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2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从(15~20)×10-6开始,每4小时下降5×10-6,治疗前后动态观测患儿心率、血压、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PPHN患儿吸入NO治疗48 h后肺部氧合得到改善.氧合指数由25.79±16.94降至4.97±3.74(P<0.05);平均气道压由(13.43±1.51)cm H2O降至(9.71±1.25)cm H2O(P<0.05);血气分析中氧分压由(50.86±21.06)mmHg上升至(128.29±41.9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儿显效,2例患儿死亡.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一氧化氮对治疗由肺血管痉挛导致的PPHN是有效的,能改善氧合,对心血管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11例患儿中早产儿9例,合并双侧气胸1例,合并肺出血1例,合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3例.结果显示治疗半小时,PaCO2由74.38±23.85 mmHg降至41.85±20.53 mmHg(P<0.05),肺泡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比(a/AP02)由0.23±0.58上升至0.36±0.15(P<0.05),12小时为0.37±0.11(P<0.01),氧合指数(OI)和FiO2稳步降低.10例患儿对HFOV有效,1例无效;8例治愈,无1例发生气漏,6例存活早产儿无慢性肺部疾患(CLD)发生.以上提示HFO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特别是合并气漏者十分有效,对部分PPHN也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休克新生儿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新生儿休克时血浆儿茶酚胺(CA)中去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T)的动态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36例休克新生儿血浆NE、E的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T。结果,NE、E及CT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NE16.0±3.0,2.9±1.1;E3.7±3.4,0.8±1.2,CT801±4,105±4(单位均为nmol/L,P均<0.01)。感染性休克组NE高于非感染组(23.9±2.9nmol/L,10.7±2.7nmol/L,P<0.05)。血浆NE、E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增高,提示抢救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应以扩血管为主.血浆NE、E值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里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pH值是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血压无相关性,提示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及pH值是判所休克程度的较好指标。血浆CT增高可能系分泌增加和结合减少之故,提示休克时应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由人初乳中提取的蛋白成份对新生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1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母乳组和强化母乳组、人工乳组和强化人工乳级,强化组给予人乳蛋白制剂。四组患儿体重增长分别为43.9±15.8克/天和47.4±14.9克/天(P>0.05),14.7±19.7克/天和21.8±17.5克/天(P>0.05)。临床症状减轻时间为4.8±1.9天和3.9±1.6天(P<0.05),4.3±2.1天和4.1±1.9天(P>0.05)。强化组在X线表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方面也优于非强化组。结果提示人乳蛋白制剂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催产素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院产科1995年1月至12月正常出生的582例单胎足月适于胎龄儿进行分组对照分析,观察催产素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均值及高胆发生率分别为236.51±67.63μmol/L(13.83±3.95mg/dl)及34.01%;对照组分别为178.87±85.7μmol/L(10.46±5.01mg/dl)及24.91%,两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且随催产素用量增加,高胆发生率有所增高,说明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催产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出需合理应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CO和NO与小儿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时血浆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21例,2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分别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采静脉血测定血浆CO和NO水平。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CO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66±035、1.06±0.12mg/L,t=7.26,P<0.001),缓解期CO降至正常水平(1.13±0.14mg/L,t=1.56,P>0.05);发作期哮喘息地血浆NO2/NO3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32.8±3.9、29.3±0.28μmol/L,t=3.28,P<0.01),缓解期NO2/NO3水平亦降至正常水平(29.7±3.0μmol/L,t=0.39,P>0.05)。且哮喘患儿血浆CO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5)。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血浆CO和NO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及正常儿童。内源性CO和NO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3例新生儿窒息及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10例正常脐血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窒息及呼衰缺氧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分泌NE与E明显增多,急性期87.51±35.31pg/ml与恢复期38.55±21.77pg/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脐血56.35±26.82pg/ml比较,P<0.05。随呼衰加重NE与E水平均增高,Ⅰ型61.44±33.48与Ⅱ型100.4±22.31(P<0.05)。NE与PO2呈负相关,r=-0.414,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心肌酶学活性测定评价窒息所致新生儿心肌损害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观察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用以评估窒息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程度。