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疗对新生儿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及微核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SCE)及微核频率的影响,将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光疗>72小时的甲组(16例),光疗≤72小时的乙组(18例)。另设对照组20例,分别在光疗前、光疗后、恢复期检测了SCE及微核水平。结果:(1)光疗前除甲组SCE低于对照组外,余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2)甲组SCE水平光疗后、恢复期均高于光疗前,且恢复期又高于光疗后(P均<0.01);乙组光疗后、恢复期SCE水平均有所下降;(3)光疗后、恢复期微核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且甲组高于乙组及对照组。提示光疗时间以72小时内为宜,以避免光疗对染色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LED蓝光与普通蓝光灯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以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在35~37周的早产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从出生后8h起每2小是时监测早产儿黄疸变化情况,当血清总胆红素≥P95后予以光疗.根据患儿人院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LED蓝光照射,当光疗间隙期血清总胆红素≤P40后停止光疗;对照组予以普通单面荧光蓝光灯管照射,当光疗间隙期血清胆红素≤P40时停止光疗.观察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以及腹泻、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皮疹、腹泻及母乳减少等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LED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高于普通荧光蓝光灯,且发热、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应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s)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效应。方法将LEDs与普通蓝光灯分成四组LEDs组、单面蓝光组、LEDs+单面蓝光组、双面蓝光组。四组光源照射黄疸早产儿,然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血、尿中胆红素光异构体的变化,同时观察皮疹、体温、大便性状等改变情况,评价LEDs的效应。结果黄疸早产儿分别在四组光源照射6h后,血清胆红素构象异构体(14Z,15E-bilirubinⅨα,ZE)和胆红素结构异构体(lumirubin,LR)的含量LEDs组[(13.0±1.9)、(3.9±1.0)μmol/L]与单面蓝光组[(13.4±2.2)、(4.3±1.2)μ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EDs+单面蓝光组[(21.9±2.3)、(7.2±1.4)μmol/L]与双面蓝光组[(23.1±3.3)、(7.5±1.4)μ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LEDs+单面蓝光组、双面蓝光组均大于LEDs组和单面蓝光组(P<0.05)。在光照12h后血清ZE的量及12h内尿LR的总排出量四组比较;LEDs+单面蓝光组、双面蓝光组均明显大于LEDs组、单面蓝光组(P<0.01)。光组12h后血清LR的量,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EDs光照新生儿未发现皮疹、腹泻及发热,而普通蓝光光照新生儿有个别出现发热和腹泻。结论HPLC测定光照前后血和尿胆红素光异构体的变化,可作为评价光疗效应的指标,而定量测定尿液光异构体LR的量,既可靠、又无创伤性。LEDs能起到普通单面蓝光一样的光疗效果,且副作用并无增多。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低镁血症(附1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7例新生儿低镁血症,以早产儿、早期新生儿、牛乳喂养儿多见。低镁时往往同时存在低钙或新生儿时期的其他疾病,其临床症状难以与低钙血症鉴别或被原发病掩盖。应及早进行血清镁测定,以提高诊断率。治疗时单纯低镁者仅补镁即可,对同时低钙者也强调先补镁盐。  相似文献   

5.
强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强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44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其中强光疗组和传统光疗组各72 例,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光疗后12 h 内强光疗组患儿血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且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患儿总光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患儿光疗后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光疗后血钙水平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光疗在光疗开始初期可迅速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缩短总光疗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优于传统光疗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疗方法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染色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方法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染色体的影响。方法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0例按光疗方式分为A、B组(单面蓝光组20例、单面白光组20例),分别测定光疗前、光疗1~4d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值。结果1.A组治疗4d(累积48h)后分别与光疗前、光疗1~3dSCE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光疗3d内(累积36h内)SCE水平与光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B组治疗后SCE变化较大,治疗1d(累积12h)后SCE即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SCE水平随照射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3.治疗1d后,B组SCE水平即高于A组。结论单面白光照射治疗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染色体的影响较单面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溶血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在降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时能否逆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的改变。方法 对20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和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前后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与2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 光疗后随着胆红素浓度的下降,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值V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间期较光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 光疗不仅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而且能逆转胆红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即光疗能逆转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间歇光疗对新生儿黄疸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色氨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有报道持续光疗24~72小时可引起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s,FFA)[1],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及色氨酸水平下降。本研究试图用每天光照8小时,休息16小时的间歇光疗,以探讨缩短每次光疗时间,可否避免血清FFA及色氨酸水平下降产生的不利影响。对象和方法 (1)以13例足月儿和7例早产儿均为单纯黄疸新生儿作为黄疸组,其光疗前血清胆红素浓度分别为(232±51)μmolL,(173±54)μmolL;17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2)黄疸组分别于光疗前、光疗结束时及光疗结束后2~3天抽…  相似文献   

