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混样核酸筛查与酶免筛查的最佳工作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适合血液紧缺情况下,全血标本及血小板标本的常规酶免检测加混样核酸检测的最佳工作流程。方法对全血标本先行2遍酶免(EIA)检测,将检测合格的标本进行混样核酸检测(MP-6-NAT或MP-8-NAT);将EIA单试剂有反应性待复试标本双孔复试与混样核酸检测同时进行;血小板标本进行EIA及MP-NAT平行检测。结果在34 725人份全血核酸检测标本中,共34 413人份为2遍EIA检测均合格标本,检出35例NAT反应性,核酸检出率为1.0‰;312份EIA待复试标本,检出1例NAT反应性,核酸检出率为3.2‰;在3 449个血小板标本中检出2例NAT反应性,核酸检出率为0.58‰。结论全血EIA待复试标本及血小板标本的核酸阳性检出率均较低,全血待复试标本、血小板标本同时进行EIA及MP-NAT检测,可提高检测时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血站病毒核酸检测质评样本混样核酸(MP-NAT)检测的最佳工作模式.方法 应用罗氏COBASs201核酸检测系统及配套的TaqScreen MPX试剂,采用6混样核酸检测(MP-6-NAT).将质评样本采用2种混样模式进行平行检测,模式1:质评样本与常规待检献血者标本混样(pool),混样无反应性报告阴性,反应性pool进行拆分检测(单样本检测);模式2:质评样本与已知NAT阴性献血者标本混样,混样无反应性报告阴性,反应性pool只对质评样本进行单样本检测.比较2种混样检测模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血液放行时间,试剂消耗量.结果 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次数为12次,检测标本120份,共检出84份阳性标本,36份阴性标本,得分100分,2种混样模式的检测结果一致.模式1的血液放行时间比第2种大约延长5h.模式1的试剂消耗量为3 744个测试,模式2的试剂消耗量为1 824个测试.结论 室间质评样本与已知NAT阴性标本混样检测的工作模式,符合质评样本按常规标本对待的原则,节约试剂成本,加快血液放行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降低输血感染风险,分析在石家庄地区献血者中开展血液传染病毒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浩源核酸检测系统,对经ALT及两遍HBs 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ELISA检测结果均呈非反应性的287 728份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3项联合NAT筛查,初筛采用8人份混样法,对检出某项有反应性的混样池进行单人份拆分检测。结果 ELISA检测非反应性的287728份标本,共检测42 472个混样池,检出209个HBV DNA反应性混样池,混样池阳性率为4.92‰;拆分结果为84例HBV DNA阳性,检测阳性率为0.29‰,所有标本中无HCV RNA和HIV-1 RNA的检出。结论核酸检测可缩短血液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并有效降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核酸检测技术在上海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评估在上海地区开展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在核酸检测平台上,对31 184人次HBsAg,抗-HCV,抗-HIV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HCVRNA,HIV RNA-1 3项联合核酸定性(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检测,先进行6人份混样(pool)MPX检测,再对组成混样MPX反应性pool的标本进行单检。对于MPX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鉴别试验,同时使用罗氏ECL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进行乙肝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31 184人次标本共检测了5 198个pool,发现47个反应性pool,pool反应性率为0.9%;反应性pool拆分单检发现31例MPX反应性标本,经鉴别其中24例为HBV DNA,2例为HCV RNA/HBV DNA合并阳性,5例鉴别结果为不确定。结论核酸检测能在目前常规血清学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到核酸反应性的标本,常规开展核酸检测能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顺德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AT)结果,了解顺德地区核酸检测(NAT)呈反应性结果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美国罗氏全自动NAT检测分析系统,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血站经2遍不同厂家ELISA检测及ALT检测,结果均呈非反应性的献血者58 715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 3项NAT联检,对检出有反应性的混样池进行单人份拆分。结果在58 715例2遍不同厂家ELISA检测及ALT检测均呈非反应性的血液标本中,共检测9 786个标本混样池,其中116个混样池呈反应性,混样池阳性率为1.19%(116/9786);对混检呈反应性的混样池所属标本进行拆分单检,呈反应性的标本为69例,拆分阳性反应率为59.48%(69/116)。NAT检测出69例HBV-DNA呈反应性,标本阳性率为0.12%(69/58715),HCV-RNA和HIV-RNA的结果均呈非反应性;在69例HBV-DNA呈反应性的标本中,按男女性别、户籍、献血次数等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目前顺德地区血清学ELISA检测合格血液中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HBV;通过进行核酸检测,可以分析掌握HBV、HCV、HIV在本区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调整有关献血招募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了解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结合血站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复检非反应性的标本应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且鉴别阳性的部分标本,应用阴性血浆做倍比稀释,模拟混合NAT检测.