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鸣 《新医学》1998,29(2):85-86
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微量蛋白尿的疗效观察北京市复兴医院内科(100045)易鸣糖尿病(DM)的高血糖、高血脂状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肾脏和视网膜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文以猪胰腺中提纯的弹性酶(elastase)和中药红曲中提取的脂必妥对糖尿病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酶组和脂必妥组,比较2种药物对糖尿病高脂高症及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效果。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弹性酶组治疗6周末分别下降了10%、19%和上升了8%。  相似文献   

3.
4.
地奥脂必妥是用于调整血脂的新药,其有效成份红曲含有胆固醇生物合成早期限速酶,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安全、迅速的降低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药物。本文报道该药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30例(门诊10例,病房2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s9a(40~76a)。所有病例治疗前1月均未服用其它降脂药物,经饮食控制和(或)口服降血糖药后血糖水平稳  相似文献   

5.
周丽 《临床荟萃》1997,12(2):80-81
本文就地奥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进行疗效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50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我科自1995年1月~1996年3月,由本人经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下列诊断标准:饮食控制无效,近期2次(相隔2周以内)查空腹血脂,血清总胆固醇(CH)≥5.70mmol/L或甘油三酯(TG)≥1.70mmol/L。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40~82岁,平均55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42~78岁,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经体检确诊的某部团以上军官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肪的胆固醇(HDL-C)中至少有1项异常,以自身为对照。口服脂必妥每日2次,每次1粒,连服60 d,服药其间规律生活,避免高脂饮食,禁服其他降脂药物。结果两组TC、TG及TC-HDL-C/HDL-C(动脉硬化指数)治疗后皆有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小。结论脂必妥降脂作用明显,药物副作用小,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必妥是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纯中药制剂。为了验证其临床疗效,我们观察了该药对26例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血清TC>6.475mmol/L,或TG>1.80...  相似文献   

