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性心率震荡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 h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的患者,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AECG所获得的HRT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CAG阳性组震荡初始(TO)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CAG阳性组震荡斜率(TS)值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且TO和TS值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TO升高,TS下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 h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对CAG阳性组于PTCA术后第1天和第7天进行AECG监测并随访观察心功能与HRT的关系,分别计算各阶段HRT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值. 结果 CAG阳性组TO和TT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或0.001),TS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TO和T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或<0.001),而TS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01);PTCA术后第1天单支或多支病变组TO、TS和T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术后随访左心功能不全组HRT现象均较无左心功能不全组明显减弱(P<0.05或<0.001). 结论 HR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TCA术后HRT明显改善,后期的心功能不良是影响HRT现象减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3,(25):2227-2229
目的评价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对213例ACS患者,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6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27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将ACS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比较各组HRT指标的差异和HRT异常发生率。结果 3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UAP组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TO、T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与中、低危组比较,TO增大,TS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HRT2异常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TO、TS对AMI和UAP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TS是ACS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T可作为ACS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敏  侯赛 《安徽医学》2013,34(2):119-121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6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法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患者组TO高于对照组,而TS值、LVEF和HRV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组TS、HRV、LVEF值均小于轻度心衰组(P<0.05)。慢性心衰组TO与HRV呈负相关(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HRT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心率震荡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开烈  汤艳  张宏伟 《医学综述》2013,19(5):929-931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CHF患者(观察组)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其HRT、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并与5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震荡初始值(TO)明显高于对照组,震荡斜率值(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O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TS与LVEF、LVED、SDNN呈正相关(P<0.05)。TO越高、TS越低,其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就越高。结论 CHF患者的HRT现象明显减弱,HRT检测有利于进行CHF危险分层和评价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组和对照组及MS组内心率震荡现象(HRT)的研究,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进行Holter检查,取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同时获取心率变异(SDNN)、三角指数(TI)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MS组内分为单纯MS组与MS伴靶器官损害组,分析各变量值的统计学意义,进行临床意义的研究。结果: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比较:TO、TS、SDNN、TI、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单纯代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伴靶器官损害者比较:TO、TS、SDNN、TI、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并且随着靶器官的损害,这种改变更为明显。推断HRT可能成为评价M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42-444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不同级别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变化规律,分析HRT与左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率变异(HRV)指标(SDNN、SDANN、RMSSD)的相关性,从而评估心衰程度。方法:选择CHF患者(心衰组)120例,非CHF患者(对照组)12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组,心功能Ⅱ级55例,Ⅲ级43例,Ⅳ级22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HRV的各组值,心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F组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T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CHF程度的加重,TO、TS的改变更加显著,TO值越来越高,TS值越来越低。CHF组TO与SDNN、SDANN、rMSSD、LVEF值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CHF组TS与SDNN、SDANN、rMSSD、LVEF值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TO与TS无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且随着心衰严重程度加重,心率震荡变钝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A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B组)、正常健康对照者50例(对照组).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记录资料,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各组之间的TO、TS、LVEF、LVEDD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LV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TS、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B组TO值、LVED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S值、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TO值、LVEDD值高于A组(P<0.05),而TS值、LVEF值低于A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T现象减弱,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减弱更明显.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记录104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HRT(TO和T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静息心率(RHR)、SDNN,随访6~18个月,终点事件是患者心力衰竭恶化入院、心源性死亡。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LVEF≤30%、SDNN≤100 ms、RHR≥75次/min、HRT 1、HRT 2等6个变量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其中HRT 2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RR=5.40,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LVEF≤30%(RR=4.68,P<0.05)、RHR≥75次/min(RR=3.18,P<0.05)、SDNN≤100 ms(RR=3.69,P<0.05)、HRT 2(RR=5.12,P<0.05)为仅有的4个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的变量。结论 HRT是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一个有力的预后预测凶子。  相似文献   

10.
赖丽娅  刘涛 《重庆医学》2007,36(14):1426-1428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方法 选择DCM患者12例,正常健康对照者12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计算TO、TS与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TO值(3.84±5.65)显著高于对照组(-5.78±4.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M组TS值(5.49±5.47)ms/RR间期显著低于对照组(12.98±6.02)ms/RR间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 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作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