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稀释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对51例体内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的AIHA患者,采用血清稀释技术进行抗体筛选及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并观察其输血疗效。结果 51例AIHA患者通过血清稀释技术进行抗体筛查及鉴定,检出类同种自身抗体14例(27. 45%),疑似同种抗体12例(23. 53%),无法确定其抗体特异性7例(13. 73%)。采用血清稀释技术指导21例AIH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其输注总有效率为61. 90%,部分有效率为33. 33%,总无效率为4. 77%,所有输血病例均无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存在高效价温自身抗体的AIHA患者中,采用血清稀释技术可有效检出同种抗体及类同种自身抗体,其多为Rh血型系统相关抗体。应用血清稀释技术对AIHA患者进行相关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制定适宜的输血方案,可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自身抗体Rh血型特异性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阳性,血清中有游离的自身抗体.游离的自身抗体如果具有血型特异性,在输血时未选择避开其血型特异性的血液输注,则可能影响血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1].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AIHA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阳性,血清中有游离的自身抗体。游离的自身抗体如果具有血型特异性.在输血时未选择避开其血型特异性的血液输注.则可能影响血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AIHA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同种抗体检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RBC)表面,导致RBC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多次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后还可以产生同种免疫抗体,但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此类抗体不易被发现,致使再次输血时可加重溶血性输血反应.据报道,在AIHA患者中,大约有32%同时存在同种抗体[1],为此对AIHA患者进行同种抗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IHA可分为温型AIHA与冷性AIHA(包括冷凝集素病及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目前有若干种检测同种抗体的方法,但首先要确定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其次尚需考虑到检测时间和费用,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给配血试验带来困难.掌握正确的配血试验技巧可降低自身抗体干扰,提高输血安全.我们总结本院2005-2008年度26名AIHA患者配血实践的经验,希望建立不同类型自身抗体的配血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同种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患者在多次输血免疫刺激后可以产生同种免疫抗体,但此类抗体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而不易被发现,致使再次输血时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对 AIHA患者进行同种抗体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中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方法应用抗球蛋白和微柱凝胶技术,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需要输血的196名AIHA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测,并且利用谱细胞鉴定AIHA患者血清中和红细胞上的抗体,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抗原细胞,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区分同种抗体与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同时对检出抗体的患者红细胞进行相应抗原检测。结果 196例AIHA患者中,共检出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86例占43.9%(86/196),单独自身抗体65例占33.2%(65/196),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45例占23.0%(45/196)。其中,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中,Rh血型系统抗原占77.8%(35/45),Kidd血型系统抗原占11.1%(5/45),Rh血型系统抗原混合Kidd血型系统抗体占6.7%(3/45),Duffy血型系统抗原占4.4%(2/45),MNSs血型系统抗原占2.2%(1/45)。此外,不同性别患者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结论 AIHA患者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相当常见,多见于抗Rh血型系统抗原,少数见于Kidd血型系统抗原和Duffy血型系统抗原。了解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规律,为其制订适宜的输血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鉴于AIHA的免疫血清学特点,AIHA患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输血时会遇到配血不合。用二磷酸氯喹处理AIHA患的红细胞后,能消除自发性凝集,使ABO定型更为准确,输血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 )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又因反复输血可产生同种抗体.笔者发现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 AIHA 患者伴抗-E同种抗体,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11.
