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 875名学龄前儿童眼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昆明市五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眼病情况,制定适合幼儿群体防治眼病,保护视力的《儿童眼保健常规》。昆明市五华区妇幼保健所于2006年3~12月对本区集体园所5 875例4~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及眼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全区37所幼儿园共5 875例儿童都接受了检查,受检率100%,其中男童2 999例,女童2 876例,4岁~组2 013例,5岁~组2 422例,6岁~组1 440例。1.2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灯箱检查视力,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检查眼位和眼球运动。凡祼眼视力≤0.8者为视力低常,映光点不在瞳孔中央为斜视,即通知儿童家长将其带至本…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1866名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测查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1866名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为5.52%,影响视力的因素包括父亲文化程度、双亲近视、儿童睡眠时问、常在不良光线下或躺着看书、连续用眼不休息等。【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问题不容忽视.需进一步提高卫生保健人员和家长们在眼保健方面的知识水平、早期干预儿童的不良用眼习惯。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崔绍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5):334-334
为了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 ,找出影响视力的各种因素 ,制定干预措施。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区 2 0 0 0年体检中已经确诊的视力异常儿童进行了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自海淀区 16所卫生保健示范园 2 0 0 0年大体检查出的视力异常儿童 ,并且经过医院确诊的 2 10名儿童。1.2 方法 以相同的条件 (同一所园、同年龄、同班、同性别 )随机抽出 42 0名视力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将可能造成视力异常的因素分类绘制成调查表。用回顾调查方法 ,由所调查的家长填写。调查资料汇总由区儿童保健科负责大夫审核后输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吉大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基本情况,为制订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吉大社区幼儿园体检中视力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视力是反映视觉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尽早I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对早期发现眼部疾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南京市129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调查,现述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南京市十一所幼儿1294名儿童.$ffi#1~FW_12调查方法用丹佛智力筛选试验(D~)对1294名儿童进行智力测定,结果表明智力均属正常。在室内,采用灯箱式国际标准E字视力表,视力表的现照长为500if]X,将表悬挂的高度以50行视标与被检查儿章双眼基本等高。2结果表11294名学龄前儿重视力的分布2,1从表1看到3岁儿童584只眼中,不小于48视力的有5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方法:对射阳地区6 802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率为9.51%.其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视力异常率,分别为9.04%、8.74%、10.74%(χ2=6.21,P<0.05);男童、女童视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05).结论: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方法在2012年3—12月深圳市幼儿园视力普查中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屈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儿童2294名4588只眼完成视力检查,其中3~6岁组的视力分别为(0.56±0.13),(0.79±0.15),(0.84±0.16),(0.91±0.17)。视力异常258人,视力异常率为11.25%。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屈光状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学龄前是儿童的视力不断发育、屈光状态逐步正视化的过程,在幼儿园开展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儿童视力异常,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福州市2298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州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患病特点和规律 ,做好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 ,提出干预措施 ,我院于 1994年 3~ 5月 ,对福州市 16所幼儿园中 2 2 98名 3~ 6周岁儿童进行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其中男童 12 2 0名 ,女童 10 78名 ,3岁 2 97名 ,4岁 6 5 6名 ,5岁 785名 ,6岁5 6 0名。结果如下 :2 2 98名儿童 ,患龋病 16 2 2人 ,患龋率 70 .6 % ,其中男童 71.4% ,女童6 9.7%。龋齿总数 86 6 3个 ,其中恒牙 5个 ,龋均 3.77。患者龋均 5 .36。与上海市4~ 6岁儿童的患龋率、龋均、患者龋均相近 ,但显著高于我国儿童乳牙平均患龋率 (5 5 % ) ,各年龄… 相似文献
10.
10004名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弱视患儿就有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和重建立体视功能。为了做好湖州市弱视儿童的防治工作,于2005~2006年对我市10004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市城区27所幼儿园和10所乡镇幼儿园。共10004名学龄前儿童,男5406例,女4598例;城区6478名,乡镇3526名。2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的同时行系统眼部检查以排除眼部其他疾病。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与去遮盖法检查眼位。对视力≤0·8或有斜视者给予1%… 相似文献
11.
