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第三讲O157:H7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2206)徐建国O157:H7过去是一种罕见的血清型,认为是非致病性的。1982年在美国的俄勒冈和密执安州的一起出血性肠炎的暴发中首次分离到O157:H7大肠... 相似文献
7.
8.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一般对人无害。其中一些特殊的血清型具有病原性 ,能引起人类腹泻 ,故称致泻性大肠杆菌 ,而由其引起之肠炎称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世界各地广泛存在本菌感染 ,特别是旅游者腹泻与食物中毒。新生儿病房及托儿单位往往可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发生流行。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O抗原血清型及细菌的毒力测定可将致泻性大肠杆菌分为五类 :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 (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 (E HEC)和肠道聚集粘附性大肠杆菌 (EA -A… 相似文献
9.
1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人类病原菌,由它引起的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可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现就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12.
二氧化氯杀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75:H7影响因素试验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400mg/L一氧化氯溶液杀灭布片上大肠杆菌O157:H7的D值为1.53min,浓度系数为1.36,温度系数为1.63。溶液呈酸性时,杀菌效果较好,PH值〉7者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 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3%。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 0份 ,从牛粪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5 2 3份 ,从生猪肉 (36 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因此证实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昆明市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及流行情况 ,了解蔬菜、食物、水等的污染情况 ,2 0 0 1年 10月采集昆明市鸡、鸭、牛 3个养殖场、西式快餐店 2个和市区 9个农贸市场的鸡、鸭、牛粪 ,生牛奶 ,生、熟肉馅 ,生蔬菜 ,生、熟猪、牛肉 ,海产品 ,以及猪、鱼、鸡内脏等 14种共 15 5份样品。按照大肠杆菌O15 7∶H7的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鉴定 ,结果共发现 19株大肠杆菌O15 7∶H7,并且 19株菌株均含有志贺样毒素VT2的致病基因。其中从蔬菜 (33份 )分离到 9株、鸡内脏 (9份 )分离到 3株、生猪肠 (17份 )和卤猪肉 (12份 )各分离到 2株 ,发干菜 (6份 )、鱼内脏 (6份 )、海产品 (6份 )各分离到 1株大肠杆菌O15 7∶H7。食品中检出阳性菌株数之多在全国尚属少见。特别是蔬菜 ,其检出O15 7∶H7大肠杆菌阳性数 ,占总检出数的 4 3 37% ,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昆明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 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3 %。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0份,从牛粪 ( 75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 5 2 3份 ,从生猪肉 ( 3 6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结论 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昆明市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及流行情况 ,了解蔬菜、食物、水等的污染情况 ,2 0 0 1年 10月采集昆明市鸡、鸭、牛 3个养殖场、西式快餐店 2个和市区 9个农贸市场的鸡、鸭、牛粪 ,生牛奶 ,生、熟肉馅 ,生蔬菜 ,生、熟猪、牛肉 ,海产品 ,以及猪、鱼、鸡内脏等 14种共 15 5份样品。按照大肠杆菌O15 7∶H7的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鉴定 ,结果共发现 19株大肠杆菌O15 7∶H7,并且 19株菌株均含有志贺样毒素VT2的致病基因。其中从蔬菜 (33份 )分离到 9株、鸡内脏 (9份 )分离到 3株、生猪肠 (17份 )和卤猪肉 (12份 )各分离到 2株 ,发干菜 (6份 )、鱼内脏 (6份 )、海产品 (6份 )各分离到 1株大肠杆菌O15 7∶H7。食品中检出阳性菌株数之多在全国尚属少见。特别是蔬菜 ,其检出O15 7∶H7大肠杆菌阳性数 ,占总检出数的 4 3 37% ,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昆明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 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凝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 3 %。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0份 ,从牛粪 (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 5 2 3份 ,从生猪肉 ( 3 6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结论 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 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 8 3%。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 0份 ,从牛粪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5 2 3份 ,从生猪肉 (36 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因此证实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起常州地区发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种类.方法 应用FilmArray多重PCR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腹泻病例肛拭子标本.结果 18份病例标本中5份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结论 该起疫情由EHEC引起. 相似文献
20.
国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8 2年以来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 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EHEC)O1 5 7∶H7陆续在全世界六个洲的 30多个国家报告了感染病例。由于它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和病死率较高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emolyticure micsyndrome ,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orpura ,TTP)等并发症 ,普通细菌培养技术对该菌的检出率较低 ,易造成漏诊、误诊和治疗的困难 ,做好监测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国外肠出血性大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