设对照组15例.窒息组30例,包括宫内窘迫10例(心率>160次/分),轻度窒息16例,重度室息4例,作心肌酶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30例),3~5天(15例).>7天(30例)。结果24小时、3~5天GOT、LDH、CPK、CPK-M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窒息组治疗前后对比呈逐渐下降趋势。CPK的同功酶(CPK-MB)本组窒息组(47.83±21.9)明显高于对照组(12.06±6.42),在心肌损害判断上更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预测心功能的损害和及对治疗,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心衰、心源性休克和心肌坏死等不可逆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铁岭县农村1840例新生儿体温监测发现:新生儿冷伤381例,发病率20.7%。冷伤患儿死亡15例,病死率3.7%。本病主要发生在出生24小时内(91.2%)。发病率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春冬寒冷季节(27.8%~34.5%)显著高于夏秋温暖季节(5.8%~9.1%),P<0.05;产室温度愈低,发病率愈高(F=47.79,P<0.01),室温>21℃,发病率低(7%);胎龄<37周的早产儿(37.9%)高于足月儿(20.4%),差异显著(x2=5.32,P<0.05);体重≤2500克者(29.4%)高于体重>2500克者(20.3%),P<0.05。且发现未按时喂哺或患病新生儿冷伤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1987年1月~1991年12月NICU收治的63例新生儿63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NARF)分两组进柠分析.结果表明,甲、乙两组在少尿、无尿、低血压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乙组血清钟明显高于甲组(P<0.05),血清纳明显低于甲组(P<0.01)。作者认为当新生尿量<1.0毫升/kg·h、持续24小时、伴有BUN>7.14mml/L、肌酐>88.4mol/L应诊断NARF,并按急性肾衰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 ,评价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对 8例新生儿因肺炎、肺透明膜病、持续胎儿循环和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呼吸衰竭而采用机械通气和NO吸入治疗。NO吸入浓度为 3~2 0ppm ,吸入时间为 1小时~ 35天。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利用三尖瓣返流或动脉导管未闭定量估测NO吸入前后肺动脉收缩压 (SPAP) ,同时测量上肢收缩压 (SBP) ,计算肺 /体压力 (Pp/Ps)比值。结果显示 :NO吸入 30~ 1 2 0分钟和 1 8~ 2 4小时后 ,SPAP分别由NO吸入前的 5 7± 1 1 .6mmHg降至 41± 1 0 8mmHg和 43± 1 8 2mmHg ;Pp/Ps分别由 0 87± 0 1 5降至 0 6 1± 0 1 5和 0 6 3± 0 2 1。NO吸入前后SBP无明显变化。NO吸入后卵圆孔、动脉导管和室间隔缺损水平右向左或双向分流较吸入前明显减少。结论 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指导NO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对8例新生儿因肺炎、肺透明膜病、持续胎儿循环和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呼吸衰竭而采用机械通气和NO吸入治疗.NO吸入浓度为3~20ppm,吸入时间为1小时~35天.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利用三尖瓣返流或动脉导管未闭定量估测NO吸入前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同时测量上肢收缩压(SBP),计算肺/体压力(Pp/Ps)比值.结果显示NO吸入30~120分钟和18~24小时后,SPAP分别由NO吸入前的57±11.6mmHg降至41±10.8mmHg和43±18.2mmHg;Pp/Ps分别由0.87±0.15降至0.61±0.15和0.63±0.21.NO吸入前后SBP无明显变化.NO吸入后卵圆孔、动脉导管和室间隔缺损水平右向左或双向分流较吸入前明显减少.结论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指导NO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PH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 1996年3月~2005年12月收住PICU,符合1994年欧美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确诊为ARDS的患儿27例,分为治疗组12例,采用PHV通气,维持PaCO2在45~55mmHg(1mmHg=0.133kPa)之间;对照组15例,常规通气方式。监测机械通气24、48h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值和氧合指数(PaO2/FiO2,OI),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死亡例数。结果 (1)治疗24、48h后,治疗组PIP、PEEP、MA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I、pH及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显著高(P〈0.01)。(2)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5例发生气漏较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25%比26.7%,P〉0.05)。结论 PIV法治疗ARDS较传统通气方式可减低并发症、缩短通气时间,病死率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浓度,了解兰州市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指导临床补充维生素D。方法选取2012年9~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早产儿30例,足月儿6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生后10天内血清25(OH)D、PTH浓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血清标本的钙、磷水平由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早产儿血清25(OH)D浓度为(21.9±2.5)nmol/L,显著低于足月儿(34.9±10.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町H浓度为(94.7±40.2)pg/ml,显著高于足月儿(56.1±30.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明H呈负相关;旱产儿血钙浓度为(2.1±0.3)mmob/L,低于足月儿(2.3±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磷浓度为(1.8±0.7)mmoL/L,足月儿为(1.6±0.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现象,应加强孕母和新生儿的维生素D补充。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30例健康足月儿比较,结果示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胃泌素均值(218.63±24.7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07.33±7.2μg/L)。