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滤除白细胞灭活病毒冰冻血浆Ⅷ因子和血浆蛋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国内对冰冻血浆的研究报道多见于新鲜冰冻血浆,但对滤除白细胞灭活病毒下称(滤白灭活)后冰冻血浆质量的变化报道尚不多见。本中心于2009年开始推广使用滤白并MBR(亚甲蓝光照法)法进行血浆去除白细胞和病毒灭活,目前已有2 200万ml的滤白灭活冰冻血浆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对血液采集后9、30 h滤白灭活前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研究用于血浆病毒灭活后残余的亚甲蓝是否对人体免疫细胞功能产生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在T细胞特异性刺激因子Anti-CD3/CD28存在的条件下,加或者不加不同浓度的亚甲蓝共培养,培养至72h,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培养66h后,加入CCK-8染料继续培养4~6h,于A_(450)处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高浓度剂量亚甲蓝(1.25、2.5、5μmol/L组)对AntiCD3/28刺激PBMC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OD值由0.897±0.385分别降至0.632±0.334、0.524±0.254、0.445±0.287,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高浓度亚甲蓝(1.25、2.5、5μmol/L组)可下调Anti-CD3/28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10、γ-干扰素(IFN)-γ,且呈剂量依赖效应。1.25、2.5、5μmol/L的亚甲蓝影响PBMC分泌IL-17a,IL-17a水平由(406±57)pg/mL分别降至(276±38)、(192±31)、(134±24)pg/mL;影响PBMC分泌IL-10,IL-10水平由(184±15)pg/mL分别降至(132±13)、(110±12)、(42±8)pg/mL;影响PBMC分泌IFN-γ,IFN-γ水平由(4 512±187)pg/mL分别降至(2 876±143)、(2 234±153)、(1 988±112)pg/mL。结论高浓度亚甲蓝(≥1.25μmol/L)对人PBMC的增殖以及分泌细胞因子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换而言之,血浆病毒灭活后残余浓度(≤0.33μmol/L)的亚甲蓝对PBMC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该浓度的亚甲蓝对人纯T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4.
病毒灭活对血浆中各种成分回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血液及其制品病毒标记物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窗口期"的存在,输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剔除携带HBV、HCV、HIV等的血液或其制品[1].为了避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窗口期"病毒的危害,对血液进行MB(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巴斯德法灭活血浆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输注血浆制品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病毒安全性问题 ,各种血浆蛋白制品可能传播病毒 ,生产各种血浆制品的原料血浆是大量多人份的混合血浆 ,其病毒危险性较高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即对原料血浆进行病毒灭活 ,从根本上杜绝患者因输注血浆蛋白制品而感染病毒。笔者应用巴斯德法对原料血浆进行病毒灭活 ,实验证明该法是行之有效的。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指示病毒及其宿主细胞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Indianna株 )和辛德比斯病毒 (Sindbis) (均由中国药品卫生制品鉴定所提供 )为模型病毒 ;分别用BHK细胞株和VERO细胞株为Sindbis、VS…  相似文献   

6.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控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凝血因子FⅧ:C的含量,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质量控制指标,以保证病毒灭活血浆的质量。方法取成分制备好的同一份血浆平均分成容量相等的两组,一组为非病毒灭活、另一组做病毒灭活,留取各10ml,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含量,并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含量t值分别为1.120、1.135、1.275,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病毒灭活血浆蛋白回收率为91.42%,FⅧ:C回收率为81.60%,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为90.27%。结论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FⅧ:C损失较小、质量可靠,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使输血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不同的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对人CIK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按常规方法从PBMNC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然后根据加入CD28 mAb、IL-15和IL-21将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IK),CB28+IL-15+IL-21组,IL-15+IL-21组,CD28+IL-15组和CD28+IL-21组。