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估限制性输血策略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在髋关节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词主要为hip, strategy和Red blood transfusion及其相关或相似或相近的词汇。搜索策略:"transfusion OR transfusions OR transfusion strategy OR transfusion threshold"AND "hip OR lower limb" AND "transfusion strategy OR strategy OR restrictive OR liberal"。入选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队列研究(RCS),试验设置2组:使用较低血红蛋白水平(Hb)作为输血触发阈值(限制性输血策略或输血方案)组,使用较高Hb作为输血触发阈值(开放性输血策略或输血方案)组。主要临床结果包括死亡率、谵妄、感染、心血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脑血管事件、肺栓塞、急性肾衰、30 d再入院率和住院日。使用STATA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作统...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临床医生》2001,29(2):25-25
1浓缩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之表现者。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TBI)患者用血状况,为临床合理输血和及时救治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组织华东六省一市77家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经治的14948例颅脑创伤患者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2004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输血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信息,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48例患者中经输血治疗2072例,其中男性1663例(80.26%),女性409例(19.74%),平均年龄(41.56±17.36)岁,15~44岁的占56.00%。平均每人输血1114.03ml,54%的患者输血量在400~800ml。术中输血(70.08%)和失血性休克(23.75%)为输血主要原因。合并伤越重、颅内受损越重、颅脑手术越复杂者输血概率越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输血量越多(χ2=103.44,P<0.005);输血越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越大(χ2=1593.98,P<0.001),预后越差(χ2=62.42,P<0.005)。结论对颅脑患者早期应积极控制出血性休克,预防各种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术中严格控制出血,术后及时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4.
限制性输血策略作为患者血液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已写入国内外红细胞输注指南,现有证据表明其或许并非适合所有病种及所有年龄段人群。本文通过简述限制性输血策略的研究进展及我国目前限制性输血策略的现状,从限制性输血策略研究的方法学、普适性和研究的观察指标等方面来阐述目前限制性输血策略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局限性,以期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范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7):1008-1010
髋关节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之一,但其操作较为复杂,手术区域的血供较为丰富,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较大,围术期贫血的发生率高,因此输血治疗在髋关节手术中至关重要.输血治疗是临床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输血治疗存在潜在的风险,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据统计,中国每年临床用血量达 700 万单位,而血液资源极其珍贵,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Ⅲ级,排除慢性贫血等因素,随机分为A、B 2组:限制性输血组(A组,n=50):围手术期Hb<80 g/L即启动输红细胞;开放性输血组(B组,n=50):围手术期Hb<100 g/L再启动输红细胞,观察记录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拆线时间、住院天数、出院3个月后Hb及直立行走率无差异(P>0. 05),但在输血量(1. 80±1. 32vs 4. 25±1. 18)、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vs 12%)、输血相关费用(298. 70±255. 12 vs 1 309. 30±292. 74)及出院前24h内Hb(92. 90±5. 49 vs 104. 30±3. 86)方面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 05)。A组术中和术后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0. 54±0. 74 vs 2. 09±0. 37; 1. 24±0. 90 vs 2. 15±0. 92,均为z<0. 05),术前2组输血量比较无差异(P>0. 05)。A组和B组中入院Hb和出院3个月后Hb比较无差异(P>0. 05);但出院前24 h内Hb均明显低于入院Hb和出院3个月后Hb(P<0. 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限制性输血安全有效,不影响患者预后,在输血后不良反应及节约用血方面显著优于开放性输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及输血前传染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对2600例外科创伤救治患者进行术前及输血前传染病筛查,并对筛查出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和输血前传染病筛查的阳性率较高,为24.9%,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阳性率分别为21.5%、1.2%、2.0%和0.2%。结论手术及输血前传染病筛查是防止感染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也是处理职业暴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TBI)患者用血状况,为临床合理输血和及时救治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组织华东六省一市77家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经治的14 948例颅脑创伤患者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2004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输血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信息,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948例患者中经输血治疗2 072例,其中男性1 663例(80.26%),女性409例(19.74%),平均年龄(41.56±17.36)岁,15~44岁的占56.00%.平均每人输血1 114.03ml,54%的患者输血量在400~800 ml.术中输血(70.08%)和失血性休克(23.75%)为输血主要原因.合并伤越重、颅内受损越重、颅脑手术越复杂者输血概率越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输血量越多(Χ2=103.44,P<0.005);输血越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越大(Χ2=1 593.98,P<0.001),预后越差(Χ2=62.42,P<0.005).结论 对颅脑患者早期应积极控制出血性休克,预防各种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术中严格控制出血,术后及时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应用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两种不同模式输血,对预防术后谵妄症状出现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开放性输血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采用限制性输血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输血量超过500ml例数、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输血量超过500ml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限制性输血模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输血,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症状的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76-3077
