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实施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复合声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58±5.7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0.59±6.8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9±7.37)分、(46.25±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8,P<0.05)。结论:对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复合声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耳鸣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突发性耳聋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诱导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爱金  陈爽 《微创医学》2012,7(4):395-39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用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显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帆 《吉林医学》2010,(30):5437-543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纯音听力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增强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对突发性耳聋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听力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交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表(SAS)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放松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小琴  孙宇  陈晓青 《吉林医学》2010,31(32):5922-5923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护理用于突发性耳聋是否有效。方法:符合条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每日早晚各加1次放松训练护理。结果:两组焦虑和抑郁在采取措施后均有降低,但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出院时实验组平均听力恢复(36±6.4),对照组平均听力恢复(3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是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耳鼻喉科80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且综合性护理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强化式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强化组(n=47)和常规组(n=47),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强化组给予强化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强化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35.28±10.64)分,低于常规组的(146.05±1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为(36.11±3.25)分,高于常规组的(32.63±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常规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强化式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提高,更有利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探讨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将收治的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干预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耳穴埋豆法;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实施火龙罐疗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疗法干预对SHL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患者听力恢复,提高了其生活和工作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张婷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514-1517,1522
目的:探讨综合阶段性护理干预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高乌甲素贴片治疗对外伤性下肢截肢术后病人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外伤性下肢截肢病人1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综合阶段性护理干预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高乌甲素贴片治疗组(观察组)90例和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高乌甲素贴片治疗组(对照组)90例。病人入院时,详细询问并记录其临床资料及损伤数据。比较2组病人在术后30d McGill疼痛问卷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简化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30 d,观察组在术后疼痛指数评分、疼痛模糊评分、疼痛程度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0 d,观察组在简化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0d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干预,综合阶段性护理干预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高乌甲素贴片治疗更有利于外伤性下肢截肢术后病人短期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人院顺序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显著降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听力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25例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护理干预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CL-90量表各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髙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期间水肿、心衰、电解质失衡、内瘘感染、高血压、低血压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提髙社会适应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突发性耳聋(SSHL)患者运用认知干预联合功能训练操的护理策略,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抗炎抗病毒药物、改善微循环的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治疗及激素鼓室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训练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2组突聋患者干预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总体生命质量等差异。 结果 研究组听力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组患者听力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55±0.96 vs. 1.95±0.78);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空气传导听阈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08±3.29 vs. 31.03±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在日常行为、心理素质、睡眠障碍、社会适应力、总体生命质量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将认知干预联合功能训练操的护理策略运用于突聋患者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听力阈值水平,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责任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5、10d时采用AIS量表、SCL-90量表及WHOQOL量表对其休息状态、心理状态及综合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5、10d时的AIS量表、SCL-90量表及WHOQOL量表评分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干预后5、10d时的评分,且观察组干预前至干预卮5、10d评分呈现持续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中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气指标、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为77.8%;2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及SCL-90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 结论 综合护理不仅提高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调整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加强了护患合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55-158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7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R-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QLQ-C30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有效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柏妮娜  康瑞芳  周云 《西部医学》2014,26(11):1545-154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SAS、SDS及SCL-90评分、治疗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综合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焦虑评分。结果: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焦虑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85-188
目的 探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 将2018 年11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的60 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变化、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SCL-90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行肝功能检查、定期行胸部CT 检查等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 -74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6、20、24 周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护理12 周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