<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为患者自身抗体引起红细胞破坏的1种溶血性贫血。AIHA发生率3/(100 000·年),多数为温抗体,少数为冷抗体。《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红细胞输注前必须做血型鉴定(ABO,RhD)、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3项试验,而AIHA患者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不仅凝集自身红细胞,也凝集所有供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根据抗体在机体内作用的最适温度将AIHA分为温抗体型与冷抗体型[1]。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2]。AIHA患者体内常常检出一些抗体导致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困难,延误临床输血治疗时机。本科室结合患者病情,应用血清稀释法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适的血液给予及时的输血治疗,成功救治了1例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的影响。方法用戴安娜(Diana)全自动血型仪对23例AIHA患者进行氯喹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结果23例患者中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者17例,氯喹放散后检出不规则抗体4例(抗E2例,抗E,c1例,抗M1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者于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者中检出6例(抗E4例,抗c2例),于间接抗人球试验阴性者中检出1例(抗E)。结论采用氯喹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及鉴定自身抗体的血型特异性对AIHA患者安全有效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AIHA)在治疗中由于反复多次输血,可产生同种抗体。有自身抗体的病人,由于自身抗体的干扰,往往掩盖同种的存在,以致再次输血时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在血型血清学检查中,鉴别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比较困难。最近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例AIHA病人,血清中除有自身抗体外还伴有同种抗体抗一E,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扬XX,女,62岁,汉族,住院号13044,诊断:’AIHA。1994年元月因感头昏,乏力,发热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8C,贫血貌,精神差,WBC4.6X109/LRBC2.4X109/LHb50g/L.直接胆…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选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性(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38例AIHA病人中,间抗阳性者19例.其中含同种抗体者7例(抗-D1例,抗-E4例,抗-CE2例),自身抗体具有D-型特异性者5例(抗-E3例.抗-C1例.抗-c 1例)。结论:采用氯奎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对AIHA患者的安全输血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系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溶血.AIHA 患者有时会出现严重的贫血从而需要输血治疗,但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强烈致敏后,会干扰ABO 血型的正确鉴定,影响输出治疗,现把我们对AIHA 患者ABO 血型鉴定及影响因素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AIHA 患者26例(其中23例为1986年8月到1989年5月在河南医科大学附一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儿童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AIHA)虽然很少见,但常与新近发生的感染合并发生。已有数例报道认为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PT)疫苗会并发AIHA。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例出生后6星期婴儿在接种DPT疫苗5天后被诊断为有生命危险的AIHA。患者必须在3个星期中每天输血和/或血液置换。发现MK纯合子RBC与患者的自身抗体相容。为维持患者的Hb水平,必须输注MK纯合子RBC以及稍后输注一名不同血型糖蛋白Mi Ⅶ供者RBC,直至自身抗体消失,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病例资料,探讨AIHA患者中自身抗体的存在以及红细胞输注方式是否会对其输血疗效产生影响。方法检索本院2012—2017年出院诊断为AIHA的患者病例资料,共纳入年龄18岁且有红细胞输注史的病例资料60例,根据自身抗体鉴定结果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自身抗体阴性组,并按1∶1比例随机挑选60例其他非AIHA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输血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1) 60例AIHA患者中38例仅存在自身抗体,14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8例为自身抗体阴性; 2)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间年龄、性别差异、红细胞用量、输血前RBC、Hb、Hct间差异、两组间RBC、Hb和Hct增加值(P0. 05);两组红细胞输注24 h后RBC[输注前(1. 35±0. 34)、(1. 38±0. 42),输注后(1. 38±0. 42)、(2. 09±0. 42)]、Hb[输注前(46. 12±8. 87)、(57. 88±10. 03),输注后(61. 24±9. 97)、(68. 97±9. 87)、Hct[输注前(0. 14±0. 06)、(0. 14±0. 02),输注后(0. 19±0. 05)、(0. 19±0. 03)均明显升高(P0. 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输血有效率(73. 07%)低于自身抗体阴性组(89. 71%)(P0. 05); 3)输悬浮红细胞组和输洗涤红细胞组红细胞用量,输血前RBC、Hb、Hct间差,两组间RBC、Hb和Hct增加值差异和两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P0. 05);两组红细胞输注24 h后RBC[输注前1. 31±0. 46、1. 37±0. 51,输注后1. 92±0. 53、2. 14±0. 41)]、Hb[(输注前(45. 21±9. 12)、(48. 11±10. 03),输注后(60. 87±9. 83)、(69. 12±10. 32)]、Hct[(输注前(0. 15±0. 03)、(0. 15±0. 04),输注后(0. 19±0. 04)、(0. 21±0. 03)]均明显升高(P0. 05)。结论AIHA患者红细胞输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有自身抗体和(或)同种抗体存在时可降低输血有效率,不同红细胞输注方式对AIHA患者输血疗效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输血在抢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时确保治疗安全性是仍需解决的问题~([1])。AIHA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全凝集素,血型鉴定比较困难,还有可能使共存的同种抗体难以被检测,交叉配血也不相合,加大输血的风险~([2])。本研究对400例AIHA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2015年收治的AIHA患者400例,其中男210例,女190例,年龄20~73岁,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指由于自身红细胞膜分子构象改变、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某些遗传因素等,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AIHA是自身抗体导致的贫血,在体外寻找相合的血细胞困难很大,为此,笔者对本院血液科34例患者进行输血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