8.
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试验证实降低血清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能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1,2]。本试验旨在观察调脂新药脂必妥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36~73岁,平均54.6±9.38岁。4周内未服用任何降脂药物,经一般饮食控制,2次(间隔至少2周以上)检查空腹(12小时以上)血清TC≥5.95mmol/L和(或)TG≥2.26mmol/L。其中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25例,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1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23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洛伐他汀联合脂必妥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洛伐他汀联合脂必妥能够有效提高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多项目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按照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108例,其中30例为初诊未接受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3周,血糖控制不佳;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1例;服用二种常规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57例,疗程12周,均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1次/d。结果:108例共有6例退出。治疗前后平均血糖下降35%,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HOMA-IR值降低50%,β细胞功能恢复53%。结论:罗格列酮单独及联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D 二聚体 (D 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 ,分为微血管病变组 2 4例及单纯糖尿病组 16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浆TAT和D D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血浆TAT和D D水平分别为 (14 .95± 6 .5 4 )μg/L、(1.5 6± 0 .72 )mg/L ;(2 .6 5± 1.2 2 ) μg/L、(0 .19± 0 .0 8)mg/L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TAT、D D含量均明显增高 (前两者TAT分别为 (2 1.34± 8.91) μg/L、(9.6 7±2 .72 ) μg/L ;D D分别为 (2 .95± 0 .84 )mg/L、(0 .2 8± 0 .0 9)mg/L ,而单纯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仅TAT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 D未见明显增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及纤溶的变化 ,血浆TAT及D D的检测对其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研究2型糖尿病(2型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与单纯2型DM、单纯EH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DM或EH患者(其中30例2型DM合并EH,28例为单纯2型DM,28例单纯EH),进行24hHRV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20例健康成年人HRV资料比较。结果(1)单纯E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犤(116±23)ms与(140±17)ms,P<0.05犦、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犤(110±21)ms与(131±22)ms,P<0.05犦和SDNN的均值(SDNNI)犤(46±10)ms与(60±14)ms,P<0.05犦明显下降;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犤(23±6)ms与(39±10)ms,P<0.05犦和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犤(4.4±1.9)%与(9.6±3.6)%,P<0.05犦也有下降;频域指标VLF升高犤(731±226)Hz与(440±237)Hz,P<0.05),HF犤(351±36)Hz与(744±72)Hz,P<0.05犦和LF犤(764±126)Hz与(963±156)Hz,P<0.05犦明显下降。(2)单纯D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SDNN犤(110±22)ms与(140±17)ms,P<0.05犦,SDANN犤(106±20)ms与(131±22)ms,P<0.05犦和SDNNI犤(44±11)ms与(60±14)ms,P<0.05犦明显下降;rMSSD犤(22±6)ms与(3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63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4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单纯糖尿病患者胆碱酯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 胆碱酯酶活性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是反映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早期并发症的良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sVCAM 1)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测定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4 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 1和sVCAM 1水平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 (2 8例 )与无大血管病变组 (48例 ) ,比较三组间sICAM 1和sVCAM 1的水平。并对糖尿病组中颈总动脉内膜厚度 (intima mediathickness,IMT)与sICAM 1和sVCAM 1作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有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sICAM 1和sVCAM 1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者 (P <0 .0 5 ,P <0 .0 1) ,有大血管病变者又高于无大血管病变者 (P <0 .0 5 )。糖尿病组中颈总动脉IMT分别与sICAM 1和sVCAM 1呈正相关 (r =0 .2 0 2 ,P <0 .0 5 ;r =0 .35 8,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 1和sVCAM 1水平的升高 ,表明了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白细胞的激活 ,并参与了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可作为病情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蛋白尿的原因、发生率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给临床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5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的清晨第1次中段尿测定尿蛋白的含量,并统计各种病因对蛋白尿发生的影响。结果:75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蛋白尿的病因中以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占首位,依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酮症、高渗昏迷和休克。其中因一种原因出现蛋白尿者占9.3%,2种原因并存者占24.0%,3种及3种以上原因并存者占66.7%;且病程越长,尿蛋白含量越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蛋白尿常为多因素所致,尿蛋白含量与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民  徐魁  贺冶冰 《临床荟萃》2004,19(12):672-674
目的 探讨肥胖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肥胖的T2DM组 (4 2例 )、非肥胖的T2DM组 (4 0例 )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 (37例 ) ;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外 ,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禁食 12~ 14小时 ,空腹静脉取血 ,测定血浆IL 6、血脂、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肥胖组血浆IL 6水平 (199.10±4 2 .18)ng/L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12 1.4 5± 39.4 0 )ng/L(P <0 .0 5 )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 (119.91± 34.12 )ng/L(P<0 .0 1) ;血浆IL 6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 8,P <0 .0 1) ;与空腹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 )。结论 血浆IL 6水平可能与肥胖的T2DM发生有关 ,血浆中IL 6含量升高可能加重肥胖的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运动及高脂饮食对 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的影响 ,探讨Leptin与 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以及Leptin在运动改善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 40只自发发病的 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和 15只LETO大鼠进行为期 9周的运动和高脂饮食干预 ,9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每只大鼠血清中Leptin浓度。结果 采用基础饲料饲养的OLETF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血清Leptin浓度分别为 ( 6 .5 0± 0 .75 )ng/ml和 ( 1.2 8± 0 .15 )ng/ml;采用高脂饲料饲养的OLETF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血清Leptin浓度分别为 ( 6 .83± 0 .6 8)ng/ml和 ( 1.6 5± 0 .37)ng/ml ;而采用基础饲料饲养的LETO大鼠非运动组和运动组血清Leptin浓度分别为 ( 1.0 2± 0 .13)ng/ml和 ( 1.2 0± 0 .14 )ng/ml;OLETF大鼠运动组血清Leptin浓度明显低于其相对应的非运动组 (P <0 .0 5 ) ,两个OLETF非运动组大鼠的血清Leptin浓度均明显高于LETO大鼠非运动组 (P <0 .0 5 ) ,而LETO大鼠血清Leptin浓度运动组和非运动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另高脂饮食对OLETF大鼠Leptin血清浓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Leptin可能是具有胰岛素抵抗机制的OLETF大鼠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一种调节因子 ;运动能够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8名正常人血小板膜上GPⅠb、Ⅱb、Ⅲa及P选择素的表达。以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分子数,并以酶联免疫法(ELISA)对血浆中的P选择素进行检测。结果FCM测得的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糖尿病伴血管病患者为(10.28±4.86)%,明显高于正常人的(3.75±1.83)%(P<0.01)及无血管病变者的(4.25±2.29)%(P<001)。用IRMA法测得的结果与FCM类似。血浆中P选择素浓度伴血管病变组(6.18±3.20)μg/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43±1.56)μg/L(P<0.05)及无血管病变组的(3.71±2.12)μg/L(P<005)。相反,血小板上GPⅠb的表达在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为(86.35±11.0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263±7.55)%(P<0.05)。而血小板GPⅡb、Ⅲa的表达无改变。结论有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患者血小板膜上和血浆中P选择素升高,而GPⅠb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保存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保存情况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科大学3所附属医院105例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75.24%的糖尿病患者未更换胰岛素笔笔体,93.33%的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针头。患者关于温度对胰岛素笔笔芯影响的知识掌握较差。结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保存的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保存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