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完毕拔针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将我院2004年8月门诊输液病人180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1例)按改良拔针法,传统组(901例)按常规拔针法,观察两组病人输液完毕拔针后皮下瘀血、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感及发生皮下瘀血机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改良拔针法的拔针时机与方法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可为每例病人平均节约13ml药液,并可有效防止回血或液体从针头流出,避免皮下出血及瘀血发生,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自然滑脱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门诊输液病人6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00例)按自然滑脱拔针法,对照组(300例)按常规拔针法,观察2组病人输液后疼痛、皮下瘀血等情况.结果 2组病人的疼痛感及皮下瘀血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然滑脱拔针法可减轻病人疼痛、避免皮下淤血、减少拔针时静脉回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法的疼痛程度.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观察组拔针前嘱患者轻握拳,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顺血管纵向按压.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病人的痛感反应作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比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作者从力学角度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不同痛感反应作了严谨的分析,认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 法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可以取代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一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痛感反应做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比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笔者从力学角度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不同痛感反应做了严谨的分析,认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进而可以取代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相似文献   

6.
非按压拔针法与传统拔针法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穿刺中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临床效果,明确非按压拔针法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非按压拔针组和传统拔针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传统拔针法,非按压拔针法在患者疼痛感、皮肤出血、皮下淤血、所需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拔针法。结论非按压拔针法比传统法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一次性胶贴的特性,探讨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改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11月门诊输液病人100例,静脉输液400次。单日用常规法、双日用一次性胶贴对静脉穿刺成功后头皮针固定及拔针法进行自身对照各200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固定10min后穿刺局部液体渗出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针眼处渗血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两法固定10min后液体渗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无明显差别;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进法固定不增加病人重新穿刺的痛苦,而拔针时病人疼痛及渗血显著减少,显示改进法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拔针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和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静脉输液和采血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非按压抬高拔针法,对照组采用棉签按压拔针法。观察两组拔针效果。结果非按压抬高拔针法穿刺点止血所需的时间为30-90s,平均(56.3±1.2)s,棉签按压拔针法为180-300s,平均(203.0±26.0)s;非按压抬高拔针法穿刺点出血有7例,出血率为14.0%,棉签按压拔针法穿刺点出血有21例,出血率为42.0%;非按压抬高拔针法无1例发生皮下出血,出血率为0.0%,棉签按压拔针法有6例发生皮下出血,出血率为12.0%,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按压抬高拔针法止血效果优于棉签按压拔针法。结论非按压抬高拔针法可明显减少穿刺部位出血,缩短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皮下血肿、淤点、淤斑的形成,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病人的痛感反应作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比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作者从力学角度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不同痛感反应作了严谨的分析,认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可以取代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输液拔针法与改良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输液255例次)和改良组50例(输液255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疼痛和皮下瘀血或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静脉拔针法可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拔针--预防皮下溢血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拔针法以平锅签模压针眼,易于形成皮下溢血,从而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再使用率。作者从1997年起采用与群脉平行按压法对2680人次行静脉注射后拔针操作,无1例形成皮下溢血或血肿。报告如下:1操作方法拔针前护士左手拇指和食指在针尖上方约25cm处绷紧皮肤,快速技针,用于棉签活穿刺点向上纵行压迫皮肤及血管内针眼3~5min即可。2讨论(1)传统的拔针法用棉签里压针眼,们整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海脉壁上的针眼一造成四脉壁上针眼四血.导致局部皮下青紫或血肿。(2)改良后的拔针法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织紧皮肤和皮下组织,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曾桂玉 《当代护士》2014,(8):132-133
目的探讨2种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拔针法,实验组为改良静脉拔针法,比较2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拔针时疼痛40例、针眼出血20例以及皮下淤血5例;实验组疼痛5例,针眼出血3例及皮下淤血1例。实验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改良拔针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静脉拔针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对局部淤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片刻。试验组加强对病人宣教拔针后的按压时间及一系列措施,可减少局部皮下淤血,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完整性。结果 在穿刺1465个病人中,对照组局部皮下淤血791人;而试验组510个病人中,局部皮下淤血只有57人。结论 2组病人输液后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和淤血面积大小方面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尸值均〈0.005。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输液贴的巧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蕾  房金芳 《现代护理》2005,11(11):895-895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帖在静脉输液完毕按压拔针的用途。方法将300例外周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结束,实验组用带棉垫的一次性输液贴按压拔针,对照组用棉签按压拔针,评价两组病人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瘀血和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2.37,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完毕后按压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龚意  李敏 《现代临床护理》2004,3(4):34-34,49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输液病人,使用两种不同拔针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新的拔针法较常规拔针法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和出血。结论新的拔针法能减轻病人的不适和出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进针、拔针法在门诊多次静脉输液患者中预防静脉穿刺部位发生瘀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6月200例需多次门诊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观察组按改良式进针、拔针法进行静脉穿刺、拔针,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进针和拔针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拔针,将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拔针后瘀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瘀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静脉进针、拔针法在多次静脉穿刺输液患者中应用,对预防穿刺部位瘀血、保护血管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宝花 《护理与康复》2011,10(5):417-418
目的 探讨双手拔针法在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00 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 2次穿刺输液,输液结束拔针时,第 1 次采用常规拔针法,第 2 次采用双手拔针法.观察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 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肤瘀血,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初步克服了静脉穿刺拔针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新拔针方法与旧拔针方法在临床上引起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普外科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手背双侧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观察研究。左侧采用快速旧式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式拔针法(观察组:常规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新式拔针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式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方法可减轻患者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减轻,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