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刺激因子诱导的CIK细胞的粒酶B(granzyme B),穿孔蛋白(perforin)和CD107α等分子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INF-γ和TNF-α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的细胞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A549)、乳腺癌细胞株MFC-7(MFC-7)和人黑素瘤细胞株HME1(HME1)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刺激因子,细胞增殖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以含CD28、IL-15和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最高,在培养第10日时该组的增殖倍数为255.3±6.3,明显高于对照组,IL-21+IL-15组和CD28+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66.6±13.5、199.4±15.0和228.8±16.6(P<0.05),添加CD28和IL-15组则穿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所有共刺激组的穿孔蛋白、粒酶B和CD107a表达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A549、MFC-7和HME1细胞杀伤活性以含CD28+IL-15组最高(82.2%、59.3%和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0.9%、49.6%和48.4%)(P<0.05)。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增加CD28+IL-15+IL-21组中细胞分泌IFN-γ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不同刺激因子活化的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培养体系中增加相应的细胞刺激因子对细胞功能定向培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无偿献血者捐献的400 mL全血93袋,分离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后再均分为2袋,各100mL,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直接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试验组经MB-P法病毒灭活后再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检测每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和Fbg水平。结果对照组FⅧ和Fbg水平分别为(82.9±7.1)IU/100mL、(102.4±8.5)mg/100mL,试验组分别为(56.6±5.3)IU/100mL、(83.3±5.6)mg/100mL,试验组FⅧ和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结论加强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用经MB-P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制备过程中随机抽取新鲜血浆120人份,根据新鲜血浆进行病毒灭活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对上述两组标本进行PT、APTT、TT、Fg、FⅤ、FⅧ、TP测定.对照组,即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组,不进行病毒灭活,直接进行检测;试验组,即病毒灭活血浆组,先对其进行MB法病毒灭活,后再检测.结果:试验组中APTT、FⅤ、F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T、TT、Fg、TP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B法病毒灭活对于新鲜血浆中内源性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因子FⅤ、FⅧ有显著影响,对外源性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简称病毒灭活新鲜血浆)与未经灭活处理的新鲜血浆(简称新鲜血浆)在保存期内不同时间段有效成分的变化,为临床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20人份全血(每份400mL),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成新鲜血浆(每份200mL)后,将其一分为二,制备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和新鲜血浆,两种血浆每份无菌分装为5等份,立即放入速冻冰箱速冻,在0(制备后小于72h)、3、6、9、12个月分别检测Ⅴ因子、Ⅷ因子、纤维蛋白原(Fib)、亚甲蓝残留量、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结果两种血浆随着保存期的延长,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K~+、Na~+、Cl~-水平呈下降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均有所影响,但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临床用血标准,采用病毒灭活可以在保留血浆基本成分的情况下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后对1年保存期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0(人)份全血(400 ml/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将每份制备成新鲜血浆和病毒灭活新鲜血浆(100ml/份),分成未灭活组和灭活组,分别检测保存0(制备期<1个月检测)、6、8、10、12个月后的2组各自的FⅡ∶C、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及Fg含量变化.结果 与未灭活组相比,灭活组除FⅦ∶C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他6种凝血因子含量在保存期内均明显下降(尤其FⅧ∶C和Fg下降最为明显);0、6、8、10、12个月保存时间的FⅧ∶C含量(%)分别为灭活前58.7±20.1、59.6±34.0、52.0±35.3、57.5±34.7、54.1±31.2和灭活后45.8±13.9、49.3±23.5、44.6±21.7、49.7±22.9、43.9±20.7(均为P<0.05),Fg含量(mg/dl)分别为灭活前225.3±72.3、277.9±64.2、272.3±74.9、262.6±70.8、287.55±83.0)和灭活后188.8±54.7、205.8±54.0、205.8±54.0、220.2±66.7、202.2±56.8(均为P<0.05).保存0和12个月相比,FⅩ:C含量(%)分别为93.0±30.5 vs 83.1±18.0(P <0.05).结论 新鲜血浆经MB-P病毒灭活处理后,1年冰冻保存期内起7种凝血因子含量相对稳定;MBP对凝血因子活性造成了一定损伤(尤其是Fg和FⅧ:C),但除FⅧ∶C外,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输血器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的新鲜冰冻血浆 ( fresh frozen plasma,FFP)中凝血因子的生物活性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 A型、B型、O型、AB型新鲜冰冻血浆各 1 0 0 ml× 5袋 ,3 7℃水浴融化 ,在净化台内留取滤过前后血浆样本各 1 ml,使用德国 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 APTT)、凝血酶原时间 ( PT)、凝血酶时间 ( TT)、纤维蛋白原( Fbg)、凝血因子 ( F ∶C)、凝血因子 ( F ∶C)、凝血因子 ( F C)∶水平。