12.
13.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很多因素都可对视力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1]。为了解齐河县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探讨影响视力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于2006年9月对齐河县城区托幼机构中的2 426名儿童进行了视力检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自齐河县城区18所幼儿园2~6岁儿童共2 426例,其中男1 280例(52.76%),女1 146例(47.24%)。要求: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合作较好的视力异常儿童并排除先天性眼病和近期眼外伤所引起的视力下降者。1.2方法①视力检查:采用YSL-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健康状况,为下一步近视防控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7个省辖市8 847名幼儿园大班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测。结果 2021年共调查8 847名学龄前儿童,左右眼裸眼视力中位数均为4.9(4.8,5.0),左右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16 D、+0.11 D,郊县儿童高于城区(t值分别为4.922,4.003,P均<0.05)。屈光不正检出率为12.67%,其中远视、近视、散光检出率分别为0.99%、5.11%、6.57%。可疑远视储备不足检出率为40.50%,其中男童(41.77%)高于女童(39.06%)、城区儿童(44.21%)高于郊县(3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16,33.239,P均<0.05)。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19.84%,郊县儿童(20.90%)高于城区(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6,P<0.05)。结论 河南省5~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切实落实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健康检查服...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我市幼儿视力及眼病情况 ,制定适合幼儿园群体防治眼病、保护视力的《儿童眼保健常规》。我们于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11月对我市区 842 1名 4~ 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及眼病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市区 3 3所幼儿园 4~ 6岁儿童共 842 1名。其中男性 415 2人 ,女性42 69人。1.2 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查眼位、眼科常规检查。视力≤ 0 .8和斜视者给予散瞳后 ,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 ,查矫正视力、屈光间质及眼底 ,排除器质性病变 ,三周后复验。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 1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眼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于2015年3-5月对河南省漯河市17所幼儿园9 821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入园眼病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视力、眼位、外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 821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中,患眼病儿童3 429例(34.91%),其中屈光不正1 598例(16.27%),结膜炎1 174例(11.95%),分别位居第1、2位;共检出视力低常儿童1 614例(16.43%),年龄越大视力低常率越高,且女童视力低常率(17.38%)高于男童(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共检出弱视儿童369例(3.76%),检出率依次为屈光不正性弱视(43.63%)、屈光参差性弱视(32.79%)、斜视性弱视(20.87%)、形觉剥夺性弱视(2.71%);在369例弱视儿童中,250例(67.75%)为首次发现。结论 学龄前儿童眼病发病率较高,以屈光不正和结膜炎最多见;视力低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童高于男童;弱视成因以屈光不正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视力问题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大多数儿童的视力问题是因为屈光不正导致。屈光不正包括散光、近视、远视等,相当部分的屈光不正问题在儿童学龄前期就已经存在了。以往社会对儿童视力的关注集中在入学以后,但此时的儿童的学业负担重,视力下降明显,使得部分儿童错过了最佳的纠正时机。另外,屈光不正是导致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越好,3~7岁为最佳治疗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泰安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状况,及早为其进行视力健康指导;为早预防、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安市3-6岁5602名儿童进行视力普查,视力低于4.9者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行散瞳验光,矫正视力低于4.9者为弱视。结果视力低常者712例(12.71),弱视者196例(3.5%),其中视力低常者远视679例。结论泰安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状况与全国相符,应对学龄前儿童做出视力健康指导,加强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5 860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及屈光情况。[方法]2001~2005年对广州市东山区部分幼儿园的586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连续数年的屈光状态调查,包括视力检查.视力筛查仪散瞳后验光仪验光,观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屈光变化。[结果]在5860名学龄前儿童中视力低常1180人(20.14%);3~6岁的儿童年龄越小,低常视力比率越高;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低常视力、远视人数逐渐减少,而正视、近视人数逐渐增加,混合散光的人数变化不大。[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实施眼保健以及对需要治疗者进行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预防和保护青少年视力,应从学龄前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