)中氨基酸摄入量与PN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关系,为减少和避免PN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2月~2008年5月低氨基酸组(采用PN方案)43例和2008年6月~2010年12月高氨基酸组(极低出生体重儿)39例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PN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低氨基酸组患儿氨基酸摄入量[(35.6±15.7)g/kg]小于高氨基酸组[(47.4±19.0)g/kg](P〈0.01);高氨基酸组患儿PN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率为41.0%,高于低氨基酸组[(18.6%)](P〈0.05)。结论:在接受PN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摄入高剂量的氨基酸易发生PN相关性胆汁淤积,推荐采用低氨基酸PN方案。  相似文献   

8.
黄建鄂 《西部医学》2014,26(10):1313-13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14天)治疗的91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分为PNAC组与非PNAC组.并比较两组患儿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时间、三大营养素提供热卡量、禁食时间及体重增长等情况.结果 PNAC组与非PNAC组患儿在出生体重、开始喂养时间、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持续时间、禁食时间、喂养不耐受、机械通气、胃肠道手术、败血症、NEC、窒息及SGA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炎发生、患儿出生胎龄、颅内出血及动脉导管开放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AC伴有肝损组患儿的胆汁淤积持续时间与无肝损组相比,要显著增长(P<0.05);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峰值较无肝损组患儿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AC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喂养时间、氨基酸及脂肪乳提供热卡比率高、SGA、PN持续时间、颅内出血、窒息等为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经口摄人热卡高为保护因素.结论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与氨基酸及脂肪乳提供热卡比率高、开始喂养时间迟、SGA、PN持续时间长、颅内出血、窒息的发生相关,经口喂养提供热卡高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通过静脉给予适量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它能起到人工胃肠的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因此,对此要充分了解,不断提高护理水平,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发生率,并探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2013年108例进行静脉营养支持14d以上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按是否发生PNAC分成PNAC组及非PNAC组,观察两组有伴窒息、败血症、肺透明膜病(HM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开放(PDA)等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 PNAC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PN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脂肪乳累计用量、氨基酸最大用量、肠道外营养(PN)热卡摄入量大于非PN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喂养日龄、体重恢复迟于非PNAC组,且合并症发生机率增大。结论 PNAC发生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开奶时间迟、大剂量使用氨基酸和脂肪乳、PN热卡高、胃肠外营养时间长,有无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萍  王宁玲 《安徽医学》2015,36(8):945-947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14 d 以上的早产儿65例,按照是否合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12例),对比观察两组早产儿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谷氨酰转肽酶(GGT)、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血中 ALT、AST、ALP、TBA 及 DBil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BA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 ALT、AST、ALP、GGT、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当血清 TBA 为36μmol/ L 时,其血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96.2%,此时 TBA 的准确度最高。结论监测血清 TBA可作为早产儿 PNAC 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43-246
目的:研究经全肠外营养(TPN)及肠外联合肠内营养(EPN)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5例。按随机表法分为TPN组42例和EPN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EPN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进流质时间比TPN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N组住院时间低于T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N组术后3 d白蛋白(ALB)水平与T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营养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方式相对于全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预后,更适合患者胃肠道且安全经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肠外营养和腹腔内感染所致瘀胆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茵栀黄灌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非随机、非双盲、分段对比的研究方法,治疗组为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30例,均在出现胆汁淤积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5 ml/次,1日两次并口服四联活菌片0.5 g/次,1日两次;对照组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30例,在出现胆汁淤积时予加强经口喂养并积极控制感染.搜集两组患儿生后2、3、4周的TBIL、DBIL、TBA、ALT、AST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生后2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3周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后4周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2、3、4周上述各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 茵栀黄灌肠联合四联活菌制剂能促进肝脏微循环,减少胆汁淤积,改善肝脏功能,是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柴浩林 《西部医学》2015,27(1):87-93
目的以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为对比,评价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外文献Pubmed数据库,同时检索国内文献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N组相比,EN组可提高胃癌全胃切除术的血红蛋白含量[WMD=3.66,95%CI(1.21,6.11)]和转铁蛋白含量[WMD=0.22,95%CI(0.13,0.31)],缩短术后的住院时间[WMD=4.95,95%CI(-6.54,-3.37)],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38,95%CI(-6.54,-3.37)],体质量结果两组无差异。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采用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进行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及早选择EN进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