结果 过滤前后的新鲜冰冻血浆 APTT、PT、TT、F ∶ C、F ∶ C、Fbg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F ∶ C过滤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但仍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过滤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差异变化在参考值范围内 ,适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对新鲜冰冻血浆(FFP)中Fg、FⅡ∶C、FⅤ∶C、FⅧ∶C、FⅩ∶C、FⅫ∶C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为制定病毒灭活血浆标准及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8份FFP分成灭活组(n=40)及过滤组(n=48),分别对2组样本处理前后的FⅡ∶C、FⅤ∶C、FⅧ∶C、FⅩ∶C、FⅫ∶C、Fg及总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灭活组FⅤ∶C、FⅧ∶C处理后含量显著低于灭活前(分别为t=3.40,P<0.01;t=2.57,P<0.01),但Fg、FⅡ∶C、FⅩ∶C、FⅫ∶C及总蛋白灭活前后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过滤组处理前后FⅤ∶C、FⅧ∶C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B-P对FFP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FⅤ∶C和FⅧ∶C含量有明显影响,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其他凝血因子及总蛋白的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结果统计分析不同规格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结果有差异。结论根据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监测,减少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现象,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照 《临床医学》2009,29(8):31-32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24h内凝血因子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型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份血浆样品分别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Ⅶ、Ⅷ、Ⅸ(FⅦ、FⅧ、FIX)活性水平。结果新鲜血浆融化后24h之内无明显改变的为PT、FIB、TT(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各有明显的改变,同时显示FⅧ半衰期为12~24h。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放置会有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为保证输血质量,应尽可能融化后立即输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采和手工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质量差异。方法运用常规检验方法测定单采和手工FFP(各20份)的凝血因子(Fib及FⅧ)、部分生化指标(TP、LDH、K+、Na+及Cl-)、游离血红蛋白(FHb)及pH,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种冰冻血浆FHb、K+、Na+、Cl-及Plt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其他检测指标在两者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单采FFPFⅧ活性比手工FFP略高。结论单采与手工FFP具有相同的质量,单采FFP的凝血因子活性略优于手工FFP。  相似文献   

17.
抗原负载的DC及CIK对结肠癌细胞SW1116杀伤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以及CIK(cytokine induced cells)细胞对结肠癌细胞SW1116的体外杀伤作用,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用IL-4、GM-CSF、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细胞,并用抗原进行负载;用CD3Ab、IFNγ、IL -2、IL-1α等诱导培养CIK细胞,分别用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进行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比较两者对SW1116的杀伤效果.结果 抗原负载的DC和CIK对SW1116均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分别达到64.10%和67.70%.结论 抗原负载的DC及CIK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鉴定血浆中外泌体(exosomes)样小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多次超速离心结合膜超滤的方法,从健康供者血浆中分离纯化外泌体样小囊泡.采用透射电镜从形态学方面鉴定此囊泡为外泌体,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磁珠分选从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CD4+T细胞及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外泌体样小体与CD4+T细胞或Treg细胞共孵育,通过增殖和凋亡实验分析其免疫调节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样小体与Treg细胞共孵育后,Treg细胞中Wnt经典信号转导通路中磷酸化β-catenin的变化.结果 人血浆中的外泌体样小体与外泌体在形状和大小方面均相似,表达外泌体的标志性蛋白CD63和CD81,还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6等.血浆外泌体样小体与CD4+T细胞孵育后能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血浆外泌体样小体与Treg细胞孵育后,Treg细胞的生存时间延长,培养14 d后与血浆外泌体样小体共孵育的Treg细胞存活率为57.07%,而对照Treg细胞存活率为30.91%.RT-PCR检测出Treg细胞有Frizzled受体FRZ2、3、4及LRP6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48.50、34.84、23.85、49.73),而血浆中外泌体样小体携带Wnt分子.与血浆外泌体孵育后,Treg细胞磷酸化β-catenin平均荧光强度降低(由20.06±2.99降低到12.41±2.08),抗凋亡基因bcl-2明显上调(相对灰度值由0.45上调到84.97).结论 血浆中存在外泌体样小体,表达免疫调节分子,并且体外能够抑制活化的CD4+T细胞增殖,通过Wnt信号转导途径延长Treg细胞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