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由于其简便,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反复呼吸暂停的有效治疗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过早中断鼻塞CPAP可引起肺膨胀不全、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但不必要的持续CPAP也会造成胃扩张、鼻外伤、烦噪和医源性感染。对象...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对发育期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SPs)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孕19天早产大鼠肺组织块及肺Ⅱ型细胞培养,检测SPs(SP-A、SP-B和SP-C)基因表达。结果:单纯使用TGF-β3对SP-A、SP-B、SP-C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但TGF-β3可明显抑制100nmol/ml地塞米松增加SP-B、SP-C基因表达的效应,随TGF-β3浓度增加抑制显著。TGF-β3并非直接作用于肺Ⅱ型上皮细胞,而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介导产生抑制效应。TGF-β3对地塞米松增加SP-A基因表达无影响。提示:TGF-β3对肺发育期SPs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不理想可能与TGF-β3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因都可以引起机体的“炎症瀑布”反应,为此1991年由美国胸科学会及危重病学会(ACCP/SCCM)会议上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新概念[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外或肺部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为特征。ARDS极易并发或发展为多器官衰竭(MOF),因而提出了一个关于肺损伤的扩大定义,不仅对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程度作了概括,提供了标准,而且包括相关疾病或诱发因素,以及肺外器官的功能状态。目前认…  相似文献   

4.
液体通气     
液体通气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急症之一,常须用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呼吸衰竭严重度的不同,国外将机械通气的使用分成四个步骤:持续气道正压(CPAP)→常频机械通气(CMV)→高频通气(HFV),目前美国多采用高...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自发性利尿与肺功能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自发性利尿与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31例入院日龄小于24h,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应用床旁肺力学监护仪动态监测、动态顺应性(Cdyn)、潮气量(VT),并记录24h出(O)入(I)量和呼吸机各参数。利尿开始时(O/I≥1)及最大利尿期的尿量、Cdyn、VT、RR、PIP、MAP、FiO2与利尿前8h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治愈组25例,开始利尿时间为(4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RDS和重症肺炎的疗效,本文对12例接受PS治疗的新生儿RDS和重症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在病程不同时期的a/A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儿的存活率为75%,对照组为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PS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RDS和肺炎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21例窒息新生儿行气管行管吸收的55例中,吸入性肺炎(吸肺)38例,包括胎粪吸入综合症(MAS)6例,未吸收的66例中吸肺32例,合并MAS10例,P〉0.05,说明气管内吸收并未减少吸肺及MAS的发病率,但未吸收者病情重,需人工通气(CPPV)治疗的例数多,且使用时间长,吸收的患儿则相反,示气管内吸收可以避免或缩短CPPV的治疗时间,并可以降低MA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121例窒息新生儿,行气管插管吸引的55例中,吸入性肺炎(吸肺)38例,包括胎粪吸入综合症(MAS)6例;未吸引的66例中吸肺32例,合并MAS10例,P>0.05,说明气管内吸引并未减少吸肺及MAS的发病率。但未吸引者病情重,需人工通气(CPPV)治疗的例数多,且使用时间长,吸引的患儿则相反,示气管内吸引可以避免或缩短CPPV的治疗时间,并可以降低MA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高频通气 (HFV)是 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通气新技术。其中高频振荡通气 (HFO)以其良好的加温湿化气体供给和主动呼气机制 ,被认为是HFV中最有效的类型。与常规机械通气 (CMV)相比 ,它具有如下优点 :①动脉氧合效果好 ;②减少气压伤发生率 ;③改善远期预后。与此同时 ,一些针对减少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其它呼吸支持方式 ,如一氧化氮吸入 (iNO)、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疗法、部分液体通气(PLV)、气管内气体吸入通气 (TGI)等亦取了得很大进展。人们假设 ,HFO与上述各种呼吸支持方式联合应用将取得协同作用 ,进一…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RDS和重症肺炎的疗效。本文对12例接受PS治疗的新生儿RDS和重症肺炎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在病程不同时期的a/A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缚(P均〈0.05)。治疗组患儿的存活率为75%,对照组为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PS治疗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感染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变化规律,为急性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全身感染患者共70例,入院当天均作血清G-CSF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G-CSF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0例急性感染患者,G-CSF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62.85%,细菌培养34例阳性,阳性率为48.57%。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全身感染,G-CSF的阳性率分别为30%、69%、83%。7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者18例(25.7%)。与G-CSF阳性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44例G-CSF阳性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分别为(8.38±3.39)×109/L和(4.12±1.47)×109/L(t=7.61,P<0.001)。结论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G-CSF水平显著升高。测定血清G-CSF可作为判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查相比,其敏感度、阳性率高,但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是围生期严重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因常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和持续胎儿循环等 ,死亡率高。