9.
持续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秀  王治国  沈东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5):1022-1022,102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时长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光疗指征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6例。其中80例持续光疗24 h×2 d为对照组;96例持续光疗12 h、休息12 h×2 d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药物应用茵栀黄、清蛋白等。结果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3.92μmol/L,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4.53μmol/L,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63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时长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均显著,间歇光疗有不良反应少、方便喂养,易于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在降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时能否逆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的改变。 方法  对 2 0例新生儿ABO血型不和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前后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并与 2 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 结果  光疗后随着胆红素浓度的下降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值V波潜伏期 ,Ⅲ Ⅴ ,Ⅰ Ⅴ波间期较光疗前明显缩短 (P <0 0 1)。 结论  光疗不仅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而且能逆转胆红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即光疗能逆转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12月入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3)。观察组给予光疗+布拉氏酵母菌散,对照组给予光疗+安慰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72 h后收集患儿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肠道菌群特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24、48、72 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需要再次给予光疗的新生儿比例(12例,20%)显著低于对照组(47例,75%)(P < 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肠道内拟杆菌属丰度较对照组高(P < 0.05),大肠埃希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对照组低(P < 0.05)。结论 光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于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预防黄疸退而复现有较好的疗效。布拉氏酵母菌可能通过调节患儿肠道菌群改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光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采用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40年前首次报道。1958年,Cremer等证实了黄疸新生儿暴露于日光下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发现暴露日光时间越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越明显。由于日光照射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人们开始用灯光照射。在各种波长的光源中...  相似文献   

13.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观察各种因素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花环试验法对5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测定红细胞C3b补体受体花环(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RBC-ICR),并与10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RBC-C3bR低于正常新生儿,而RBC-ICR则高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Pa〈0.01);2.不同总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间比较,RBC-C3bRR无统计学差异(Pa〉0.05),RBC-ICR有显著性差异(Pa〈0.05);3.不同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间进行比较,RBC-ICR有显著性差异(Pa〈0.05),RBC-C3bRR无明显差异(Pa〉0.05);4.相关分析表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RBC-ICR与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Pa〈0.05);RBC-C3bRR与光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胎龄、日龄、喂养方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a〉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新生儿,并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光疗时间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12月入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3)。观察组给予光疗+布拉氏酵母菌散,对照组给予光疗+安慰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72 h后收集患儿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肠道菌群特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24、48、72 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需要再次给予光疗的新生儿比例(12例,20%)显著低于对照组(47例,75%)(P < 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肠道内拟杆菌属丰度较对照组高(P < 0.05),大肠埃希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对照组低(P < 0.05)。结论 光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于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预防黄疸退而复现有较好的疗效。布拉氏酵母菌可能通过调节患儿肠道菌群改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我院采用以及早光疗为主的综合退黄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治标准:1.ABOHDN诊断标准:(1)ABO系统母子血型不合,结合临床表现;(2)直接Coombs’试验(改良法)及/或抗体释放试验及/或游离抗体阳性者。2.本组患婴早期治疗标准:(1)早产儿或出生体重<2500g,血清胆红素>171μmol/L;(2)足月儿(出生体重>2500),血清胆红素>205umol/,L。二、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4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4例,过期产儿1例;出生体…  相似文献   

16.
光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蓝光治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CC)的影响,将蓝光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光疗>72 h的甲组(30例),光疗≤72 h的乙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在光疗前(Ⅰ期)、后2 d(Ⅱ期)检测CC频率。结果显示,光疗前各组间C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甲组Ⅱ期CC水平明显高于甲组Ⅰ期、乙组及对照组(P均<0.01),乙组Ⅱ期与Ⅰ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光疗≤48 h的19例CC水平在光疗前、后2 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Ⅱ期C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光疗时间愈长,DNA损伤愈重,建议高胆患儿应采用综合疗法,光疗时间以<72 h为宜,以避免光疗对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储存时间的红细胞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的疗效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经换血治疗的13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输入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分为短期储存组(储存时间≤ 7 d,n=56)和长期储存组(储存时间 > 7 d,n=79)。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后0 h、12 h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TBIL下降率,以及换血后继续光疗时间及再次换血率。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换血前及换血后0 h的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换血后0 h,两组患儿TBIL水平及TBIL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换血后12 h,长期储存组TBIL水平高于短期储存组,TBIL下降率低于短期储存组(P < 0.01);长期储存组换血后的继续光疗时间更长(P < 0.05);长期储存组低血钠、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等换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短期储存组增加(P < 0.05)。结论 使用储存时间 > 7 d的红细胞输入不影响新生儿换血治疗的即时效果,但换血后继续光疗效果较差,亦增加了低血钠、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分为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予IVIG。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末梢毛细血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治疗3-4dIVIG组在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降低斋成于常规治疗组(P均<0.001),两组在光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的末梢毛细血管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01),而IVIG组的三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VIG以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儿伴低钙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总结1996年1月-2002年10月早产儿血清钙低于1.75mmol/L48例。结果 48例早产儿查血清钙均得到确诊,使用钙剂等综合治疗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早产儿低钙血症表现各异,应及早检查血清钙,及时纠正,以免造成进一步危害。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颅内出血与低钙低镁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玲华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3):110-110,104
为了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与低钙低镁血症的关系,本文作者对3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进行了血清钙、镁的检测。结果低血钙22例,低镁6例,钙镁均低者5例。说明新和儿因可导致低钙低镁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