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LC手术老年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60~81岁,心肺功能正常,随机等分为静吸麻醉组(I组)和静脉全麻组(T组)各28例。I组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术中吸入1%~2.5%异氟醚维持麻醉。T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靶浓度。术中监测HR、SBP、DBP、MAP等指标及记录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麻醉组(I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MBP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T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I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LC手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深度,具有苏醒快,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等优点,优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把100例的ASAⅠ-Ⅱ级拟行择期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中有100例。其中Ⅰ组为异丙酚、芬太尼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对2组患者在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以及手术完成后(T5)各个时间点的心率、血压以及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Ⅰ组患者的T2、T3、T4的MPA都高于Ⅱ组,Ⅱ组的患者在T2时的心率比Ⅰ组的低,在眄时心率比Ⅰ组的高,2组中的其他时间点的血压以及心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Ⅱ组患者在术后清醒以及拔管的时间比Ⅰ组的低。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能够有效的在LC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LC手术老年患者5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等分为静吸麻醉组(I组)和静脉全麻组(T组),两组均以咪选唑仑、异丙酚、芬太尼、雏库溴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麻醉组(Ⅰ组,n=28例)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间断辅以瑞芬太尼静注;全凭静脉组(T组,n=28例)将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混合液持续恒速输入,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4—8ns/ml,异丙酚为3~5μg/ml,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整靶浓度.术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指标及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等。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麻醉组(Ⅰ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及术毕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全凭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达满意的麻醉深度,具有苏醒快,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患者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优于异氟醚吸人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23例和实验组(S组)23例,S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D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推注诱导。观察两种诱导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S组患者诱导过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D组小,诱导过程更平稳。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C三组。给予三组患者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其中A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4 ng/m L,B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6 ng/m L,C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8 ng/m L,对比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30.0%,B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6.7%,C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6.7%。A组患者异常率最高,比之B、C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异常率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对比,C组患者所用时间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所用时间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把控制输注麻醉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6 ng/m L临床应用效果最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要求,应用瑞芬太尼(瑞捷,宜昌人福药业)与异丙酚混合配制成复合液,静脉持续微量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旨在观察静脉持续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rparoscopic Cholecysctectomy,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因慢性胆囊炎和/或胆囊结石须行择期LC手术的病人60例,ASA(美国医学医师学会麻醉危险程度评估)Ⅰ~Ⅱ级;男21例,女39例;年龄18~70岁。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生化检查正常。60例病人随机分为静吸复…  相似文献   

7.
崔国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83-1685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静脉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LC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其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全麻组(B组).A组的维持麻醉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的方式,B组麻醉维持的给予方式为异氟烷吸入,配合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并观察患者拔管后各个时段的意识恢复状况及手术满意程度等并比较.结果 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6.5±1.7) min、(6.7±1.5) min、(12.8±2.5)min、(21.0 ±5.7)min,均明显低于B组相应的(10.5±3.5) min、(11.1±2.8)min、(17.4±3.2) min、(26.1±10.1)min(均P<0.05);A组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10 min、25 min的术后清醒程度评分(OAAS)分别为(3.5±0.7)分、(3.8±0.5)分、(4.8±0.7)分,均高于同期B组的(2.5±0.4)分、(2.7±0.1)分、(3.1±0.4)分(均P<0.05).结论 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应用效果好,苏醒更快、更安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喉罩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SBP、DBP、HR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后1min及停药时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停药至定向力后恢复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异丙酚静脉输注,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观察比较两组实施麻醉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患者实施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有效减少异丙酚的用量,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120例。Ⅰ组采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行靶控输注,Ⅱ组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拔管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术毕停止输注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插管后即刻的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插管后5 min、手术后5 min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苏醒完全。  相似文献   

