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动物模型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自身免疫机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心肌病(EAM/EAC)动物模型的诱导,进一步阐明了其具体机制。EAM/EAC动物模型的诱导方式经历了以心肌肌球蛋白、自身抗原表位、负载自身抗原表位的免疫活性细胞的三个阶段,伴随的是对扩张型心肌病中自身免疫机制致病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1].心肌出现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参与了心脏的病理性重构,影响细胞外基质降解、胶原沉积,以及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引起血管损伤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或者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性,而相关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很多学者采用各种心肌特异性自身抗原如心肌的肌球蛋白(CM)、自身抗原表位、负载自身抗原表位的免疫活性细胞等诱导建立了动物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为研究自身免疫反应介导心肌损伤的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2].通过对EAM的研究,证实了免疫系统不同成分在自身免疫介导心肌损伤进而导致心功能障碍乃至心力衰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基于EAM模型,总结近年来有关自身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BALB/c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组、炙甘草汤组及强的松组各10只.采用重组α肌球蛋白重链多肽(MyHC-α)诱导小鼠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将弗氏佐剂与MyHC-α等体积混合,分别在第0 d...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自身免疫反应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并注意到病毒性心肌炎与 DCM自身免疫现象的密切关系。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综述。一、自身免疫在 DCM 发病上的重要作用1.抑制性 T 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缺陷: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是:在机体免疫调节紊乱的前提下,通过 T细胞旁路激活及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的旁路机制,在清除抗原中损害自身组织,形  相似文献   

5.
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自身免疫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肌炎(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有关。MC和DCM患者体液和心肌组织中存在针对心肌抗原的致敏性T淋巴细胞和多种自身抗体,介导针对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肠道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发心肌特异性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在MC和DCM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MC和DCM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MC和DCM发病机制的认识的深入,有助于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为扩张型心肌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体液自身免疫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的自身抗体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性作用也参与了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可采用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7.
病毒感染后期心肌炎的自身免疫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促发自身免疫的抗原本质、诱导机制及倾向性基因三个方面对嗜心肌病毒如何在感染后期诱导心肌自身免疫损伤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对自身免疫机制作了推测及治疗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心肌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仍然相当高 ,主要问题是对该病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自身免疫机制被认为是一个可能的假设。在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炎中 ,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表现为损害淋巴细胞功能 ,改变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活化免疫细胞因子系统。另外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已证实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主要包括抗肌球蛋白、线粒体ADP/ATP载体、支链α酮酸脱氢酶、层粘连蛋白 (laminin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2 胆碱能受体等自身抗体。为了促进心血管病免疫学研究领域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 ,199…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风湿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损伤后暴露自身抗原,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一些心脏病患者中可检测到心肌自身抗体,某些健康个体中也可检测到低滴度心肌自身抗体。肌钙蛋白(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可检测到抗-TnI抗体。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抗-TnI抗体的出现可能导致TnI假阴性结果而延误治疗时机。抗-TnI抗体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阐明,该文就TnI抗体在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后心衰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抗原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甲状腺球蛋白 (Tg)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TSHR)可能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的主要自身抗原 ,就近年来对Tg、TPO和TSHR等甲状腺自身抗原表位及其抗原性等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组织存在特有的自身抗原成分,可刺激机体生成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组织上的自身抗原结合,引起免疫应答反应,继而发生免疫性的组织损伤。目前已了解有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激素(T3、T4)、甲状腺细胞膜及甲状腺的胶质成分等多种甲状腺自身抗原。在这些自身抗原中,Tg和TPO可免疫动物诱导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一般考虑Tg和TPO可能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的主要自身抗原[…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抗原丧失免疫耐受,从而诱发肝脏受到免疫攻击而导致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公认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结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启动因素,也有研究发现感染、化学因素、细胞因子调控及细胞因子的生成紊乱、外源性抗原和自身抗原的分子模拟机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有关。近年来,随着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进展,该病确诊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早期、准确的诊断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Th17是新近发现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其特征是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目前已发现Th17与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自身免疫性损伤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因此,研究Th17细胞亚群在心肌炎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揭示心肌炎的发病机制,阻断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抗原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特酶(TPO)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可能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的主要自身抗原,就近年来对Tg、TPO和TSHR等甲状腺自身,抗原表位及其抗原性等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不同类型的AILD有不同特征的自身抗体谱,自身抗体不仅具有诊断价值,在发病机制、疾病分型、早期诊断甚至预后判断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就AILD抗原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与炎症及自身免疫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前的研究发现 ,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 (AS)、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进展 ,不论病因如何 ,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可能起到重要作用。1   心肌炎心肌炎的病因谱很广 ,应用病毒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大多数病例存在感染 ,尤其是病毒感染 ,通过心肌组织培养的病毒复制和心肌提取物的RT PCR得到证实。动物模型显示早期 ( 1周内 )可见病毒性心肌细胞损害 ,随后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和慢性炎症 ( 1~ 7周 )。心肌炎启动和持续免疫应答的可能机制是分子模拟 ,即免疫应答针对感染因子的抗原决定簇 ,能够与心…  相似文献   

17.
Th17是新近发现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其特征是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目前已发现Th17与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自身免疫性损伤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因此,研究Th17细胞亚群在心肌炎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揭示心肌炎的发病机制,阻断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浸润、高Y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遗传背景、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为特征[1].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是AIH发病机制之一,且遗传因素也参与了AIH的发病,而在AIH免疫发病机制方面,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尤其是AIH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一、AIH特异性靶抗原的认识 自身抗原是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点,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自身抗原必须满足4个条件:(1)必须存在一个相应的高滴度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2)需证实T淋巴细胞对相对应的抗原致敏;(3)存在疾病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位;(4)需有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致病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毒感染、抗心肌抗体、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均参与心肌免疫反应,而体液免疫反应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占主导地位。分子模拟和感染后免疫、心肌损伤后自身免疫、炎症因子介导细胞捌亡是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从轻度呼吸困难或胸痛自发缓解到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目前仍是难于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挑战性疾病。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是其主要发病机制;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进展为自身免疫性心肌病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进一步了解心肌炎的病因学和发病过程有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