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小血肿的疗效. 方法 45例硬膜外小血肿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负压引流治疗.以同期30例血肿量<30 ml的硬膜外小血肿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保守治疗. 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均完全吸收,无并发症,恢复良好. 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急性硬膜外小血肿能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优于保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脊柱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临床常见,但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导致神经损伤并不常见.我们采用血肿清除、持续冲洗治疗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导致马尾神经损伤2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5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0.5%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治疗9~15 d,5例治愈,20例好转,均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0~20 d,平均15.0 d出院.结论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加强穿刺处皮肤护理及疼痛护理是硬膜外阻滞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后手术后因引流不畅、引流管阻塞导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腰椎后路术后4例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在腰椎后路手术后进行伤口探查、血肿清除、脊髓减压术,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恢复.结论 对于腰椎后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早期手术治疗对神经障碍恢复的效果与手术减压时间及神...  相似文献   

5.
解痉胶浆治疗顽固性膀胱痉挛疗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寻找治疗顽固性频繁发作膀胱痉挛的有效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方法 采用0 .75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 ,加入维拉帕米、维生素K3 、阿托品制成解痉胶浆剂 ,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痉挛频繁发作病人 10 1例次。另设硬膜外麻醉治疗此症 38例次作对照 ,观察两组显效例数 ,起效时间 ,维持时间。 结果 解痉胶浆组 10 1例次中显效 97例 (96 .5 % ) ,硬膜外麻醉组 38例次全部显效 ,起效时间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5 ) ,但维持时间解痉胶浆组长于硬膜外麻醉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毒副作用 ,解痉胶浆组少于硬膜外麻醉组。 结论 解痉胶浆为治疗顽固性频繁发作膀胱痉挛的有效药物剂型 ,膀胱灌注解痉胶浆为较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右旋糖酐硬膜外充填治疗腰麻后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硬膜外腔填充治疗腰麻后头痛30例,现报告如下. 30例病人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头痛时间最短3天,最长20天.治疗均于T12~L1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缺口向头,先注入1%利多卡因5ml,2分钟后抽取低分子右旋糖酐40ml,缓慢注入硬膜外腔,拔出穿刺针后局部用无菌敷料固定.术毕嘱病人坐起,头痛症状立刻消失.  相似文献   

7.
透明质酸钠硬膜外隙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透明质酸钠注入硬膜外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不同的药物配方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隙注射治疗,并于1周后重复治疗一次.近期疗效评定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中的观察项目,计算其改善率.同时使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治疗前及第一次治疗后1d、3d、5d、7d、以及1个月后的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硬膜外隙注射透明质酸钠组与硬膜外隙注射糖皮质激素组比较,在注射后3d内的组间VAS评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第5、第7d及治疗后1月的VAS评分低于地塞米松组,有显著性差异.透明质酸钠组在1月后近期临床疗效评定中的显愈率和甲强龙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 硬膜外隙注射使用透明质酸钠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治疗的6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完消失58例(85.3%),好转7例(10.3%),中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例(4.4%)。结论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可作为部分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大容量复合液灌注与常规剂量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硬膜外腔灌注大容量(350~550ml)复合液68例,常规组:硬膜外腔注射(25~35ml)52例,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连续2次治疗,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天、5天、7天.结果:术后1天、5天、7天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6%、92%、94%;常规组77%、83%、8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灌注大容量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性较大,有效率高,副作用较小,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常规的手术治疗,多为骨瓣开颅和骨窗开颅清除血肿[1].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急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2 1 6例作为治疗组 ,术后 2 4~ 48h从腰椎管术后所置的引流内注入康宁克通复合液至硬膜外腔 ,注药后拔除引流管 ;对照组 1 92例 ,拔除引流管 ,不注药。结果 :两组 40 8例术后平均随访 6 .8年 ,治疗组优良率 96 .3 % ,对照组优良率 90 .1 % ,P <0 .0 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康宁克通复合液 ,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颈椎硬膜外置管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硬膜外置管注射胶原酶、臭氧及镇痛复合液(得保松注射液1 mg+维生素B121 mg+2%盐酸利多卡因1 ml+0.9%氯化钠注射液共4 ml)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硬膜外置管注射臭氧及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A组28例:颈椎硬膜外注射臭氧(浓度20 wg/ml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幕上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17例幕上硬膜外血肿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儿童主要的受伤原因是坠落伤,合并颅骨骨折者62.4%,手术中发现主要出血原因为板障出血.3例患儿放弃治疗,其余均存活.