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窒息血清胃泌素升高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胃扩张及肾脏清除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观察苯那普利对心衰患儿的疗效。方法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其中5例未完成治疗)。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gⅡ,比色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常规组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洋地黄和利尿剂等),苯那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4~8周,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正常对照组(20人)和40例CHF患儿血浆ET、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80.4±19.2ng/L对134.3±47.6ng/L(P<0.001),96.0±35.5ng/L对223.9±95.5ng/L(P<0.001),326.8±37.8IU对408.6±67.5IU(P<0.001)。血浆ET和AngⅡ呈正相关(r=0.324,P<0.05)。苯那普利组治疗后ET、AngⅡ和ACE水平均明显下降,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HF患儿血浆ET、AngⅡ和AC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常规治疗加苯那普利治疗CHF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呼吸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治疗并行呼吸力学指标监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在高频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h及撤机前患儿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呼吸道阻力(R)、肺过度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呼吸道压(MA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对二组患儿治愈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C随疾病的好转逐渐增加,撤机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R在撤机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V在撤机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AP逐渐下降,C、MV及R均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87.5%)较对照组(80%)高,病死率(6.25%)较对照组(13.3%)低,但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呼吸力学动态监测可判断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通气策略,掌握撤机时机。高频通气是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故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哮喘IL—4/IFN—γ失衡与IgE水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IL-4和WN-γ与IgE的关系。方法哮喘患儿20例,男女各10例,正常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抽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IFN-γ和IgE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例哮喘息儿和15例正常儿童血清IL-4水平分别为123.28±61.33ng/L和53.82±19.88ng/L(P<0.01),IFN-γ分别为703.21±496.06ng/L和1575.10±690.69ng/L(P<0.01),IL-4/IFN-γ为0.18±0.12和0.06±0.04(P<0.01),lgE水平分别为782.24±441.96kU/L,176.51±82.72kU/L(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L-4、IFN-γ和IL-4/IFN-γ与IgE呈显著相关性,IL-4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哮喘患儿血中IL-4、IgE和IL-4/IFN-γ值明显升高,而IFN-γ则显著降低;IL-4和IFN-γ失衡及IgE升高在婴幼儿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患儿介入封堵手术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PAH婴儿23例,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静脉麻醉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中行右室造影及肺动脉主干测压,再行降主动脉侧位造影观察动脉导管型态大小及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测压,分别记录压力数值,抽取升主动脉、肺动脉及下腔静脉血各1 ml行血气分析,计算肺血管阻力,术中试封堵有效后可释放封堵器。术后24 h和1、3个月随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正位片、心电图检查。结果术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短期随访未出现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分别对封堵术前及术后压力变化进行组内比较,主肺动脉压降低[术前(68.3±17.5)/(21.4±3.7) mmHg,术后(52.4±8.7)/(15.6±3.5) mmHg,1 mmHg =0.133 kPa],升主动脉压升高[术前(83.5±5.9)/(51.3±3.6) mmHg,术后(88.2±5.1)/(52.4±2.7) mmHg],降主动脉压升高[术前(81.4±3.3)/(48.2±2.7) mmHg,术后(86.5±4.7)/(51.5±3.2) mmHg],封堵术前后组内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55/3.945, P<0.01;t=-2.696/-1.193,P<0.05;t=-4.167/-3.745,P<0.01)。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PAH婴儿在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加强围术期管理的条件下,开展介入封堵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仪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疗效。方法19例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呼衰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NCPAP仪(EME公司生产Infant Flow^TM system)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及治疗后效果。结果19例新生儿呼衰患儿NCPAP治疗后6h血气与治疗前比较,PaO2、SaO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aCO2、p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成功率89.5%(17/19),失败率10.5%(2/19)。治愈率78.9%(15/19),好转率10.5%(2/19),无效率10.5%(2/19)。结论新型NCPAP治疗新生儿呼衰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