根据术中输血策略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术中输血治疗的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实施术中开放性输血,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t=1.1911,P=0.2363)、术后拆线时间(t=1.0267,P=0.3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P=0.0006)。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7)。术中限制性输血可加强临床合理用血,节约珍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创伤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共卫生问题。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它是继心脏和肿瘤疾病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因交通事故而致的创伤将成为第二大死亡率和发病率[2]。在创伤患者中,出血是导致其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未彻底控制出血之前,为了维持基本血压而补液和/或输血是必要的手段。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是指24h内输血量≥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浓缩红细胞>10U,亦或指在1h内输入的浓缩红细胞>4U[3]。此外,患者通常需要输注其他血液制品。尽管大量输血在救治创伤患者中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并非每位受血者都由此得益,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体输血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血液的方式回输自体血;并选择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输异体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液指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异体血用量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这些血液指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的自体输血方式可明显减少输异体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597份临床输血病历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目的了解深圳市临床用血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查阅2家三甲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2006年全年住院病人的输血病历,分析临床输血的合理性、各临床科室用血特点、"少量血"和"搭配血"输注状况。结果成分血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为66.44%、24.65%、97.97%和61.29%;各大科室中内科系统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达到91.54%、51.85%、98.86%和100%;外科系统各成分输注合理性分别为50.22%、19.86%、89.58%和42.86%;不合理的"少量血"和"搭配血"比例分别达到47.05%和51.17%。结论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证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的掌握欠佳。对血浆输注的随意性和习惯输注"搭配血"的现象说明临床医生合理用血的观念不强以及输注全血的陈旧观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创伤患者的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导致的死亡约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10,其中40%的严重创伤患者因出血无法控制而导致死亡.创伤患者早期复苏一般需及时大量输液和输血,并采取手术止血和对症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输血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至2013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3例创伤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77例(2.07%),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0.70%和0.03%;男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97%,女性2.29%,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 P>0.05);有输血史不良反应发生率4.26%,无输血史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P<0.01);女性患者中,有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4.48%,无妊娠史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3.97%,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发生率1.16%,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9,P<0.01)。结论创伤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输血史、妊娠史及输注血液制品的种类有关。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滤除白细胞输血、加强输血前筛查等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辛叶  韩海心  杨讯  王波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6):1633-1635,1638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患者的输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肝病、门静脉高压所致的AUG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输血治疗,研究组采用限制性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骨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6例,限制性输血组为实验组(Hb≤70g/L,n=65),开放性输血组为对照组(Hb100g/L n=71);分析两组病人临床基本资料特征、术前,术后Hb和Hct值,输血反应,术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相关指标,以探讨实施限制性输血治疗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⑴实验组红细胞输注量(240±8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410±54.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的Hb和Hct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术后1d,术后7d的Hb和Hct值明显低于后者,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实验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和感染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限制性输血比开放性输血的红细胞用量更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和术后感染发生风险更低。虽然限制性输血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值降低明显,但出院前恢复情况与开放性输血组患者一致,可知限制性输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999-1000
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复苏起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胶体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本院骨科病区手术患者输血状况。方法通过对2009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在我院骨科病区手术并输血的806名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设计调查表,获取信息,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分析骨科手术患者用血状况。结果 1)本院骨科病区手术5 488例,输血806例,占手术患者14.69%,其中8.31%(67例)术前输过血,75.31%(607例)术中输过血,45.16%术后输过血(364例)。2)总的悬浮红细胞、血浆平均用量以术中为最高,术后次之,术前最少;但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用量间无显著差异。3)术前、术中、术后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分别为76.12%、85.34%和85.44%。4)术前输注悬浮红细胞的51例患者,创伤性骨折手术占78.43%。结论所调查的骨科手术并输血的患者,术前输血多发生于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输血尤其术中输血存在悬浮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搭配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节约用血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节约用血措施和方法 ,以实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 :围术期采用 8项综合血液保护措施 ,即 ( 1)止血芳酸的应用 ;( 2 )开、关胸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 ;( 3)完善外科操作技术 ;( 4 )尽可能采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 5 )停体外循环前肛温恢复到 35℃以上 ;( 6 )机器余血全部回输 ;( 7)术后镇静 ,避免血压过高 ;( 8)术后应用PEEP ,以减少胸骨后创面的渗血或出血 ;( 9)术后静脉高营养支持。结果 :实验组 80例心脏手术中、较对照组少输血 186 0 0ml ,其中 32例手术实现了心内直视手术不异体输血。结论 :严格采用血液保护措施 ,不仅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用血量 ,而且在部分病人中能达到不输异体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