11.
闫承文 《中国药房》2014,(44):4155-415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与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与本组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的HR、MAP均较本组T0和观察组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迅速、恢复快,且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同时安全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与微泵输注丙泊酚用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ASAⅠ级拟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2Ⅱ级拟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260岁,体质量4560岁,体质量4570 kg,随机分为靶控组(TCI泵)和微泵组(恒速微泵),每组20例。分别采用靶控输注和微泵输注两种方式输注丙泊酚。靶控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为2.570 kg,随机分为靶控组(TCI泵)和微泵组(恒速微泵),每组20例。分别采用靶控输注和微泵输注两种方式输注丙泊酚。靶控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为2.54μg/mL。微泵组以丙泊酚44μg/mL。微泵组以丙泊酚48 mg/(kg?h)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视体动、呛咳反应调整输出血浆靶浓度。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T1)、给药后5 min(T2)术中1 h(T3)和苏醒时(T4)的HR、MAP、RR、SpO2的变化;观察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镜检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操作,微泵组给药后1 min(T1)MAP、HR、RR较给药前(T0)下降(P<0.05),靶控组MAP、HR、RR下降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 min(T2)术中1 h(T3)和苏醒时(T4)两组的HR、MAP、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诱导、苏醒时间、镜检时间及满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控组丙泊酚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微泵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李响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19-12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及T3时的HR、SBP、DBP、和SpO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T1、T2、T3时的HR、DBP及S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01±1.80)min、(7.13±1.62)min和(10.48±1.41)min,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靶控输注等效剂量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各药物的临床效应,为临床麻醉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级,年龄(20Ⅱ级,年龄(2060)岁,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n=30)。麻醉诱导前分别靶控输注两种药物,两组患者药物浓度为靶控输注等效剂量下的血药浓度。P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μg/m L,E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3μg/m L。记录诱导前两组基础值(T0),输注后1 min(T1)、3 min(T2)、7 min(T3)、10 min(T4)时的HR、MAP、CO、SV、SVR。结果与T0比较,P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明显降低(P<0.05),E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较E组在T3、T4时HR、MAP降低明显(P<0.05);在T3、T4时,P组CO、SV、SVR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组CO、SV、SVR总体趋势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丙泊酚轻微,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能够起到稳定心血管系统功能和降低麻醉危险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T组(丙泊酚靶控输注组),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4μg·mL-1靶控输注,给予芬太尼3~5μg·kg-1、咪达唑仑0.05mg·kg-1、罗库溴铵0.9mg·kg-1,丙泊酚维持用量为2~3μg·mL-1靶控输注;C组(丙泊酚持续泵注组),丙泊酚诱导剂量为2mg·kg-1,丙泊酚维持量为4~6mg·kg-1·h-1,余同T组。记录2组不同时点的腰部脑脊液压力(CSFP)以及手术结束时丙泊酚使用量。结果: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值)CSF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开硬膜前、切开硬膜后2组患者CSFP均较基础值低,且T组较C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硬膜后和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CSFP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丙泊酚使用量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的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降低颅内压方面的作用优于丙泊酚的持续泵注。  相似文献   

17.
邵涛  胡海燕 《中国药师》2014,(9):1529-1531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组、S组。P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S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2min后、插管10 min后、气腹5 min后、气腹30 min后及术毕患者的血糖、皮质醇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2 min、10 min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气腹30 min及术毕血糖明显升高(P〈0.01);且S组患者术毕的血糖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插管2 min时皮质醇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P组患者在气腹5 min及术毕的皮质醇值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气腹5min、30 min及术毕S组的的皮质醇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麻醉各时期HR、SPO2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2 min、10 min后,SBP均出现明显降低(P〈0.01),气腹5 min、30 min时,两组患者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2 min、10 min时,两组患者的DBP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患者气腹5 min、30 min时DBP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七氟醚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72例,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平均分为4组(R0,R1,R2和R3组),即0,1,2和3ng·mL^-1组。MAcBAR测定方法采用医学序贯试验中改良的上下交叉点法。结果:R0组七氟醚MACBAR为(3.044-0.20)%,R1组为(1.52±0.24)%,R2组为(0.76±0.13)%,R3组为(0.32±0.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靶控输注浓度1,2和3ng·mL^-1的瑞芬太尼可分别降低七氟醚MACBAR50%,75%和89%。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可以显著降低七氟醚的MACBAa,不同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对七氟醚MACBAR的影响不同,随着剂量增大,七氟醚MACBAR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麻醉及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78例,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73例。两组诱导方法采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1.5mg/kg,2min以上注完,R组诱导时增加盐酸瑞芬太尼0.025μg/(kg?min),诱导后持续泵入丙泊酚保持麻醉状态。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置入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 R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好于P组(P<0.01);R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1);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1),清醒及离院时间亦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