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前后的TCD比较,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其临床症状较多,体征少。方法为比较VBI在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变化,对2003年12月到2004年4月的108例(VBI)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TCD检查。结果TCD检查对(VBI)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涛  黄桑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35-113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灯盏花素治疗)50例与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46例,通过3~7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45/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7%(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灯盏花索治疗)与对照组39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惠者眩晕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临床疗效(91.3%)与对照组(6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曾冬梅  胡湘 《广西医学》2000,22(2):318-3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 Vertebrobasilarinsuff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症状多 ,体征少 ,在诊断上缺乏简便准确的客观指标。经颅超声多普勒 ( TCD)能直接获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资料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 BAEP)能客观反映VBI病人的听觉脑干通路上不同结构的生物电活动。我们对 51例 VBI病人进行了 TCD和 BAEP检查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51例 ,男 30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7岁。临床诊断依据《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眩晕篇为诊断标准(1) ,排除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  相似文献   

5.
椎 -基底动脉 (VB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型眩晕是常见的神经科症状 ,其发作突然 ,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持续时间短 ,恢复快 ,不留后遗症 ,可反复发作。近年来经颅多普勒 (TCD)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已被临床证实。现将我院 98例临床确诊为VBA性TIA眩晕患者TCD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患者 98例 ,男 5 2例 ,女 46例 ,年龄 3 5~ 75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2d~ 2 4年。诊断标准[1 ] :①眩晕发作时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②行走不稳 ,面部和四肢麻木感或无力。③视力模糊 ,短暂失明和复视等。④…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脑电图 (EEG)与经颅多普勒 (TCD)的相关性 ,以探讨EEG在 VBI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4 6例临床诊断 VBI眩晕的患者及 36例非 VBI眩晕的患者进行 EEG和 TCD检测。结果 :VBI组治疗前 EEG异常率为 91.30 % (4 2 / 4 6 )。TCD异常率为 93.4 8% (4 3/ 4 6 )。两组检测共同异常率为87.78% (39/ 4 6 )。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之间相比以及各自与共同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2周后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P>0 .0 5 )。非 VBI组 EEG异常率为 2 5 .0 0 % (9/ 36 ) ,TCD异常率为 33.33% (12 / 36 % )。两种检测的共同异常率仅为 5 .5 6 % (2 / 36 )。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差异虽无显著性 (P>0 .0 5 ,但其各自的异常率与共同异常率相比则有显著性 (P<0 .0 5 )。对 VBI组治疗前 EEG和 TCD的异常率与非 VBI组 EEG和 TCD的异常率分别进行比较 ,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EEG和 TCD检测对于 VBI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 ,EEG在没有 TCD仪的基层医院诊断 VBI时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唐德萍 《医学文选》2001,20(4):457-457
眩晕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本文通过对 70 5例眩晕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 ,探讨眩晕患者的脑血液动力学改变 ,特别是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0 5例均为 1991年 8月~ 2 0 0 0年 8月我院神经科和中医科病人 ,住院病人 2 32例 ,门诊病人 473例 ;男性 316例 ,女性 389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 3天~ 5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 ,视物旋转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1.2 方法 采用美国 MEDASONICS公司和德国 DWL公司 Multi- Dop …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AEP与TCD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惠玉  陈康宁 《重庆医学》1998,27(5):314-315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我们对86例VBI患者进行BAEP、TCD检查,并以 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对照.经检测研究我们认为:TCD和BAEP是诊断和研究VBI理想、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9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灯盏细辛治疗)49例与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45例,通过3~7 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5/4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候疗效及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报》2013,(9):1421-1422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文献引用:周晓卿,赵丽洁,姚黄,等.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421-142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中医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护理方法.急性期限制头颈部活动,减轻头颈刺激,局部加强保暖;治疗期间向患者介绍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康复期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健康方式,加强颈肩部的锻炼,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Hand.-Mazz.(头状花序)作为外植体诱导培育出试管植株。用MS+BA7ml/L IAA10ml/L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95%,用MS+KT5ml/L IAA0.5ml/L培养基分化成丛苗,分化率10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l/L IAA0.5ml/L,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部分产地灯盏花水煎液中铝的化学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采用ICP—AES测定灯盏花样品及其水煎液中铝的含量,获取铝的化学形态浓度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样品中铝的水煮溶出率很低(1.5%~1.7%),总铝及总水溶态铝含量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水煎液中铝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人体不同的胃肠酸碱变化对水煎液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结果对云南灯盏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病因的文献资料,对颈性眩晕的分类作进一步的归纳,并针对相关病因寻找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提出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田力  魏畅 《黑龙江医学》2009,33(12):884-887
目的对比观察灯盏细辛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动力学、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血脂、血糖、吸烟史、心功能级别、病程、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常规心电图及药物治疗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灯盏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灯盏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和80.0%;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0%和93.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但灯盏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灯盏细辛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灯盏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与平均心率的乘积治疗前后明显降低,同时单硝酸异山梨酯组这一积值无明显变化,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方面虽不如硝酸酯类药物,但它在减少心肌耗氧、降低血液黏滞度、减轻斑块炎症方面优于硝酸酯药物,有利于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供氧/需氧失衡;有利于钝化稳定已经被激活的粥样斑块;有利于预防继发性血栓的形成,在不稳定心型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渡过急性期及改善预后方面,起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术前15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kg,在处死动物前1h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采用ABC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IL-6、IL-8的含量及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伊文思蓝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灯盏花素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因子及伊文思蓝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灯盏花素治疗组脑组织中细胞因子及伊文思蓝的含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灯盏花素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部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时代  顾德毅  荆鑫 《中外医疗》2014,(27):23-24
目的探究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对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30例的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6钉组)和30例的单纯行跨伤椎的4钉固定术(4钉组),对所有的患者随访12-43个月,平均随访(27.65±2.42)个月,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等从而得到围手术期指标及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内固定失败率腰背痛评分改善指数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钉组过度撑开致术后螺钉松动率为13.33%,后凸加重发生率为10.00%,这是4钉组的情况,但是6钉组则不存在此情况。4钉组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随访腰背痛评分平均改善率均低于6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骨折和固定复位,改善应力分布和固定的强度,比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的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方灯盏花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改善灯盏花对牙周组织的改建,在灯盏花中加入威灵仙等副方制成复方。选用家兔35只,在其下颌切牙装置矫正器,分成4组,各组分别在牙龈深部注射单方、副方、复方及生理盐水。结果表明,在第14d时复方组兔牙移动距离较其它3组大(P〈0.01或0.05);组织切片显示复方组兔牙周组织在张力侧及压力侧具有十分典型的修复及吸收相;X线显示复方组兔牙牙周压力侧硬骨板密度降低,而其它组表现不明显。初步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