结论 治疗的关键是患儿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头颅CT的动态复查,手术指征的正确把握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治疗剖宫产术病人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时神经根损伤的效果.方法 择期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在穿刺过程中发生神经根损伤的病人93例,年龄21~ 3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1).发生神经根损伤后即刻、术毕及术后5min时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D1组剂量为1、2、2 mg,D2组剂量为2、4、4 mg,C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4、4ml.于术后14 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治疗效果较好(P<0.01),D1组和D2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 mg治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时神经根损伤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31例硬膜外血肿穿刺置管加血肿液化剂治疗。结果31例病人CT复查血肿引流完全消失16例,基本消失15例,全部达到术前正常生活水平。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应用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硬膜外粘连的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有硬膜外粘连者35例,男性32例,女性3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岁.病变累及上胸段5例,中胸段6例,下胸段24例;胸椎黄韧带肥厚、骨化26例,单纯后纵韧带骨化2例,椎板增生骨赘内突1例,单发或多发性胸椎间盘突出14例.术前JOA评分-1~23分.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术后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60min,平均出血量为400ml.12例术中硬膜损伤者均行硬膜修补并于硬膜外腔放置引流管,2d后均拔管.术后无1例神经症状加重,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蛛网膜下腔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7~29分,改善率平均为73.4%±26.3%,治疗效果优22例,良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无加重病例,优良率为77%(27/35),总有效率为97.1%(34/35).结论: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存在的硬膜外粘连采用锐性剥离、椎板蚕食、漂浮组织去薄、部分硬膜切除修补等方法处理可减少神经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上,由外伤、退行性疾病、椎管内占位以及动、静脉畸形引起的马尾综合征并不少见,而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马尾综合征少见.2000年10月至2007年8月,我们治疗5例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马尾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5~66岁,平均38岁.首次手术原因:剖宫产2例,经尿道前列腺肥大切除术1例,阑尾炎切除术1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硬膜外麻醉所用药物均为2%利多卡因.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均未提示异常,且均无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8.
脊髓硬膜外血肿并不少见,但显微外科术后出现的医源性硬膜外血肿临床上极少,但病情发展迅速,后果严重.特别是肢体显微外科手术后的硬膜外血肿,临床症状极易与其他症状混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自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成人骶尾部表皮样囊肿10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囊肿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成人骶尾部表皮样囊肿,总结麻醉方法的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止血方法和治疗效果.首选硬膜外麻醉、右侧卧位、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逐步剥离,在手术最后阶段剥离囊肿与直肠粘连处.结果本组切除囊肿单发3例,分隔多发7例.病理报告均为表皮样囊肿,平均住院17.6(14~28)d.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麻醉、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剥离是切除骶尾部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早期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1 452例,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3~55岁,平均46.4岁;脊髓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伴C6椎体血管瘤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回顾分析5例硬膜外血肿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及手术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在术后24 h内,平均症状持续时间4 h(2~7 h),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功能损害,均行急诊手术处理,术后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1例患者在第1次血肿清除术后5h再次出现血肿压迫而行第2次血肿清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3.8个月(6~18个月),至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无硬膜外血肿复发.结论:颈椎前路术后24 h内,特别是术后6~8 h,是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高峰,应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功能损害是硬膜外血肿的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可以明确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并可以精确定位血肿位置和范围,有助于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清除.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必须第一时间行手术治疗,如果处理及时患者脊髓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