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DP100~200mg/kg,1~2次/d,15~20 min内静脉滴注,10~14 d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CoxB、抗心肌抗体、胸片及心脏彩超,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0.4%,P<0.05;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2.0%与50.0%,P<0.01.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DP100~200 mg/kg,1~2次/d,15~20 min内静脉滴注,10~14 d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CoxB、抗心肌抗体、胸片及心脏彩超,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0.4%,P<0.05;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2.0%与50.0%,P<0.01。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VMC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并与33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大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VMC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evocarnitine)联合1,6-二磷酸果糖(1,6-diphosphate,1,6-Di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pediatric viral myocarditis,PVM)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3月年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在常规治疗(休息、维生素)基础上联合1,6-Dip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联合1,6-Dip及左卡尼汀组36例作为试验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0.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联合应用磷酸肌酸与1,6-二磷酸果糖,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分析组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组间比较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CK-MB、cTnT、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分析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时,应用磷酸肌酸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临床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37例脑梗死病人,以同等病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用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增加1,6-二磷酸果糖治疗,5~10gd,静脉滴注,疗程15d。共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死率、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标准等神经功能指标。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气、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从而改善了微循环,降低了血液黏度,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1,6-二磷酸果糖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有效率、治愈率,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姜秀菊  张若瑜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07-3108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黄芪注射液10 m l/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 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 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150~250 mg/(kg.d),15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CVB-IgM)。结果:治疗后1周、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t=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ECG异常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χ分别为5.705、6.42、6.411、4.5,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χ=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VMC患儿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维生素C、辅酶、抗病毒及其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100250 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静脉滴注,1次/d;黄芪注射液10250 ml静脉滴注,1次/d;黄芪注射液102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比较心肌酶谱、疗效和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心肌酶谱改善对照组占74.2%,治疗组占9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1.0%,治疗组9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除个别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外,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过敏反应,也无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VMC疗效好,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静滴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1,6二磷酸果糖、丹参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随后口服辅酶Q。维生素C及复方丹参滴丸2周。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4周。参麦40mI+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另外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止咳平喘、解痉化痰等缓解症状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静脉滴注10g/d。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有所降低,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2%(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勋  陈智  王野峰  杨舟  向金星  曾闵  邓荣  王祥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61-2162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均为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辅酶Q10、果糖二磷酸,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辅酶Q10、果糖二磷酸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8.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6-二磷酸果糖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K、CKMB、HBDH的浓度。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率高,能起到加快脑损伤恢复及减少心肌损害的双重作用,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11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够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以及心肌酶谱改善情况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降低心肌酶谱,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于红星  晏明海 《现代保健》2012,(15):137-13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 年8 月-2011 年8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进行治疗的74 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性别比、病情等因素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心肌营养药物治疗、保证休息等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同时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 次/d,15 d 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参麦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并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98例中重度HI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14d后头颅CT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90%,明显优于对照组63.27%(P<0.01).头颅CT检查正常率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可明显提高中重度HIE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因心肌损害进行药物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磷酸肌酸钠组和二磷酸果糖组各4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常规治疗,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辅酶Q10和ATP,病毒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患儿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应该进行及时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加用磷酸肌酸钠,50 mg/kg溶于25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二磷酸果糖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200 m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K、CK-MB、LDH、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的恢复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339.86±52.90)、(0.85±0.09)、(183.22±43.32)、(13.32±6.08)U/L]和二磷酸果糖组[(350.61±48.80)、(1.12±0.05)、(192.71±39.67)、(15.41±5.13)U/L)]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磷酸肌酸钠组和二磷酸果糖组总有效率(95.0%、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疗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常规抗病毒、维生素C、果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参麦注射液,体重〈30kg给10ml,体重〉30kg给20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及CKMB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联合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0例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纳络酮治疗5天,并与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32,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合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冰梅 《现代保健》2010,(36):65-66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饮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专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常规抗病毒、vc、果糖等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黄芪注射液,体重〈30kg给10ml,体重〉30kg给20ml,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总有效率及CKMB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