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主要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例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MRI平扫显示,病灶T1WI多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多显著均匀强化,形态为多发节结状、团块状,边缘多有“棘状”突起及分叶,极少数呈环形强化。21例病人中,MRI诊断正确者15例;误诊6例,其中脑胶质瘤3例、转移瘤1例、脑炎1例、脑膜瘤1例,误诊主要原因是其MRI表现不典型。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非典型病例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朵1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2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1例同时生长于幕上及幕下。4例肿瘤边缘均可见明显分叶或浅分叶。所有病灶实质内均未见钙化。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序列以等或稍高信号,3例周围水肿较轻、1例水肿明显。3例病灶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均匀明显强化,3例呈明显团块状或斑片状均匀强化,1例出现“脑膜尾”征。结论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脑内肿瘤明显分叶,周围水肿较轻,信号较均匀,并明显均匀团块状或斑片状强化时,结合临床可以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作出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虽然已有报道[1],但对于该肿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描述仍较少,术前仍然很难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陈玲玲  刘学兵  李曼 《西部医学》2023,35(4):579-583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影像特征及可能的误诊原因。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病理及相关辅助检查证实的免疫功能正常PCNSL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将首诊时正确诊断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被误诊的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灶部位、数目、信号、强化类型、瘤周水肿、出血及坏死。结果 入选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中病灶呈单发11例(68.75%),呈多发5例(31.25%);入选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共计病灶27个,位于幕上21个(77.78%),位于幕下5例(18.52%),同时累及1例(3.70%);所有病灶呈显著强化,其中显著均匀强化14个(51.85%),不均匀强化13个(48.15%);病灶周围出现中度及以上水肿20个(74.07%);4例患者(25.00%)合并出血,4例患者(25.00%)合并坏死。两组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在病灶的强化方式、出血分级及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常不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病灶强化不均,合并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瘸(Primaiv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s.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6例,半球周边白质区7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4例,2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 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具特征性,MRT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CT、MRI诊断结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PCNSL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共72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大脑半球邻近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尤其以额叶分布居多;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I图像显示,T1WI、T2WI以等信号为主;CT和MRI增强扫描,大多肿瘤实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呈欠楚或不清楚,边缘大多具有“毛刺征”,有不同程度占位及水肿区。术前影像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49例(94.2%),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需早期行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行立体定向活检,对早期明确诊断PCNSL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徽 《中外医疗》2014,(12):177-178,180
目的:探究观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磁共振(MRI)表现,分析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11例临床MRI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患者中6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共计18个病灶。10个位于大脑半球,2个基底节,脑室内5个,1个右侧背侧丘脑及基底节。MRI显示11例病变均为局灶性肿块,瘤周重度水肿4例,瘤周中度水肿6例,瘤周轻度水肿1例。MRI扫描T1WI大多呈略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信号增强后病灶大部分都为实质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部分呈环形强化。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MRI能够无创诊断该病,诊断过程中应警惕各类不典型MRI表现。  相似文献   

8.
官瑾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05-106,109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结果肿瘤发病部位包括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CT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多呈等或略长T1、T2信号,肿瘤实质多呈明显强化。肿瘤边缘不清,有不同程度水肿区及占位效应。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及NAA/Cr均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肿瘤实质区弥散显著受限,其ADC值显著低于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对照区(P〈0.05)。结论 MSCT和MRI可以清晰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14-117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病理表现与CT、MRI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58例医院收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所有患儿的病理资料以及CT、MRI资料。再选同时段30例胶质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微密度(MVD)的差异。结果 58例PCNSL患儿中单发肿瘤者45例,多发肿瘤者13例,共计病灶73个。分布位置:脑室旁深部白质41个、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22个、胼胝体有10个。肿瘤影像学多为类圆形或结节,肿瘤周围多伴随不同程度的水肿。病理组织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均匀,胞质少但核大,染色质颗粒的直径大,肿瘤组织周围血管呈弥漫性浸润,未见明显出血点、坏死灶或钙化灶。淋巴瘤患儿在VEGF方面与胶质瘤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MVD值方面与Ⅰ、Ⅱ期胶质瘤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Ⅲ、Ⅳ期胶质瘤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表现使其CT、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患儿的临床资料,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席德彦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09-109
目的探讨CT、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观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3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肿瘤的发病部位在基底节区、顶叶、额叶,CT表现边缘清晰,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多呈等或略长的T1、T2信号,肿瘤病灶成明显强化。结论经过综合观察分析,CT、MRI能够清晰的显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单发10例,多发1例,额叶3例,颞叶3例,顶叶2例,脑室旁2例,基底节区1例,11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0例肿瘤形态不规则,9例强化均匀,2例可见囊变或坏死。8例肿瘤可见"尖角征"、"脐凹征"及特征性的"蝴蝶征"。结论肿瘤信号均匀,形态不规则,明显强化及出现"尖角征"、"脐凹征"、"蝴蝶征"时可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点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9例被手术、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均误诊,其中误诊为胶质瘤8例,转移瘤4例,脑膜瘤5例,脱髓鞘疾病2例。根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B细胞淋巴瘤18例,T细胞淋巴瘤仅1例。结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误诊率高,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依靠病理检查。脑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结果单发7例,多发1例;8例均位于幕上。T1WI及T2WI与脑灰质信号相近,瘤周水肿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1例。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呈团块状或分叶状。结论PCNSL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认真分析病变,误诊可以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CNS-DLBCL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MRI平扫、Flair、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均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3个位置扫描。结果 11例患者共发现24个病灶,7例(63.6%)为单发病灶,4例(36.4%)为多发病灶;21个(87.5%)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个(12.5%)病灶位于幕下。病灶在T1WI相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相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可见占位效应,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绝大部分病灶在DWI相上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片状、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12.5%)中可见囊变,囊变区无强化;5个病灶(20.8%)强化信号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影;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结论 PCNS-DLBCL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恶性肿瘤,表现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但影像学上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像及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6,(6):690-69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5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以颅内高压症状起病,并伴有共济失调症状;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_1信号、等或稍长T_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可形成"缺口征"、"握拳征"、"尖角征"等特征性表现;多表达B细胞或T细胞标记物,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率为30%~9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但影像学及免疫组化表现具有特征性。需与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膜瘤及脑脓肿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本组男19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均为阴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57%的患者病史短于4周,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肿瘤多位于额部、颚顶部和基底节区,本组共35例52个肿瘤,其中16例为多发性肿瘤(45.7%)。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大。病史短,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易多发,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8.5岁。肿瘤位于额叶11例,顶叶8例,颞叶4例,胼胝区2例,小脑蚓部1例。26例患者瘤细胞均表达LCA、CD20或CD79a,但均不表达EBV。[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对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