结果 在总共12 00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ULTRIO初检反应性标本共51例,经复检非反应性或鉴别试验阴性的标本共17例(33.3%),其中有6例经罗氏核酸检测为HBV阳性,即不可重复的标本存在真阳性的可能.模拟混样检测结果显示,经混样检测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病毒拷贝数比较低的标本.结论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应用中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核酸血筛试剂48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48混样)与6份标本混合方式(以下简称6混样)在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为临床用血检测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标本编到日常检测剩余的标本组中,分别用48混样和6混样方式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两种混样检测方式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分别复检,将试验中阳性结果的混样拆分单检,单检阳性标本及背景为阳性的标本采用核酸单份标本定量试剂进行检测,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共检测11 856份标本,符合方案的共计10 944份标本。6混样和48混样检出的HBV DNA、HCV RNA、HIV-1RNA阳性pool数分别为23、15、20和22、14、20。两种混样方式检测的HBV、HCV、HIV-1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65%、93.33%、100.00%,阴性符合率均为100.00%,总符合率分别为99.56%、99.56%、100.00%,Kappa值分别为0.975、0.963、1.000,两种混样方式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综合6混样和48混样检测的检出率、效率、成本和漏检风险,48混样检测可以作为血站和血液制品公司血筛检测的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饶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情况,探讨血站开展核酸检测的有效性。方法 ELISA检测采用双试剂检测,剔除阳性标本后进行血站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采用6人份混样检测,混样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单人份拆分检测。结果血站核酸检测无偿献者标本54049例,阳性139例,均为HBV DNA阳性,阳性率0.26%。结论血站核酸的开展能有效提高输血安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特别是在HBV相对的高流行区,能有效的筛查出ELISA检测HBsAg阴性的HBV隐匿性感染、感染窗口期标本,有效降低输血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是否存在低浓度HBVDNA。方法检测并比较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与正常标本、HBVDNA拆分(+)/HBVDNA定量(-)三种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的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对HBV拆分阴性者增加1遍拆分。结果①693例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中:单独抗-HBs239例,抗-HBs/抗-HBc134例,抗-HBs/抗-HBe/抗-HBc111例,单独抗-HBc25例,抗-HBe/抗-HBc9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74.75%(518/693),虽与正常标本阳性率(7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HBs和抗-HBs/抗-HBc模式的占比与正常标本存在差异。②275例HBVDNA拆分(+)标本中有119例HBVDNA定量检测为(-),其中抗-HBe/抗-HBc38例,抗-HBs/抗-HBc30例,抗-HBs/抗-HBe/抗-HBc22例,单独抗-HBc18例,单独抗-HBs3例,HBsAg/抗-HBe/抗-HBc4例,其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为96.64%(115/119),与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抗-HBs/抗-HBc和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的占比与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9次2次拆分中有6次可以检出HBVDNA。结论当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存在抗HBs伴抗HBc时,可能有HBV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酶免筛查阴性的标本用PCR法检测核酸,探讨增加核酸检测对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应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采用PCR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经2次酶免检测均为阴性的34 546例,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样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结果 34 546例酶免阴性标本中,经核酸检测阳性标本40例,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33例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32例,HCV RNA阳性2例(同时HBV DNA也为阳性),HIV RNA 1例,7例HBV DNA、HCV RNA、HIV RNA阴性.