MAS的处理需用高氧、高通气的机械通气治疗。由于吸入胎粪可阻塞气道 ,组织学上可造成肺大泡或肺不张 ,在高通气下常常可并发肺气漏。为解决这些并发症 ,国外文献介绍了各种新的技术包括高频通气 (HFV)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 ,吸入一氧化氮和液体通气等。临床上高频通气被认为是常频通气治疗失败的一种通气方法。高频通气应用于严重MAS早期能否改善氧合和防止肺损伤 ,文献报道不多。我们应用临床和实验的资料对常频通气 (CMV)和高频通气治疗MAS作对比 ,以评估两种通气方法的疗效。资料与方法一、实验部分  1.胎粪准备 :人胎粪的采集来自健康足月新生儿。采集的胎粪被灌于器皿里 ,置冷冻干燥机内冷冻干燥后制成干块状 ,研碎后用生理盐水溶解 (浓度为 2 5mg/ml)为混悬液。 2 .动物准备 :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 ,雌雄兼有 ,体重 2 .3~ 3.5kg ,肌肉注射安定 1~ 2mg/kg ,15min后予静脉注射 1%戊巴比妥钠 15~ 2 0mg/kg麻醉 ,肌肉注射肌松剂潘龙 ...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对10例RDS患儿进行了吸入NO治疗,浓度以20ppm开始,4小时后降为6ppm,持续至24小时。同时在吸入前、吸入后30分钟及吸入后12~16小时动态观察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及体循环氧合变化。结果:吸入NO后有8例患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分钟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以6ppm浓度维持至24小时,氧合指数持续改善,肺动脉血流继续增加。提示:吸入NO能显著降低重症RDS患儿的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采用无创伤性方法测定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对选择吸入NO适应证、评价疗效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以小牛肺为原料制备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制剂开塞肺的药效,对78只早产兔PS缺乏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进行了动物实验,以观察早产兔对小牛肺PS制剂(简称开塞肺)的反应,并与德国的同类制剂(Alveofact)作了对比。结果,给药后各治疗组早产兔肺开放压显著降低(P<0.01),呼气相V5、静态顺应性及肺泡扩张显著改善(P<0.01)。提示开塞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有效制剂,最适剂量约为50~100mg/kg。其效果与德国制剂Alveof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气管内气体吹入通气(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先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对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后选择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观察TGI对5例不同性质肺部病变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4只兔在正常肺及损伤肺时,TGI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从压力控制通气(PCV)时的5.6±0.3kPa、7.7±0.25kPa下降至3.9±0.15kPa、5.6±0.43kPa(P<0.01),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则无明显变化(P>0.05)。(2)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当保持吸气峰压(PIP)不变时,可降低PaCO2,或在保持PaCO2稳定时可降低PIP。结论TGI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法,通过加速CO2的排出,可提高肺泡通气效率,但对肺部氧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抢救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呼吸衰竭,PS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g,用1~3次,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给PS后5~15分钟PaO2和PaO2/FiO2显著上升,随后FiO2和平均气道压(MAP)下调,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恢复,治疗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PS对抢救NRDS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并肺间质气肿 (PIE)时高频通气 (HFV)的参数调节方法。常频通气(CMV)治疗NRDS并PIE ,在呼吸机参数达到一定要求而氧合不能改善时改用HFV ,选用高容量肺复张策略 ,较大幅度调节平均气道压力 (MAP)使氧合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正常水平 ,以氧合指数 (OI)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 (a/A)来反映 ,并与CMV时的氧合进行比较 ;同时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pH、平均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及胸片 ,以反映PIE的并发症 ;以由CMV切换至HFV时刻为 0h …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时适当的保留自主呼吸能促进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及氧合、减轻膈肌萎缩、改善部分器官灌注,但过强的自主呼吸也可能导致跨肺压过高、肺灌注增加,加重肺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自主呼吸的调节,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案,以实现更好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本文就调节自主呼吸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肺表面活性物质雾化吸入治疗RD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学者又开始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雾化吸入(Neb)给药法,改进后的Neb技术装置送达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物模型肺泡中累积的外源性PS可达给药量的12.2±1.2%,为气管插管滴入法的1/4,从而前法肺泡蓄积的PS显效的剂量,在不同类型RDS模型中仅为后法的1/10~1/100,原因可能主要是PS在肺中分布模式较优。用该法治疗新生儿RDS和一些类型的成人型RDS动物模型以及脓毒败血症所致ARDS病人已显示不同程度的疗效,表明NebPS治疗RDS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对10例RSD患儿进行了吸入NO治疗,浓度以20ppm开始,4小时后降为6ppm,持续至24小时。同时在吸入前、吸入后30分钟及吸入后12 ̄16小时动态观察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及体循环氧合变化。结果:吸入NO后有8例患儿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吸入30分钟后平均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5),氧合指数显著改善(P〈0.05);以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