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属“胸痹”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至《金匮要略》始有胸痹之称,并指出它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选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治疗[1]。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胸阳不振、阴寒内盛为胸痹的主因,兼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属本虚标实的病变,余以为当以本虚胸阳不足为主。《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盛则邪气不能侵袭,邪气内侵必是因于正气之虚,故临证治…  相似文献   

2.
<正>在肝病发展过程中肝郁耗气、年老体弱、用药不当、饮食内伤等原因均可损耗肝气,使肝"体"亏损而致肝气虚,气虚久延,渐至肝"用"不足而致瘀血,气虚血瘀是肝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肝气虚最早在《内经》就有相关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本神篇》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在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本病系由多种致病因素损伤“肝、脾、肾”三脏,由气虚致血瘀,而后出现水湿内停而成臌胀。气虚为本,血瘀为病机关健,臌胀为标。笔者根据中医“气、血、水”的理论,采用益气行血消水法治疗肝硬变腹水36例,并设对照组24例作对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义探微     
经义探微太原市中医研究所(030009)张克敏,梁如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030002)王俊贤“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出《黄帝内经·素问》,其内涵丰富。后世医家,虽仁智互见,但多数仅认为意在示人勿过用某性味的药、食,否则就会使相应的脏...  相似文献   

5.
臌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灵枢·水胀篇》),从其描述看,有似于西医之“肝硬化腹水”,换言之,就是“肝硬化腹水”应属中医臌胀之范畴。论其治疗,中医认识上不甚一致,有的主张补,反对攻法,如清·俞昌有“凡治胀病而用耗气散气泻肺膀胱诸药者,杀人之事也”之说;有的则主张攻,认为非攻不能取效,故有:“水臌之病,亦土不能克水也,方用牵牛、甘遂各9g,水煎一服,则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成矣。”(陈士铎之说)近年来多数人对本病的治疗单纯用补益或单纯攻消均不满意,主张在治疗时攻补兼施。总之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1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消瘅”病范围(但不等同这两种病)。早在《内经》已有论述,《素问·奇病论篇》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多由于患者嗜食甜食、肥甘之品,日久损伤脾胃,脾虚失于健运,痰湿内生,痰湿郁久化热,热伤气阴,气虚则血行无力,瘀血随之而生。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淤血在里即渴……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淤血,故气不得通,  相似文献   

7.
一、肝胆病中医防治体系的初步形成肝胆病中医药防治体系的初步形成,主要是战国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1.《黄帝内经》奠定了肝胆病防治的理论基础。《内经》约成书于战国前后,该书对于黄疸、胁痛、臌胀等病名的厘定、发病机理与临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中医防治肝胆病的理论基础。例如,黄疸之名始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溺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书中阐述“湿热相  相似文献   

8.
肾性贫血是指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贫血,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之一。单纯就肾性贫血而言,大致相当于中医学的血虚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病日久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从“三消”辨证而言,病属下消,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肝肾之虚,标实为痰瘀浊毒损伤肾络。  相似文献   

9.
治疗慢迁肝 当重视肝脾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可以概括为“起于肝,损及脾,本于肾”,并认为若能在此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兹分述如下,谨供参考。肝脾病变相关 治肝当须实脾众所周知,急性肝炎多因“温热蕴于肝胆”所致,以邪气盛为主要表现;慢性肝炎则由于病程迁延日久,耗伤肝气,劫夺肝阴,而成肝虚之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从人体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出发,论述了肝病的治疗原则: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心所致。另有邪郁少阳、阳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关于新久虚证的辨治思想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韩奕“虚则补之”,医者皆知。依气血阴阳、按五脏部位施补,亦为人们所熟知。至于新虚与久虚是否应采用不同的补法:如何合理补益,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此已...  相似文献   

