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红民  李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7-2927
本研究旨在比较米氮平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4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3版的诊断标准,年龄20.60岁,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21分,不包括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均无严重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 (DM )是由于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障碍 ,导致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而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资料显示 :DM与抑郁症具有生物学相关性 ,抑郁症患者易发生DM ,而DM患者则更易患抑郁症[1] 。笔者临床工作中遇 2例DM合并严重抑郁症有自杀倾向者 (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标准 ) [2 ]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例 1:赵某 ,男 ,64岁 ,退休教师。因口干…  相似文献   

3.
梁文石 《右江医学》2011,39(5):644-646
<正>情感(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1]。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在这组疾病中,主要包括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4.
Amar  K.  Das  Mark  Olfson  Marc  J.  Gameroff  王海燕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5):306-306
背景:双相精神障碍(简称双相障碍)由躁狂和抑郁两种症状组成。基层保健部门在筛查抑郁症时,如未评估既往的躁狂症状,将导致双相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失误。 目的:在基层保健部门筛查成人双相精神障碍,调查其临床表现及其对身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及早发现产后抑郁症的自杀观念和行为,防止意外发生.方法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孕产妇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提出护理要点.结果在933例产后2周的产妇中发现抑郁症病人84例,发生率为9.00%,其中有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者58例,为总患病率的69064%.治疗护理要点是预防自杀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大多有自杀观念,行为,医护人员应将该类口才作为重点治疗及护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和疾病负担。据估计,全球大约有3亿抑郁症患者,美国成人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6.5%[1]。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2010版《抑郁症治疗指南》(以下简称APA指南)[2]和《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均提出抑郁症应进行分期治疗,其治疗目标是获得临床治愈,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一类现代社会常见、流行的精神障碍,其诊断常基于症状学评估,治疗方式以药物为主,心理及物理治疗等为辅。鉴于目前单胺能经典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仍在推进。近年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通过改变神经传递、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等途径介导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抗炎疗法或可作为增强抗抑郁药物疗效的新选项。该文整合国内外应用抗炎药物治疗抑郁症及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分析抗炎疗法用于抑郁症诊疗的具体路径,提出针对抑郁症诊断分类、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临床症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巨大危害。目前临床上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的经验,而缺乏准确的预知模型,了解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有助于对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迷信行为也不容忽视 [1]。本研究探讨迷信活动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为我院 2000年 5月~2004年 5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病人,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 3)[2]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杨文  赵勇  鲁晓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64-2864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增效剂,现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住本院的抑郁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总分〉18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实验室检查正常。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误诊的发生率和误诊原因,为提高双相障碍的诊断正确率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法对124例符合CCMD-3双相障碍诊断标准,住院2次或2次以上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既往住院中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的原因。结果124例双相障碍中,有51例(41.1%)在既往住院过程中曾被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误诊疾病的种类主要是精神分裂症、癔症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单相躁狂或单相抑郁。结论双相障碍的误诊率较高,应加强对双相障碍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诊断工具和标准 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有“国际疾病分类”(1CD-10)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临床描述和诊断指南: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我国1984年也制订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现列出CCMD-Ⅲ(2001年)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全艳玲  李晓驷 《安徽医学》2008,29(5):502-50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重复创伤体验、持续的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自美国越南战争之后,在创伤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诸如人格、生理特性、生活事件、过去创伤史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更加重视应激因素。这就导致了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首先采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诊断。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3)、国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ICD-10)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三大诊断系统对该病的定义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多伴有强烈的自杀观念及行为与躯体不适,且复发率和致残率高,因此,抑郁症的治疗和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抑郁障碍性别差异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在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方面都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为3:1。女性患病危险性随诊断亚型的不同而有差异,重性抑郁症、恶劣心境、非典型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双相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和混合发作除外,这两种亚型女性占有优势)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针对抑郁障碍性别差异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评论性综述,并介绍作者对抑郁症性别差异神经生化研究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16.
抑郁障碍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9):53-55
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滞、意志活动减退并伴有焦虑、食欲减退、失眠乏力等诸多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是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作出的,而抑郁症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临床和精神病理学来划分,一般来说,抑郁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狭义的抑郁症仅指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内源性、精神病性重症抑郁),而广义的抑郁症则包括各种轻中度抑郁、反应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等,总称为抑郁性障碍,根据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下述几种分类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的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组64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每例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两组间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H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双相障碍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7月-2008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3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0.0±17.4)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18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的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组64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每例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凼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两组间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H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双相障碍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陈汉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73-1374
目的:探讨心境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116例心境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相障碍诊断率为17.2%,新型抗抑郁药应用比例82.8%,情绪稳定剂在抑郁症中的使用率为5.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67.2%。结论:临床医师对双相障碍的识别和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对情绪稳定剂的认识不够全面。单用或联用奥氮平逐渐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心境障碍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