结论 血站采用2次酶免进行病毒检测,仍有漏检情况,增加核酸检测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进行酶免筛查后实施核酸检测,探讨增加核酸检测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2月对酶免阴性和单试剂阳性及灰区标本进行8人份混样(pool)HBV-DNA、HCV-RNA和HIV-RNA3项联合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及血浆袋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鉴别确证试验及乙肝两对半检测,同时对核酸检测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17 690人份中检测HBV阳性37人份,阳性率为0.209%,无HCV和HIV阳性,确认阳性16份,确认阳性率为0.9‰,26例送卫生部临检中心检测的标本中16例确证为HBV-DNA阳性,乙肝两对半26例抗-HBc皆为阳性。追踪随访成功随访5例,发现HBV"窗口期"标本1例,HBs Ag阴性转阳性。结论血液酶免筛查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增加核酸检测可缩短病原体检出的窗口期,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血站核酸检测系统中,对混样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2次拆分的必要性。方法 筛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合格标本在COBAS s 201系统上进行核酸检测。对混样检测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常规拆分的同时,加做1次拆分,以达到双孔复试的目的。分析混样CT值与拆分结果的关系。结果 2015-2020年该系统上共725孔混样检测呈HBV-DNA反应性,2次拆分共有543例HBV-DNA反应性标本。其中340孔在2次拆分时均拆出同一HBV-DNA反应性标本;108孔仅在第1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41孔仅在第2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210孔2次拆分结果均为非反应性;26孔拆分出不止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结论 在COBAS s 201系统上对混样反应性孔位进行2次拆分,拆分反应性率达74.90%。混样CT值<35且首次拆分结果呈非反应性孔位,有必要进行再次拆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况及血液在经过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后经血传播HBV病毒的残余风险,探讨本地区开展血液核酸筛查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IA法和速率法对2010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1日经快速法HBsAg和速率法ALT初筛合格的70 428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应用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对68 716份经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6样本混合法的HBV-HCV-HIV检测,并对阳性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及对拆分检测阳性的标本送鉴别部门进一步分项鉴别确证。结果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中,HBsAg阳性标本有309份,阳性率为0.43%;核酸检测中,HBV DNA阳性标本有83份,阳性率为0.12%(1/828)。结论南宁地区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减少输血乙肝残余风险,对献血者血液乙肝病毒血清学HBsAg筛查、HBsAg+核酸单人份及HBsAg+核酸混样筛查策略的成本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基于实际检测数据,根据已发表的文献确定各种参数,预测不同筛查策略下阻止窗口期感染、慢性感染及隐匿性感染的人数,计算血液乙肝病毒血清学和核酸筛查成本效益。结果 132 208份血样核酸单人份HBsAg-/HBV DNA+检出率(0.11%)高于混样检出率(0.058%)(P<0.05)。应用单人份乙肝核酸检测可阻止输血传播乙肝的病例数是混样筛查1.25倍,取得的效益亦是混样筛查1.25倍。HBsAg、HBsAg+核酸单人份及HBsAg+混样核酸3种筛查方法成本效益为1∶63.6、1∶28.6和1∶53.4。结论 血液乙肝HBsAg组合单人份核酸筛查具有最高的效益。HBV筛查应尽可能采用单人份核酸检测策略,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该血液中心核酸检测情况,探讨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在常规血液筛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基础上,采用罗氏Cobas S 201血液筛查系统和MPX v2.0核酸定性筛查试剂盒混样或单样本检测,统计ELISA阴性样本中核酸阳性检出率,评估其在血液安全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分析日常室内质控失控率、检测无效率、设备故障统计数据对核酸进行质量监控。结果在此期间共有384 212例标本,检测到MPX核酸阳性标本289例(0.075%);统计显示室内质控失控率1.76%、检测批次无效率2.71%、无效测试率0.15%、主要故障43次。结论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核酸检测筛查,能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血液安全,实时分析日常检测数据可做好质量控制及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在大规模临床用血输血传染性指标筛查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BV和抗-HCV,以及抗-TP,非反应性标本再用国产HBV/HCV/H IV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从中筛查出ELISA检测非反应性,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一步对NAT阳性标本跟踪采样检测以确认血清学转化,或用进口核酸试剂复核检测确认核酸阳性。