12.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 :“诸肢节疼痛 ,身体魁羸 ,脚肿如脱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其方宗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并用之法 ,用治风、寒、湿邪痹着日久 ,渐次化热伤阴 ,经脉受损 ,正虚邪恋之风湿顽痹。笔者临床以之化裁 ,治疗各型风湿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与分型  风湿病属中医“痹症”、“历节病”范畴。《素问·痹论》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类证治裁·痹症》曰 :“诸痹……良由营卫…  相似文献   

13.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师单兆伟教授,业医3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遣方用药,不落寞臼,其致力于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的研究已10余年,学生有幸侍诊左右,对吾师治疗CAG的经验略有所得,今择要简介如下,以飨同道。1$观与微观辨证结合,病机重在气虚血瘀一般认为,CAG以胃阴亏虚为主,但吾师认为,CAG通常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迁延日久。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有“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之论,而《脾胃论》也认为“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至清代叶天士则进一步提出“病初气结在经,久病则血伤入络”。“初病在经,…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间出现大便秘结,或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时感艰涩不畅者,称之为“妊娠大便不通”。 《女科经伦·胎前证下》谓“胎前气血壅养胎元”是说女子孕后血聚养脏、气聚载胎以维系正常生理。若素体气血虚衰,此时便致阴血更为不足,中气更显虚微,津亏肠燥而成大便不通之症。这正如《诸病源候论·妊娠大便秘而不通候》所言“津液竭燥,肠胃否涩,蕴积结于肠间,则大便不通。”此其时,若用攻下则伤胎元,甚则引起坠胎或小产;若用润下,可暂图一时之效,经日需依赖药物润之,于事无补。予用甘麦大枣汤益气补血,润燥通便,治疗妊娠大便不通20多例,效果满意,特作一  相似文献   

15.
1 古典医籍有关黄疸与坏病的论述 “坏病”首见于《伤寒论》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渴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统观全文,显然仲景所谓之“坏病”是因医者治法不当所坏,清·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亦注之曰:“言为医者所坏病也”。坏病的另一层意思可理解为“本为顺证,变为逆证”,即柯云伯谓之“坏病者变证也”。 关于黄疸病自《内经》以下即当作病来认识的,如《内经·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汉  相似文献   

16.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出白《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主治风湿日久,正气日衰,身体赢弱,肢节疼痛,阳气久虚,湿邪上乘,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此类多为风寒湿邪痹阻而致阳气不  相似文献   

17.
<正>软坚散结法,是指用软坚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而成的有形病证的方法。软坚药物味多咸。《素问·脏气法时论》:"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如痰浊凝聚的瘰疬、瘿气,宜消痰软坚散结,用浙贝、海藻、昆布、牡蛎等。久疟而脾大,宜软坚破结,用醋泡鳖甲、三棱、莪术等。此外,热结胃肠的便秘,用芒硝等咸寒软坚泻  相似文献   

18.
正王泰林,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西溪书屋夜话录》等。王氏在肝病的证治上建树颇多,他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提出了著名的"治肝三十法",在《王旭高医案》一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医案,尤其以"臌胀"记录最多,解析最为详细,笔者将根据《王旭高医案》"臌胀篇"中的医案浅析王旭高应用厚朴治疗臌胀的用法与规律。1膨胀的认识臌胀自古被列为中医四大难证之一,其基本病机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19.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病证。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的肝硬化腹水。由于酒食不节、情志失调、虫毒感染等因素损伤肝脾肾三脏,以致气滞、血瘀、水停,渐成膨胀。余临床辨治,抓住其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注意分清标本轻重缓急,攻补兼施,每能获效。 一、辨本虚明标实 膨胀本虚不外气血阴阳虚衰:①阴虚:以肝肾阴虚最常见,多为素体阴虚,或患黄疸后过用苦寒化燥伤阴,或瘀血郁而化热伤阴,或反复用利尿药所致。症见胁痛隐隐、口干、不思饮食、低烧、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  相似文献   

20.
中医“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