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氯胺酮对脑缺血大鼠突触体ATP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氯妥酮(KT)对大鼠脑缺血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四动脉阻断脑缺血模型,缺血10min后测量纹状体和海马突触体Na^+、K^+-ATP和Ca^2+-=ATP酶活性。结果 脑缺血时两个脑区的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缺血的前预先应用KT25mg.kg^-1和50mg.kg可拮抗脑缺血时ATP酶活性的下降。结论 KT可通过拮抗脑缺血时ATP酶活性的下降对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2.
探讨海马神经元损害的机理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作检测了大鼠局限性脑皮质损伤后海马CA-1区组织腺苷三磷酸酶活性,Na^+,K^+,Ca^2+离子含量,并观察了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脑损伤后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分别为0.45±0.066和0.419±0.020μmolpi/(mg蛋白.h,较正常对照组(Na^+,Ca^+,Ca^2+含量(Na^+-K^+-ATP酶0.635±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惠  曾祥龙 《医学争鸣》1997,18(3):263-265
观察大鼠完全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的另一种形式-细胞凋亡。采用琼酯糖凝胶电泳及原位缺口翻译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是否有凋亡特征性改变。结果;脑缺血损伤后5d,从海马CA1区神经元提取DNA,其琼酯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梯状结构。而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发现缺血损伤后3d,海马CA1区开始出现胞核染色体阳性的凋亡细胞,缺血损伤后5d,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结论:海马CA1区尽管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大鼠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多酚组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2)茶多酚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Na^+、K^-ATP酶活性和MDA含量呈负  相似文献   

5.
用沙土鼠制作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密度梯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0~96h海马CA1区含水量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应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观察了AVP,AVP抗血清对脑缺血再灌注96h的海马CA1区Ca2+和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VP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DND)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特异性加压素受体介导的细胞内机理改变,使神经元发生Ca2+超载并抑制Na+-K+ATP酶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海马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30min,于6,12,24,72h进行点杂交和原位杂交,72h时进行神经元尼氏小体染色。结果: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死亡,BDNFmRNA表达于6h开始增加,72h恢复正常。24h时齿状回BDNFmRNA表达高于CA1区。CNTFmRNA表达于12h开始持续增加。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海马BDNFmR-NA和CNTFmRNA的表达均增加。BDNF可能有利于齿状回神经元耐受缺血,CNTF可能在局部发挥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二巯基丙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Na-DMPS脑室内给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100min再灌注60min可显著降低海马区SOD活力和升高MDA含量。缺血前20min icv Na-DMPS900μg.kg^-1,能显著提高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结论脑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海马和下丘脑的谷氨酸、谷氨酸受体(GluR)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核酸原位杂交、放射免疫分析分别监测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海马和下丘脑的谷氨酸含量、促皮质释放激素(CRH)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变化。结果动脉闭塞15分钟,下丘脑、海马两部位的谷氨酸含量迅速增加,缺血1小时达高峰,复流后迅速回落至基线水平;再灌流24小时再次中度升高,并持续至48小时后缓慢回降。缺血期海马、下丘脑的GluR下调,再灌流期呈现典型的上向同种特异性正向调节。缺血1小时颞皮质,海马、下丘脑等区CRHmRNA表达明显活跃,并持续至再灌流96小时,血浆ACTH浓度同步升高。再灌流损伤高峰期下丘脑谷氨酸含量与CRH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血浆ACTH浓度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谷氨酸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特定条件下HPA的异常活动,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触发因子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对沙鼠脑缺血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研究 阳还五汤对沙鼠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后120h取大脑半球,在解剖显微镜下切取海马,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样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48h取脑组织测定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乳酸含量、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氨基酸含量等。结果: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研究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灯盏花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脑含水量和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活性,保护Na^+,K^+-ATP酶活性。提示灯盏花素可通过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脑亚细胞器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亚细胞器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绞股蓝总皂苷能显著降低脑亚细胞器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发挥保护脑组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EP-1-SOD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I)组、PEP-1-SOD组和SOD组,测定大鼠脑海马组织ATP、ADP、AMP含量及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结果:PEP-1-SOD组ATP、ADP、AMP含量显著高于IRI组及SOD组(分别为P<0.01和P<0.05);SOD组ATP酶活性较IRI组明显升高(P<0.01),PEP-1-SOD组ATP酶活性显著高于SOD组(P<0.05)。结论:PEP-1-SOD可穿透血脑屏障,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含量及ATP酶活性,从而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脑缺血再灌注6h、2d、4d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应用高效液相紫外监测器测定海马ATP、ADP、AMP含量.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再灌注4d时降至假手术组的51%(P<0.01).海马ATP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伤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凝闭大鼠双侧椎动脉4~5 h后,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再灌注90 min,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脑伤宁对脑组织中生化指标及脑电图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脑组织中水、Na 、Ca2 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并伴有脑电图异常和脑组织结构病理性改变。夹闭颈总动脉前30 m in腹腔注射脑伤宁能降低脑组织中水、Na 、Ca2 含量及MDA含量,并提高SOD活力,对组织学检查及脑电图也有所改善。结论脑伤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硝普钠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普通家兔随机分为对照(C)组,硝普钠(S)组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组。各组按试验要求实行肝门静脉阻断,取肝血流恢复60min后的胰腺组织测定NO,NOS,SOD,MDA,Na^ -Ka^ -ATP和Ca^ -ATP。结果 S组与C组比较,NOS无统计学意义,NO,SOD及ATP酶均显著升高,MDA明显降低;L组与C组比较,NO,SOD,NOS及ATP酶均显著降低,MDA则明显升高。结论 硝普钠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嘉  余业勤 《上海医学》1997,20(9):521-524
为观察牛磺酸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SD大鼠肝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成5组,分别于缺血前经外周静脉、门静脉注入牛碘酸及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注入牛磺酸,及假手术组组。结果表明,缺血前给牛磺酸组具有抑制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内酶的漏出,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化物酶(GSH-PX)、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心肌缺血90min后,再灌注60min,与之比较细胞内Ca2+明显增加,伴Na+升高、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说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a+升高、Na+-Ca2+交换增加,Ca2+-ATPase活性降低是细胞内Ca2+超负荷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血藤总酚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7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以及大血藤总酚酸大、中、小剂量组(300、150 和75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 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h 后,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外,其他各组缺血2 h 后拔线以实现再灌注,再灌注24 h 后,TTC 染色脑组织,拍照并计算梗死面积,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ATP 酶(Na+-K+-ATP 酶和Mg2+-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尼莫地平,脑络通和不同剂量大血藤总酚酸均能不同程度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脑匀浆MDA 水平,升高SOD 水平和增加ATP 酶活力(P<0.05或P<0.01)。大血藤总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改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大剂量大血藤总酚酸对脑梗死面积的降低作用和脑组织中SOD、MDA 的改善作用与脑络通作用相似,但弱于尼莫地平的作用;对脑组织中ATP酶活力的改善作用与尼莫地平作用相似,但弱于脑络通的作用。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复制成功。 大血藤总酚酸具有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具有的抗氧化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的机理。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采用左肾切除,右肾动静脉夹闭1h再灌流3h致肾损伤模型。结果:IR组血和肾组织中丙二醛及肾组织中WBC滞留烤,肾小管计分和Na+、Ca^2+肖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