结果使用8份混样、阳性标本汇集池一次拆分的自动化检测模式,55 499人份ELISA检测合格的血标本中共检出11份HBV核酸阳性标本,1份HCV核酸阳性标本。其中3份经跟踪采样检测确认为HBV感染窗口期标本,1份由罗氏试剂复核检测确认为HCV感染窗口期标本。其余8份HBV核酸阳性样本经"两对半"检测确认为现行ELISA血筛漏检的HBV隐匿性感染或其它感染类型标本。结论核酸血液筛查可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特别是提高对我国较为复杂的HBV低滴度感染标本的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罗氏诊断公司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79 414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IVRNA-1,-2、HCV RNA和HBV DNA 3项联合核酸检测(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先对6人份标本混样进行NAT,如为阴性,则直接出具结果,如出现阳性结果,再进行拆分检测;对NAT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分项确证试验。结果ELISA法共检测了98 935人份标本,抗-HIV、抗-HCV、HBsAg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96 923份;对79 414人份血液标本NAT共检出阳性194例,阳性率为0.24%;分项检测发现127例阳性标本,病毒类型均为HBV DNA,未检测出HCV RNA和HIV RNA,阳性检出率为65.46%(127/194)。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IV RNA-1,-2、HCV RNA和HBV DNA反应性标本,常规开展NAT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血液HBV DNA全自动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建立血液HBVDNA标本汇集、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的全自动筛查模式,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和血清学追踪检测,为血液HBVDNA自动化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血液基础上,应用STAR2000加样仪自编程序进行全自动血样汇集(24人份),在MPLC仪上全自动提取标本核酸,应用PCR方法在COBASAMPLICOR进行扩增和检测分析结果,用国际标准核酸质控品考评检出限量,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并追踪血清转换过程。结果全自动汇集、全自动核酸提取和扩增及检测HBVDNA95%检出限量为38.9IU/ml,95%CI为(21323)。通过对16512个标本共688个汇集池分析,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0.049%。其中C型3人,B型2人,D型1人,2人未能确定基因型,6例阳性标本追踪发现,3例发生了血清转换现象。结论HBVDNA全自动核酸检测方法可应用于24人份血液混样核酸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血液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的检测(NA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核酸检测在血液病毒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使用诺华诊断血液筛查系统对标本进行单人份核酸检测.如标本核酸检测为阳性,则需要对标本进行鉴别;鉴别结果为HBV DNA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一步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结果 10 127例血液标本中检测出NAT(+)标本30例,其中NAT(+)、ELISA(-)的标本12例,ELISA漏检率为1.18‰,鉴别后有6例标本为HBV DNA(+)、ELISA(-),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为全阴性或抗-HBc(+),未检出HIV RNA或HCV RNA;另有7例标本为NAT(-)、ELISA双试剂(+),其中3例为HBsAg(+),4例为抗-HCV(+).结论 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降低酶联免疫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但其也存在漏检的情况,因此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相结合可作为血液筛查检测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受委托11家集中化检测以来的检测数据,探讨集中化检测在新疆地区的应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 1)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和集中化委托检测实验室,均已经剔除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同时对无偿献血者血液HBs Ag、抗-HCV、-HIV检测反应性标本;2)采用罗氏或科华核酸血筛系统混样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3)混样反应性标本进行拆分检测。结果 2015年12月—2016年07月共筛查12家血站标本,11家新疆地州血站委托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进行核酸集中化检测,及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标本,共检测57 644份标本,拆分88个pool,62个标本拆分结果为阳性,其中61份HBV DNA阳性,1份HCV RNA阳性,阳性率0.11%(62/57 644),拆分率70.45%(62/88)。结论核酸集中化检测可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安全,并且在降低成本、报告及时方面比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