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长沙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的“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为了解和掌握感染性腹泻在长沙市的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特对长沙市2010年1~12月份感染性腹泻病例三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23日玉州区仁厚镇铁匠村发生的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头痛,呕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由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11~6月22日,竹山县擂鼓镇枣园村发生105例以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河孤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5月 ,曲阜市某学校发生了一起由于化粪池污染自备水源引起师生及家属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的事故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概况该校位于曲阜市西郊 ,占地面积 1 5 0 0余亩 ,校舍建筑面积 3 5万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及家属3 5 0 0余人 ,在校学生 1 60 0 0余人。自 2 0 0 1年 5月下旬以来 ,在部分教职工 ,家属及学生中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呕吐 ,部分病人伴有发热和腹胀。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 ,发烧以低烧为主 ,极少数病人有高烧 ;腹痛多为钝痛或间歇性疼痛。首例病人发生于 5月 2 3日 ,之后病人便逐渐增多 ,5月27日之后日腹…  相似文献   

5.
三亚市2004~2005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海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42-1643
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也是三亚市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终年可见散发病例,尤以夏秋季多见。自2004年三亚市实行网络直报,并将其它感染性腹泻作为丙类传染病纳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感染性腹泻进行全面监测。为了解感染性腹泻在三亚市的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现将近三年来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1-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广州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69 496例,年发病率介于75.30/10万~146.72/10万之间,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9.01%。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白云区和增城区。实验室诊断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6.11%,其中轮状病毒、腺病毒及两者合并感染分别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67.27%、9.67%和12.33%。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28起,均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结论广州市2011-2015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组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存在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2004~2007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甘肃省感染性腹泻的流行规律及特点.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2004~2007年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感染性腹泻的时间、人群、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特点的描述,推测大部分感染性腹泻可能由轮状病毒引起.结论 轮状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很大比重,针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提出相应防控策略,从而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控制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3-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广州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28起,病例2 679例,波及238 802人,罹患率1.12%,平均病程11.46 d,其中大学12起、中学8起、幼儿园4起、小学和工厂各两起。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6.47%,均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结论广州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秋冬季高发,诺如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存在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15~28日,广西贵港市某监狱发生了一起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共发病233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9日接报告,本县一企业有数名工人出现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基本情况:该企业为脱水蔬菜生产销售企业,共有职工2298人,其中管理人员37  相似文献   

11.
<正> 1998年8月16日,某初中学校发生一起感染性腹泻,262人就餐,81人发病无死亡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签定为感染性腹泻。1.流行病学调查 8月10日,该校学生中开始有人腹痛,腹泻,之后病人逐日增加,至18日已达81人,住院治疗16人,发病率为:31.2%。 对病人进食情况和食品从业人员调查发现,大部分病人为学生,其中在大食堂就餐者,小灶就餐者,校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性腹泻是我国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为了解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组成,给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者进行了致泻病原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指除了霍乱、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病原体随食物或水进入健康人的胃肠道 ,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小肠分泌大量水分及电解质 ,引起腹泻 ,同时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原体随排泄物排除体外 ,污染环境、食物及水源 ,可以引起疾病流行。本章所述仅限于某些常见的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1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的细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 ,是国内外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在发展史国家占感染性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明原因的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史,通过实验室检测粪便、生活饮用水病原。结果发病病例症状相似,有相同的暴露史,关联性强;粪水检出痢疾杆菌,病人急性期粪便,常规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在高倍镜下每个视野超过15个)。结论此次疫情为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相似文献   

15.
志贺氏菌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全球范围内细菌性痢疾(菌痢)年病例数超过2亿。占感染性腹泻发病总数的15%以上。2001年我国报告的菌痢年发病数56.87万,年发病率为84,84/10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如美国4.4—10/10万)。国内近年调查表明。志贺氏菌属占腹泻检出病原菌的41.5—92.15%,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第二位的病原体。间或有集体机构中菌痢流行或暴发的报道。这说明我国虽环境及卫生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细菌性痢疾的防治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一起景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分析,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搜索、现场调查、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等方式对2017年8月仙女山景区感染性腹泻进行调查,采集腹泻人员的粪便标本及肛拭子标本等,应用RT-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该起疫情2017年8月6日起,至8月11日,共搜索到67例病患,罹患率为2.23%(67/3 000),其中临床诊断病例62例,确诊病例5例。患者无统一就餐史,但均使用并饮用过仙女山水厂管网水。所有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此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可能为生活饮用水污染和生活接触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体的构成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指导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等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急性感染性腹泻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了控制腹泻病的全球方案。为了解银川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感染情况,探讨不同腹泻病原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年4月中旬—1986年4月上旬,对6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了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分别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银川市医院、郊区大兴乡卫生院等儿科门诊,以每日排3次或3次以上水样便、稀便、脓血便或粘液便的6岁以下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须玉红  高新  陈春花 《新疆医学》2009,39(10):113-116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常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主要通过粪一口传播及接触传播。不排除经呼吸道传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流行季节最为多见,并有暴发的报道^[1,2]。2008年9月25日至30日,某院儿科先后发生12例婴幼儿腹泻,经调查证实非感染性腹泻4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8例,其中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者5例。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长期以来危害人民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其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成人劳动力大量损失的因素,还给国家和患者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20年来,感染性腹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致腹泻的新病原体不断涌现和一些老的病原体重新活跃或菌种基因变异等,均给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